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黄酮类成分分析分析

黄酮类成分分析分析


中药名称:葛根 成分: 葛根素
定性鉴别方法:取本品粉末0.8g,加甲醇10ml,放置2小时,滤过,
滤液蒸干,残渣加甲醇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葛根对 照药材0.8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葛根素对照品,加甲醇制 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 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使 成条状,以三氯甲烷-甲醇-水(7:2.5:0.25)为展开剂,展开,取 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 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条斑。
三、含量测定
中药制剂中含有黄酮类成分,可按要求测定总黄酮含量、黄酮类单
体含量或两者均须测定。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一)、总黄酮含量测定
1.分光光度法一般用于总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大多数黄酮类化合 物在甲醇溶液中的紫外吸收光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两个主要吸收带组成。 带Ⅰ—出现在300~400nm之间的吸收带 带Ⅱ—出现在240~285nm之间的吸收带 含黄酮类化合物的原料药及部分制剂经必要的提取纯化后,可直接 于最大吸收波长附近测定总黄酮的吸光度,对照品的选定应以最大吸收 波长与总黄酮的相近为原则,单体黄酮和总黄酮均可作为对照品,常以 芦丁等对照品计算总黄酮的含量。 《中国药典》2015版中淫羊藿总黄酮的含量测定(书P156页)


色谱法
1.薄层色谱法 硅胶--分离鉴别弱极性黄酮类化合物 • 遵循正相色谱原理,化合物极性越大,所选择的展开剂极性也 相应增大,同时根据化合物酸性强弱调节展开剂的酸碱性。常 用展开剂有苯-甲醇等。 聚酰胺--分离检识含游离酚羟基的黄酮及其苷 • 利用氢键吸附原理,由于聚酰胺和黄酮类化合物上酚羟基形成 氢键缔合,所以作用力较强,需要极性强的展开剂,而在展开 剂中大多含有醇、酸或水,或兼有两者。所以,分离检识游离 黄酮常用有机溶剂作为展开剂,如氯仿- 甲醇等;而分离检识黄 酮苷常用含水有机溶剂作为展开剂,如甲醇- 水等。 纤维素--分离黄酮类多糖苷混合物 • 展开系统:正丁醇-乙酸-水,5%~40%乙酸 展开好的色谱,常在紫外灯(365nm)下观察荧光斑点及其颜 色;亦可喷三氯化铝试剂,在日光灯或紫外灯下观察荧光是否加 强;也可氨熏,是否出现黄色、棕色荧光斑点等。
(2)三氯化铝—醋酸钾比色法
常用芦丁为对照品,采用三氯化铝—醋酸钾为显色剂,显色后在420nm波长处 测定黄酮类成分含量。 (p S:黄酮类化合物与三氯化铝—醋酸钾反应后最大吸收波长并不一定都 在420nm处,因此,最好用所含黄酮作对照品)
消咳喘糖浆中总黄酮含量测定-铝盐配位比色法 见书p157页
(二)、单体黄酮含量测定
2 .铝盐配位比色法
本法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中药中黄酮类成分,若供试液中其 他组分的吸收存在干扰,可进行比色测定。该法利用黄酮类 成分与铝盐发生配位反应,生成的配合物与背景最大吸收波 长差别较大,可消除背景(即阴性空白)的干扰,显著提高 含量测定的选择性。
(1)硝酸钠-硝酸铝-氢氧化钠比色法
将中药通过适当方法制成供试液 加5%亚硝酸钠反应6min 10%硝酸铝反应6min 4%氢氧化钠反应15min 生成红色配合物后在500nm测定,常用芦丁作为对照品。 (PS:该法是基于邻二酚羟基的反应,并非黄酮类化合物的专属反应。) 垂盆子颗粒中总黄酮含量测定—铝盐配位比色法 (见书p156页)

理化性质:易溶于碱水;可溶于热水、甲醇、乙醇、吡啶;微溶于
丙酮、乙酸乙酯;难溶于冷水、苯、乙醚、三氯甲烷。 Mp:177~178℃ ;UV:259,266,299,359nm

常见分析方法:HPLC;TLCS;紫外分光光度法

中药名称:黄芩 成分:黄芩苷 定性鉴别方法:取本品粉末1g,加乙酸乙酯-甲醇(3:1)的混合
银杏叶提取物总黄酮醇苷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 充剂;以甲醇-0.4%磷酸溶液(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60nm。理 论板数按槲皮素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山柰素酚峰与异鼠李素峰的分离度 应大于1.5。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略)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10片,除去包衣,精密称定,研细,取约相 当于总黄酮醇苷19.2mg的粉末,精密称定,精密加入甲醇20ml,称定重量, 超声处理2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 过,精密量取续滤液 10ml,置100ml锥形瓶中,加甲醇10ml、25%盐酸溶 液5ml,摇匀,置水浴中加热回流 30分钟,迅速冷却至室温,转移至50ml 量瓶中,用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μ m)滤过,取滤 液,即得。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 l,注入液相色谱 仪,测定,分别计算槲皮素、山奈素和异鼠李素的含量,按下式换算成总 黄酮苷的含量。 总黄酮醇苷含量=(槲皮素含量+山奈素含量+异鼠李素含量)×2.51
游离黄酮类化合物的检识,一般宜用醇性展开剂;花色素及花色 苷的检识可用含盐酸或乙酸的水溶液作展开剂。
多数黄酮类化合物在纸色谱上用紫外灯检查时,可以看到有色点, 以氨蒸气处理后常产生明显的颜色变化。此外,还可以喷以2%AlCl3 甲醇溶液(在紫外灯下检查)或1%FeCl3-1%K3Fe(CN)6(1:1)水溶液 等显色剂。

理化性质:在60℃溶于二甲基酰胺及甲酰胺。略微溶于甲醇及热冰
醋酸,几乎不溶于水,丙酮、苯及三氯甲烷。而易溶于稀碱及吡啶。 Mp:258~262℃ UV:284nm

常见分析方法:HPLC;TLCS

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使溶解,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 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残渣加15%乙醇5ml使溶 解,加入已处理好的聚酰胺柱(30~60目,1g,内径为1cm,用水湿 法装柱)上,用5%乙醇40ml洗脱,收集洗脱液,置水浴上蒸去乙醇, 水液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每次20ml,合并乙酸乙酯液,蒸干, 残渣加丙酮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银杏内酯A对照品、银 杏内酯B对照品、银杏内酯C对照品及白果内酯对照品,加丙酮制成 每1ml各含银杏内酯A0.5mg、银杏内酯B0.5mg、银杏内酯C0.5mg、 白果内酯1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 0502)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1,分别点于同一用4%醋酸钠 溶液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醇(10:5:5: 0.6)为展开剂,在15℃以下展开,取出,晾干,在醋酐蒸气中熏15 分钟,在140~160℃中加热3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 点。 理化性质:略溶于无水乙醇,易溶于沸乙醇,溶于冰醋酸、碱性水 溶液呈黄色,几乎不溶于水。Mp:314℃(分解) 常见分析方法:HPLC;TLCS;紫外分光光度法

理化性质:易溶于二甲基甲酰胺、吡啶,微溶于热冰乙酸、碳酸氢
钠和氢氧化钠等溶液,难溶于甲醇、乙醇、丙酮,几乎不溶于水、乙 醚、苯、三氯甲烷。Mp:233℃ UV:242,272,310nm

常见分析方法:HPLC,TLCS

中药名称:淫羊藿 成分:淫羊藿苷 定性鉴别方法:取本品粉末0.5g,加乙醇10ml,温浸30分钟,滤
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照薄层色 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含量测定〕淫羊藿苷项 下的对照品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10:1: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 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 置上,显相同的暗红色斑点;喷以三氯化铝试液,再置紫外光灯 (365nm)下检视,显相同的橙红色荧光斑点。
+ 常见的黄酮类成分分析
中药名称 主要黄酮类成分 黄芩 槐米 葛根 陈皮 枳实 山楂 淫羊藿 射干 补骨脂
p158~p159
黄芩苷, 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 芦丁,槲皮素 葛根素,大豆苷 橙皮苷,川陈皮素,新橙皮苷,橘皮素 橙皮苷,川陈皮素,新橙皮苷,5-邻-去甲基川陈皮素 槲皮素,金丝桃苷 淫羊藿苷,淫羊藿次苷,槲皮素 次野鸢尾黄素,野鸢尾苷 补骨脂查尔酮,异补骨脂查尔酮
黄酮类成分分析
一、结构特征及理化性质

结构特征
基本母核:2-苯基色原酮(C6-C3-C6)
O

理化性质

O
物理性状 结晶性固体或无定形粉末。大多数呈黄色,其颜色的有无与交叉共 轭体系有关。如:黄酮、黄酮醇及其苷类多呈黄色;二氢黄酮、二 氢黄酮醇及黄烷醇呈无色;异黄酮呈无色或微黄色。 溶解性
游离苷元—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酸乙酯、乙醚等有机溶及稀碱水 黄酮苷—易溶于水、甲醇、乙醇等强极性溶剂

理化性质:溶于乙醇、乙酸乙酯,不溶于醚、苯、三氯甲烷。
Mp:231~232℃ UV:272nm
常见分析方法:HPLC;TLCS

中药名称:陈皮 成分:橙皮苷 定性鉴别方法:取本品粉末0.3g,加甲醇10ml,加热回流20分钟,
滤过,取滤液5ml,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对照品, 加甲醇制成饱和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 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用0.5%氢氧化钠溶液 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水(100:17:13)为展 开剂,展至约3cm,取出,晾干,再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20: 10: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至约8cm,取出,晾干,喷以三 氯化铝试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 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酸碱性 酸性:与酚羟基的数目和位置有关 7,4’- 二羟基> 7或4’- 羟基> 一般酚羟基> 5-羟基 碱性:r-吡喃酮环上的1-位氧原子,可表现出微弱碱性 显色反应 还原反应(盐酸镁粉反应) 与金属盐类试剂的配合反应(铝、铅、锆、镁盐) 硼酸显色反应碱性试剂反应 五氯化锑反应 Gibb’s反应和Emerson反应 光谱特征 I带(300-400nm) →B环桂皮酰基 II带(240-285nm) →A环苯甲酰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