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3、中国文化传统的现代化因素
现代化是一个由“过去” 现代化是一个由“过去”向“现代先进文化” 现代先进文化” 发展的过程。 发展的过程。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因素: 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因素: (1)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整体性,研究协调与协和, 可为现代智能理论提供启示。 科学思维类型 特点 近代(动力型)精确、分析、孤立、静止 现代(智能型)模糊、整体、关系、变化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古代中国的人文主义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理论: 古代中国的人文主义主要包含以下几种理论:
1. 仁义观 古代仁义观包括“仁政”和“尚义”,这是 早期儒学的理论核心。 2. 人性论 中国古代的人性理论较多地是谈“善”“恶” 问题,却较少讨论“真”“伪”问题,这反映出 中国的传统哲学更关注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个人与 群体的关系,并以此来确定人的社会价值和人生 价值,反而很少从自然属性的角度去分析和研究 诸如人的意志、意识、生存生活形式等等问题。 这是中国传统人性论与近代欧美的人性论的最大 区别之处。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问题四: 问题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
一、儒家的人文主义 二、道家的自然观及庄子的齐物观 三、儒道互补的系统观 四、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五、医家的中医药文化的特色与地位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问题二: 问题二:学习本课的意义
一、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帕尔索那斯神庙箴言: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对知识的管理 对知识的筛 选、整理、 加工和传播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义,就表明在人文主 义思潮出现之前,必有一个不讲人的文化, 不关心人的存在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 一般会充斥着对神的崇拜,人们会利用生 活和艺术的各种形式去表现神的存在和意 愿,对神歌功颂德,允许神凌驾于人之上。 这是一个神文主义盛行的时代。但当人的 权利被完全剥夺殆尽时,人们就会高举人 文主义的大旗,要求将生活与文化的主导 权归还人类自己。可见,人文主义是对神 文主义的一种否定。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文化三现象
精神文化:哲学、法律、 艺术、宗教等 方式文化:习俗、思维、 制度、史学等 物态文化:科学、技术等
意识形态—— 思想的结果
软文化 硬文化
一般说来,硬文化都有一种时效性,仅反映社会 生产发展的水平,是一个社会在某一个时期的标 志。比方,古代文化中的古桥、古塔、古剑等, 对现代社会来说,只具有观赏和考古价值,但不 会对现代社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古代文化中的软文化成份则具有继承性,即通过 继承方式,对现代社会产生较深刻的影响。
素 质
社会交往素质
公众交往和沟通 人际交往和沟通 道德、信念和意志 完善人格……
心理和思想素质
责任、成就感 成就归因……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二、“学史使人智” 学史使人智” “智者其所能接远也,愚者所能接近也” ——《吕氏春秋·观 世》 “愚者誾于成事,智者现于未萌” ——《商君书· 更 法》 智者能预见,原因有二: 有丰富的才学经验 有“综观全局,把握规律”的习惯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 ——(清)龚自珍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付文科
重点 知识的生产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
对知识的流通、交易和应用
(近十年以来)
工厂 原材料 大学 知 识 (对知识进行管理的地方)
产品 人材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学习素质 学习力 知识素质 智慧素质 领悟力
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 知识和技能运用(习得) 知识和技能的转换和更新 计划和计划实施 经验总结、积累和利用 方法掌握和运用 领悟和实践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文化的超地域性
指的是“文化超出原有地界,带有一种普遍性 质”。这句话包含两层意义: 第一层意义,是各地域文化虽然具有独特的个性, 但文化在互相接触、吸收、同化的过程中,也逐 渐形成了一些共性,或者说,各地文化虽然不同, 但总有一些东西为全人类共有; 第二层意义,是有些文化开始时只在某一特定地 方发生和成熟,以后传播到其它地方,成为世界 性的文化。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传统: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 艺术、制度等。 文化传统,是指由历史沿传而来的文化(一 般指“软文化”部分)特征或个性。(历史
流) 2、传统有优劣之分: 优质传统的作用: ①是一种民族凝聚剂 ②能成为民族、国家复兴和发展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导论
问题一: 问题一: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的分期 问题二: 问题二:学习本课的意义 1、认识你自己 2、“学史使人智” 3、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 问题三: 问题三: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问题四: 问题四: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利诚乱之始也 ——司马迁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问题三: 问题三:中国传统文化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1)能够称之为传统的文化体系,没有性 格上的绝对的封闭与开放之分。纯封闭的 文化,没有进化的可能,不能称为传统; 纯开放的文化,没有独立的个性,同样不 能称为传统。 (2)中国传统文化延绵数千年,仅其生命 价值便足以证明其是进化着的文化,是具 有独立个性的文化。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西方“文化”—词源于拉丁文Cultura
有三种解释:(1)耕种;(2)耕种的作物;(3) 转义为精神的表现,即文化。Cultura着重从人类 的功能上来解释文化,这与我们今天所指的文化 在涵义上已很相近,按照今人的一般说法,文化 的概念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概念是指人类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创造 的—切,主要表现为物质和精神两大方面的内容 狭义的文化概念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 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文化的特征
(1)、文化具有特定的模式和作用: 精神文化——研究人与社会的关系(动力) 物态文化——对自然的研究和利用(发展) 方式文化——研究人与环境的关系(习惯) (2)、文化具有地域性与超地域性 文化的地域性:每个地方的文化都有自己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特征。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三、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因素
1、文化,文化传统 文化的概念:在中国的典籍中,文化的概念是“文治” 和“教化”。如“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西汉)“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 道” ,这就是说,文化是管理教育的基本手段和 内容。 比较心理学:“文饰作用”,是人类用来宣泄情绪 和寄托情感的方法。 目前国内: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 (科学、技术等)(哲学、艺术、 宗教、民俗等)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欧美对“关系” 欧美对“关系”研究的路 程
18、19世纪欧洲哲学家如康德、黑格尔、恩 格斯等人对“辩证法”进行研究; 20世纪20年代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理论; 20世纪30、40年代科学家提出“老三论”— —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20世纪60、70年代提出“新三论”——耗散 结构论、协同论和突变论。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3. 社会论: . 社会论: 社会,指的是同类个体共同生活,个体之间有 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大群体。无论是在人的社 会还是在其它动物的社会里,都会存在着矛盾 和冲突,因此,社会群体能够共存的首要条件, 是如何消解矛盾、协调个体之间的关系,对此, 每一种社会群体的处理都不同。自从文化产生 以后,人类就总在想办法,希望找到更好的协 调人际关系和协调社会的办法,这就是人的社 会性。一旦人们找到了解决矛盾的方法,并据 此建立常模,这种方法就叫做“社会论”。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付文科 付文科 浙江东方学院社科教研部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儒家祟奉孔子的学说,以孔子为宗师, 而孔子的思想又是围绕古代国家对人的 内在(人心)管理,接触社会发展规律 的。这是一种对国家管理的深层讨论, 后来便慢慢发展成关注人性及其人性与 群体秩序之间关系的传统。可以说,儒 家学说主要是一种以社会政治为中心的 人性哲学(或伦理哲学),我们不妨称之为 中国古代的“人文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修养
一、儒家的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一种“讲人的文化,突出人的命题的 思想或流派”。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至1919年 “五四”运动的2000多年间,儒家思想一直统治 中国学术界,成为传播最广、影响最大、延续最 长的哲学思想主流。因此,要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理解中国古代哲学的特征,不可不研究儒家思想。 综合儒家思想的各个方面,可以见到,儒家给中 国文化带来的最大贡献,是在有关“人类的生活 方式”的智慧方面,为人类哲学的发展提供了有 益的启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