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

名词解释 艺术概论

一、名词解释1.艺术作品的内容【答案】艺术作品的内容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具体的、生动的生活和情感内涵。

艺术作品的内容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是艺术家在意识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精神性的内涵。

艺术作品的内容不是抽象的概括说明,而是题材、主题、情节、环境等因素融会而成的具体、生动、完整的展示,主要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2.艺术作品的形式【答案】艺术作品的形式是艺术作品内容的具体存在方式,主要指结构、艺术语言、艺术手法、类型体裁等。

艺术作品的形式一般可分为艺术作品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形式两部分。

其内部联系包括内容诸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组织方式,主要指结构;其外部表现形式即借以传达内容的手段和方式,包括艺术媒介、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

3.圆雕【答案】圆雕是艺术形象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小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圆雕又称浑雕。

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

圆雕具有生动、真、传神的特点。

4.艺术鉴赏【答案】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

艺术鉴赏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艺术鉴赏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严格来说,没有艺术鉴赏,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而艺术鉴赏又是其他一切艺术接受方式如艺术批评、艺术史研究的基础。

5.格调【答案】格调是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美学品格和思想情操,是艺术家艺术造诣、文化修养、审美理想和思想品格的集中体现。

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

格调高雅的作品一般说具有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还体现出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严肃认真对待社会、人生与自我的态度。

独特的艺术风貌只有与崇高的格调统一起来,才能产生优秀的艺术作品。

格调高低与艺术作品的种类无关。

格调高低不仅在于表现什么,也在于怎样表现。

6.审美态度【答案】审美态度是指对艺术作品采取的一种无功利、超利害的观赏态度。

审美态度不仅是一种接受方式,而且是一种审美能力。

在艺术鉴赏过程的准备阶段,审美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它是接受者能否在具体的接受过程中从艺术的、审美的角度与艺术作品交流和对话的心理基础。

审美态度必然带有个人的思想、人生态度,不是绝对超然的。

7.多元决定论【答案】多元决定论是法国结构主义学者阿尔都塞的观点。

多元决定论认为社会发展不是一元决定的,而是多元决定的,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是由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进而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辩证法。

著名的芬兰艺术学家希尔恩认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现象,因此,研究艺术的起源必须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才能真正揭示艺术起源的奥秘。

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8.互动性【答案】互动性是指社会交往活动,主要是人的心理交感和行为交往过程。

德国社会学家G.齐美尔在其于1908 年所著的《社会学》一书中最早使用“社会互动”一词。

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及哲学家米德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人类心智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形成和社会组织与制度的建立是社会互动的主要过程,也是社会互动产生的主要条件。

互动的类型主要有:①语言的互动与非语言的互动;②正式的、有组织的互动与非正式的、无组织的互动:③传统的、习惯方式的互动与现代的、创新方式的互动等。

9.艺术【答案】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创造审美对象的精神生产活动。

作为一种生产,艺术是感性的、客观的、有目的的、对象化的实践活动;作为一种精神生产,它是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具有能动反映性和一定的意识形态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以创造审美对象、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作为其特有的目的。

10.灵感【答案】灵感是创造活动中的特殊思维形式。

灵感是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是在一定的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

灵感的产生建立在平时艰苦思考的积累卜,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稍纵即逝等特点。

历史上灵感曾经被神秘化,但灵感是有客观规律和物质现实基础的。

一、名词解释1.象征【答案】象征是艺术创作的基本手法,是指借助于某一具体事物的外在特征,寄寓艺术家某种深邃的思想或表达某种富有特殊意义的事理的艺术手法。

运用象征这种艺术手法,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可使复杂的事理浅显化、单一化,还可以延伸描写的内涵,创造一种艺术意境,以引起人们的联想,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

2.书法【答案】书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形式。

它主要通过汉字的用笔用墨、点画结构、行次章法等造型美来表现人的气质、品格和情操,从而达到美学的境界。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语言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讲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书法”。

狭义上的“书法”则特指“汉字的书写艺术”,其中尤其以毛笔书法最受研究者重视。

中国书法不断演变发展,就大的类别有篆、隶、真、行、草等字体。

3.艺术心理定势【答案】艺术心理定势是指长期从事艺术创作的工作者形成的习惯一时和习惯无意识。

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过程中,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也就是长期反复运用的艺术知识、审美观念、创作经验和世界观等形成了习惯意识和习惯无意识,作为主体的既定心理态势,对以后进行的艺术活动发挥着充分准备和预先指向的作用。

4.艺术史【答案】艺术史是指艺术发展的历史。

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探讨艺术发展的规律是艺术理论的重要任务。

艺术发展的规律包括:①艺术发展的模式,是指揭示艺术发展的客观过程,阐释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联系;②艺术发展的动力,是指探究艺术发展的原因,阐释艺术作品与社会发展原因的关系。

5.艺术思维【答案】艺术思维是指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形象思维、抽象思维与灵感思维经过复杂的辩证关系构成的思维方式。

其中形象思维是主体,起主要作用。

艺术思维对现象和本质两方面进行双重加工,加工的重点在感性形式上,遵循的是个性的情感逻辑。

现象是用共性概括个性,是自然作用于人的精神;本质是用个性显示共性,是人的精神作用于自然。

艺术思维特有的双重加工使感性形式和理性内容均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审美形象统一,即新的艺术形象、艺术品的诞生。

6.亚里士多德【答案】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生于马其顿的斯达吉拉城,是古希腊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他在政治、哲学美学、心理学、天文学、医学、生物学等方面都有过研究和著述,因此被后人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亚里土多德第一次把哲学与政治学、物理学等其他学科区分开来,他称哲学为“第一原理”,即关于宇宙的一般的知识。

作为西方美学史上最重要的美学家之一,他的“整一”理论对后代美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理论框架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的“艺术创建论”,开了西方艺术美学的先河,他还是第一次提出悲剧范畴和讨论悲剧艺术的美学家,他关于悲剧的许多思想,如悲剧情节、悲剧人物、悲剧的净化作用等,不仅成为长期以来理论界争论的中心问题,而且影响着艺术家们的创作实践,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美在整一论,艺术创造论和悲剧理论中,这些理论散见于他的《诗学》、《修辞学》《形而卜学》、《政治学》、《伦理学》等著作中。

7.黑格尔【答案】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

黑格尔出生于斯图加特的一个高级官员家庭,他在批判康德的不可知论和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上,建立了欧洲哲学史上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思维和存在,本质与现象,相对与绝对是辩证统一的。

黑格尔的美学思想以其哲学为基础,集西方美学理论之大成,把德国古典美学推向顶峰。

他的美学思想主要见于《精神现象学》和《美学》等著作中,尤其是在三卷《美学》著作中,他创立了系统、完整的唯心主义美学思想体系。

在《美学》第一卷中提出了他的美学理论的核心定义:“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他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是艺术,或者“美的艺术”,因此美学这门科学的恰当名称是“艺术哲学”或更确切一点“美的艺术的哲学”。

对于黑格尔来说,只有艺术美才是真正的美,艺术美高于自然美。

他把唯心辩证法应用于美学研究,认为艺术是随理念自身的发展而发展的,表现为三种历史类型:象征主义、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

8.材美工巧【答案】“材美工巧”出自中国古代工艺设计的典籍《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这里指明了设计和制作工艺精品的四个条件。

其中“材美”是指制作工艺品的材料要优良精美,“工巧”是指制作工艺要精湛巧妙,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精良的工艺品。

9.艺术典型【答案】艺术典型是指既具有鲜明独特的个性,又具有广泛深刻的共性,并达到了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的艺术形象体系。

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它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形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体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造,也就是既概括出事物与人物的普遍性和共性,又具备鲜明的、生动的个性和特殊性。

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它要求在个性中体现出共性,在特殊性中体现出普遍性,在偶然中体现出必然,在现象中体现出本质。

如:鲁迅笔下的阿Q、罗中立的《父亲》、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等。

10.工业设计【答案】工业设计是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对于传统实用工艺的重大发展,它将技术活动与审美活动有机地统一到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实践中,并通过市场推广扩展到人类生产与生活的许多领域。

工业设计产生于20 世纪30 至40 年代,是一种代替实用艺术的新型工业艺术创作。

广义上讲,凡是采用现代工业手段生产的便是工业设计,狭义的工业设计指的是产品设计。

一、名词解释1.时尚【答案】时尚是“时间”和“崇尚”的相加,在这一简化的意义上,时尚指短时间里人们对社会某项事物的一时崇尚。

这种时尚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衣着打扮、饮食、行为、居住、消费、情感表达与思考方式等。

时尚的特征主要有:①短暂性,是指一种时尚的短暂性,而并非指时尚的全部发展历程;②阶层性,是指时尚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团体之间是互不相同的;③包容性,时尚保罗万千,其包容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在复古中时尚,二是时尚跨越国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