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文档 1
2、认识七巧板。
(1)看一看:
同学们观察刚刚剪好的七巧板,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家族中7兄弟吧!有几种图形,哪几种是我们学过的,哪种是我们没学过的?(学生汇报,出示资源3。)
师生整理:1、2、4、6、7号这五兄弟都是三角形,5号是正方形,3号是我们没学过的。它是平行四边形。教师指出:像这样的图形就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将学生的各种拼法展示出来,有利于学生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同时又能通过小队与小队的竞争,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同座游戏大比拼。
老师准备了在“4399”中两款七巧板小游戏,第一个比较简单,第二个比较难,同座之间可以78.htm
(2)/flash/13924.htm
4、小组自主创造拼图。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拼一个图案,然后看看像什么?看哪组最有创意。
【设计意图】游戏大比拼,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小组创造拼图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教案设计
黑龙江省大庆市西苑小学
黄晓宏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
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第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一盒水彩笔、一把剪刀。
二、教学课题: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下《动手做二》
(3)练一练:
同学们发现了有关七巧板的这么多的知识,那你们能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吗?
七巧板由种图形组成,其中有个,有个,有个。
号图形和号图形比较大,号图形和号图形比较小。
号图形和号图形一样大,号图形和号图形一样大。
【设计意图】
通过对七巧板的认真观察、比较,让学生可以更好的了解七巧板的基本特征,这样又复习学过的知识,还为后面用七巧板拼图打下基础。
制作七巧板教学中注重小组合作,培养协作精神。学生小组讨论、合作解决问题,发挥了学生自主合作精神,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和集体的力量。个别学生动手能力差,剪的图形边不齐。
七巧板拼图教学的第一步,先让学生拼一个大正方形,再让学生拼一个较大的三角形,有不会的学生再由教师、同桌协作帮助完成。第二步,采取同桌合作进行游戏比拼活动,激发拼图兴趣。第三步,让4人小组合作自主拼图,合作创造出学生最满意的作品来。在拼摆过程中,着重保护动手能力差的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采取教师帮助或同学帮助进行协作性学习,努力不使一个学生落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1)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辨认各种平面图形。
教学难点:制作七巧板和用七巧板拼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
教师准备:课件、画好七巧板图谱A4纸若干张。
教学方法: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情境创设认识七巧板、小组合作制作七巧板和拼七巧板、七巧板小游戏大比拼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投入动手操作活动中,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和进一步熟悉学过的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融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学情分析:
小学生常常需要从形状上去认识周围事物。七巧板是我国民间流传最广、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古典智力玩具,孩子们非常熟悉也非常喜欢,七巧板空间、图形的变化,又将引出无数个奇妙的图案,这对处于好奇心年龄阶段的儿童来说,是激励他们主动探索,审视生活,认识世界的重要载体。学生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动手拼”是学生们喜爱的活动,因而他们会对本课的活动十分感兴趣。但由于家庭背景的原因,学生的学前知识和学习习惯有很大差异,而且学生又多为独生子女,性格普遍任性、自私、不懂谦让与关心他人,这对新教材的实施,尤其是对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增加了难度。
活动三:七巧板拼图。
1、欣赏七巧板拼图。
七巧板它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七巧板可神奇了,能拼出许多美丽的图案。七巧板图案欣赏(资源1)。并说说拼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展示美丽图案的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充分说“是什么”时,发展学生的想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面学生自主拼图做好铺垫。
2、拼正方形和三角形
活动四:全课总结回馈新课。
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动手做(二)”是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认识了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古代的一种数学图形游戏“七巧板”的认识、拼摆,巩固练习已知图形的特点,并利用已知图形创造出美丽图案。
学生已经认识了平面图形,“动手拼”是学生们喜爱的活动,因而他们会对本课十分感兴趣。但学生又多为独生子女,性格普遍任性、自私、不懂谦让与关心他人,这对教材的实施,合作学习增加了难度。
教学过程:
活动一:介绍七巧板。
1、上课伊始,播放视频前半部分成语故事《守株待兔》。这个动画片是由什么制作的?(七巧板)同学们,大家玩过七巧板吗?关于七巧板同学们知道什么?或者想知道什么?(为什么叫七巧板?有几种颜色?是谁发明的?怎么拼出美丽图案?怎么制作?等等。)
2、播放视频后半部分,介绍七巧板的由来。
三、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北师大一年级下册第42、43页的内容。
内容分析:
“动手做(二)”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本节课是在认识了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基础上,通过对我国古代的一种数学图形游戏“七巧板”的认识、拼摆,巩固练习已知图形的特点,并利b32-373b-4358-9cc7-52728e057a14.shtml
【设计意图】兴趣是活动的前提,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一是扩大孩子的知识面,二是激发学生想亲自动手拼摆有趣图形的兴趣。
活动二:制作并认识七巧板。
②给每一块图上美丽的颜色。
③并按课件演示的过程剪切下来。
④老师还希望做得快的同学做完之后看到谁有困难,还可以帮助他一下。
【设计意图】如何制作七巧板,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以有必要让每个学生制作一个,即锻炼了同学们画、涂、剪的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七巧板特点的认识,为后面的拼图做铺垫。在制作过程中,同学互相帮助,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
(2)比一比:
①同学们,现在请你们把7兄弟中的1、2、4、6和7号比一比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悄悄和同桌交流!(学生交流时有这样的发现:1和2号最大;4和6号最小,7号不大也不小。)
②请你把一号和二号叠一叠,重合在一起,你发现了什么?(对,1号和2号一样大,他们是对双胞胎)
在七巧板家族中,还有双胞胎吗?找一找。(4号和6号也是一对双胞胎)
1、制作七巧板。
(1)研讨做法:
出示七巧板图谱,引导学生先观察七巧板由哪几个图形组成的?小组里讨论一下,给你一张正方形的纸,如何才能制作出一副漂亮的七巧板呢?(师生总结:画线——标号——涂色——剪切)
(2)动手制作:
①观看课件七巧板的制作过程(资源2)。(学生拿出教师课前发给学生带有七巧板图谱的A4纸。说明,画线和标号老师已经做好。)
(1)比一比谁的手儿最灵巧,请同学们利用刚才制作学具七巧板拼出一个正方形和三角形,你想用几块就用几块。
(2)生动手拼正方形。
(3)展示学生拼的正方形。(学生方法有多种,一般情况,学生可能都是用2个相同的三角形拼成正方形。这时教师引导:“除了这种方法,你还能用2个以上的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吗?”展示时让学生根据不同的方法示范讲解。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知识与能力:
(1)学会用七巧板拼图,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2)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过程与方法:
(1)借助七巧板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
(2)通过看一看、剪一剪活动,进一步熟悉学过的平面图形。
(3)通过七巧板小游戏和应用七巧板创造图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