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座_QTL_的作图与克隆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座_QTL_的作图与克隆

2 几种作物的 QTL 定位
利 用 不 同 的 实 验 设 计 、作 图 群 体 和 作 图 方 法 , 人 们 已 对 许 多 植 物 如 棉花( Sarangaetl, 2001) 、大 豆( Venancioetal, 2001) 、油 菜( Piletetal, 1998) 、 小 麦( Messmeretal, 2000) 、玉 米( Tuberosaetal, 2002) 、苹 果( Conneretal, 1998) 、松 树( Paivietal, 2000) 等 植 物 的 重 要 数 量 性 状 进 行 了 QTL 定 位 研 究 , 相 比 之 下 , 模 式 植 物 水 稻 、拟 南 芥 等 研 究 得 较 多 、较 深( Leonie, 2000; Yamamotoetal, 2000; 邢 永 忠 等 , 2001;Fukuoka and Okuno, 2001; 滕 胜 等 , 2002) 。进行 QTL 定位的主要农艺性状有: 谷物产量、生育期、株高、根的 形态 、谷 粒 外 观 品 质 和 食 味 品 质 、稻 瘟 病 部 分 抗 性 、纹 枯 病 抗 性 , 以 及 抗 非 生 物 逆 境 等 复 杂 性 状 。 如 番 茄 的 抗 病 性 、 抗 虫 性( Yenchoetal, 2000; Davidand Sara, 2001; Danieltal, 2002) 、可 溶 性 固 形 物 含 量 、水 分 利 用 率 、 耐盐性等性状, 玉米的株高和耐热性, 大豆品质性状, 油菜硼高效 ( Xuetal, 2001) 等 性 状 , 拟 南 芥 光 周 期 、种 子 可 溶 性 寡 糖 及 种 子 储 藏 能 力 ( Leonieetal, 2000) , 水 稻 耐 ( Koyamaetal, 2001) 、 耐 低 磷( Wissuwaetal, 1998) 、耐 铝 毒 害( Wuetal, 2000) 、N 素 营 养( Yamayaetal, 2002) 、抽 穗 期 、 抗病性、粒 形 、根 的 形 态 、耐 冷 性 、杂 种 优 势 、雄 性 不 育 、产 量 及 其 构 成 因 素 、耐 淹 性 、稻 头 再 生 能 力 、种 子 休 眠 性 等 。
( 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山西太谷, 030801)
摘 要: 从 QTL 定位方法以及 QTL 精细定位和克隆等方面对植物数量性状遗传进行
了综述。
关键词: 植物; 数量性状基因座( QTL) ; 精细定位; 克隆
中图分类号: Q343.1
文献标识码: A
植物中大多数重要的可遗传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如产量、籽粒、 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等都是数量性状, 是受多个基因共同控制的, 易受
开展全面系统的 QTL 定位, 必须具备高密度的遗传连锁图和相应的 统计分析方法、实验群体。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发展的分子标记技术可 以将控制某一数量性状的多个基因剖分开来, 将它们一一定位于染色体 上, 并进行各基因的单个效应及互作效应的估计。这为深入研究数量性 状的遗传规律及其操作创造了条件, 提高了植物育种中目标数量性状优 良 基 因 型 选 择 的 可 能 性 、准 确 性 及 预 见 性 。
下, 奖金的发放也不是一年一次, 如在学校, 就通常是每学期一次。这种



132.313 8 4 445.795



132.313 8

情况需要用到活期和半年期的存款方式。由于受题目条件的限制, 本模





型未能考虑。





参考文献
10




[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薛毅.数学建模基础[ M] .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4.
145
李 宏, 邱芬奇, 李友莲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座( QTL) 的作图与克隆
本刊 E- mail:bjb@mail.sxinfo.net 科技研讨
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区间作图法可以估算 QTL 加性和显性效应值。与单 标 记 分 析 法 相 比 , 区 间 作 图 法 具 有 以 下 特 点:能 从 支 撑 区 间 推 断 QTL 的 可能位置;可利用标记连锁图在全染色体组系统地搜索 QTL, 如果一条染 色体上只有一个 QTL, 则 QTL 的位置和效应估计趋于渐进无偏; QTL 检 测所 需 的 个 体 数 大 大 减 少 。 但 IM 也 存 在 不 足 : QTL 回 归 效 应 为 固 定 效 应;无 法 估 算 基 因 型 与 环 境 间 的 互 作( Q×E) , 无 法 检 测 复 杂 的 遗 传 效 应 ( 如上位效应等) ; 当相邻 QTLs 相距较 近 时 , 由 于 其 作 图 精 度 不 高 , QTLs 间相互干扰导致出现 Ghost QTL;一次只 应 用 两 个 标 记 进 行 检 查 , 效 率 很 低。 1.2 复合区间作图法( composite interval mappig, CIM)
CIM 是 Zeng( 1994) 提 出 的 结 合 了 区 间 作 图 和 多 元 回 归 特 点 的 一 种 QTL 作图方法。其遗传假定是, 数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该方法中拟合了 其他遗传标记, 即在对某一特定标记区间 进 行 检 测 时 , 将 与 其 他 QTL 连 锁的标记也拟合在模型中以控制背景遗传效应。CIM 主要优点是: 由于 仍采用 QTL 似然图来显示 QTL 的可能位置及显著程度, 从 而 保 证 了 IM 作图法的优点; 假如不存在上位性和 QTL 与环境互作, QTL 的位置和效 应 的 估 计 是 渐 进 无 偏 的 ; 以 所 选 择 的 多 个 标 记 为 条 件( 即 进 行 的 是 区 间 检测) , 在较大程度上控制了背景遗传效应, 从而提高了作图的精度和效 率。存在的不足是: 由于将两侧标记用作区间作图, 对相邻标记区间的 QTL 估计会引起 偏 离 ; 同 IM 一 样 , 将 回 归 效 应 视 为 固 定 效 应 , 不 能 分 析 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及复杂的遗传效应( 如上位效应等) ; 当标记密度过 大时, 很难选择标记的条件因子。 1.3 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SCI- 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
2008 年 第 18 卷 第 2 期
文章编号: 1005- 6033( 2008) 02- 0145- 03
收稿日期: 2007- 11- 02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座(QTL)的作图与克隆
李 宏, 邱芬奇, 李友莲
朱 军( 1998) 提 出 了 用 随 机 效 应 的 预 测 方 法 获 得 基 因 型 效 应 及 基 因 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然后再用区间作图法或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遗传主 效应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的 QTL 定位分析。该方法的遗传假定是数 量性状受多基因控制, 它将群体均值及 QTL 的各项遗传效应看作为固定 效应, 而将环境、QTL 与环境、分子标记等效应看作为随机效应。由于 MCIM 将效应值估计和定位分析相结合, 既可无偏地分析 QTL 与环境的 互作效应, 又提高了作图的精度和效率。此外该模型可以扩展到分析具 有 加×加 、 加×显 、 显×显 上 位 的 各 种 遗 传 主 效 应 及 其 与 环 境 互 作 效 应 的 QTL。利用这些效应值的估计, 可预测基于 QTL 主效应的普通杂种优势 和基于 QTL 与环境互作效应的互作杂种优势, 因而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
───────────────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陈 婷 , 女 , 1977 年 11 月 生 , 2007 年 毕 业 于 湖 北 大
学应用数学专业( 硕士) , 讲师, 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文化基础教研室, 湖 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解放公园路 45 号, 430010.
An Optimized Allocation Model of Student Gr ants
Lander 和 Botstein( 1989) 等 提 出 , 建 立 在 个 体 数 量 性 状 观 测 值 与 双 侧标记基因型变量的线性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最大似然法对相邻标记构 成的区间内任意一点可能存在的 QTL 进行似然比检测, 进而获得其效应 的极大似然估计。其遗传假设是, 数量性状遗传变异只受一对基因控制, 表型变异受遗传效应( 固定效应) 和剩余误差( 随机效应) 控制, 不存在基
CHEN Ting, HU Zheng-fa
ABSTRACT: In the light of the larger number of poor stud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provided a certain amount of funds as student grants every year. 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his situation, this paper estalishes a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he optimum allocation of those grants. KEY WORDS: mathematical model; optimization; student grant
1 QTL 定位方法和 QTL 作图
环境影响。多基因及环境的共同作用结果使得数量性状表现为连续变 异, 基因型与表现型间的对应关系也难以确定, 因此研究难度很大。数量 遗传的多因子假说是在 20 世纪初提出的重要的遗传学理论之一。传统 的数量遗传学只能将控制一种数量性状发育的所有 QTL 作为一个整体, 用 生 物 统 计 的 方 法 加 以 分 析 , 但 对 单 个 基 因 的 效 应 及 位 置 、基 因 间 的 相 互作用等无法深入了解, 更无法将 QTL 定位在相应的染色体上, 这极大 地限制了育种中数量性状的遗传操作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