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美术_动物的花衣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美术_动物的花衣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观察、感受动物斑纹的自然之美,了解并分析不同动物斑纹的造型元素——点、线条、形状、色彩等,学会表现“花衣裳”的美术语言。

2.过程与方法:利用卡纸、剪刀、画笔等工具和材料,通过剪贴、绘画等手法改变动物的斑纹的形状或色彩,创新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树立爱护、保护动物的意识,在学会美化生活的基础上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发挥创意想象,尝试改变动物斑纹的形状(点、线、面)或改变动物斑纹的色彩,用绘画等方法表现动物的新斑纹。

教学难点:巧妙地给动物穿上“花衣裳”,并通过对比发现动物“花衣裳”的美。

教具: PPT课件、范画学具: 水彩笔、卡纸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找一找,猜一猜)师:在上课之前,老师想给大家介绍几个会隐身的朋友,请仔细的找一找,它们都是谁?出示图片(知了、螃蟹、长颈鹿)生答师:它们的隐身术可真厉害,差一点就找不出来了。

你能猜猜它们为什么有着和环境如此相似的斑纹吗?生答(板书:作用保护)【学生活动】学生找出图片中隐藏的动物,思考斑纹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参与“找一找”的小游戏,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二、授新课(一)斑纹的作用师:还有一些动物身上的斑纹可没那么低调。

(出示图片)大家看,这是什么动物?生答师:箭毒蛙,被称为世界上最毒的两栖动物,你能猜猜它身上的斑纹为什么如此鲜艳吗?生答师:其实它是在警告捕食者,自己身上有剧毒,千万不要靠近。

(板书:警告)师:那么还有一些动物的斑纹在保护自己或者警告敌人的同时,还兼具着美化的作用。

比如在求偶季节,一些漂亮的雄性鸟儿,充分展示它们美丽的羽毛吸引异性。

(板书:美化)【学生活动】学生再次观察图片,猜测动物斑纹的作用,了解不同斑纹对动物而言有不同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环节,继续学习动物斑纹不同的作用,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师:那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有这样漂亮的斑纹呢?学生思考师:(出示图片)比如北极熊和小灰兔,它们身上的颜色就比较单纯,没有那么绚丽多彩的斑纹。

有一天啊,它们突发奇想,也想拥有一件作用不同的、漂亮的花衣裳,大家能不能帮帮它们呢?生答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

(板书:动物的花衣裳)【设计意图】通过动物寻求帮助的环节,引发学生创作热情,引出课题。

(二)小组探究师:到底该如何设计呢,让我们一起去大自然中寻找点灵感吧。

请组长打开桌面上的图片,带领小组成员讨论这样三个问题。

1、你们组都观察了哪些小动物?2、这些动物的斑纹都是以什么形状为主?3、你能说说这些斑纹不同的特点吗?小组探究汇报(1)以“点”为主进行装饰的动物分别观察:猎豹、斑点狗、长颈鹿、瓢虫生汇报(说出关键词后板书)(板书:形状)(板书:点)师小结:这些动物的斑纹都是以点为主,因点的大小、形状、颜色、疏密不同,呈现了不同的美感。

(2)以“线”为主进行装饰的动物分别观察:斑马、猫、老虎、热带鱼生汇报。

(板书:线颜色)师小结:这些动物的斑纹以线状为主,因线的粗细、疏密、颜色、曲直等不同,这些动物的斑纹也各不相同。

(3)以“面”为主进行装饰的动物分别观察:熊猫、小丑鱼、奶牛、鹦鹉生汇报(板书:面)师小结:这些以面为主组成的花纹,因其形状、颜色等不同,花纹所呈现的效果各不相同。

(4)、“点、线、面”结合进行装饰的动物分别观察:蝴蝶、孔雀生汇报师小结:原来小动物们是用不同的点线面和颜色来打扮自己的啊。

【学生活动】小组观察和探究,分析动物斑纹的特点。

【设计意图】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组探究一个单元:1、“点”2、“线”3、“面”4、“点线面”结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探究,分析出动物斑纹的形状和色彩的特点。

(三)寻找方法师:老师也用这些方法给小斑马乐乐设计了几款花衣裳,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件花衣裳与它之前的斑纹相比较,哪里发生了改变?1、改变形状2、改变颜色3、想象创新师:原来给小动物们设计花衣裳,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啊。

【学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观察,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引导学生发现动物斑纹的不同设计方法。

三、作品欣赏师:看看同龄小朋友们都是怎样设计的?出示图片师:你喜欢哪个动物的花衣裳,为什么?生答。

师:像这种剪刻镂空的方法,通过更换不同的底图,小动物的斑纹也会各不相同。

师:我们再来看这幅绘画作品,小作者在画纸的上面写着,我们的妈妈真漂亮,谁来说说它们的妈妈哪里漂亮?生答师:原来是鸡妈妈身上不同的斑纹和色彩都很漂亮。

【学生活动】通过欣赏学生作品,了解剪刻镂空和绘画两种表现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剪刻作品与绘画作品在设计动物花衣裳时,都可以呈现不同的美感。

四、教师示范师:看到这里,老师也想用绘画的方法给小动物设计一款花衣裳了。

该如何设计呢?首先我们先来构思。

选择动物,老师非常喜欢海里的热带鱼,就选热带鱼吧。

选择好动物后,再来选择方法和工具,老师选择一种创新的方法,就用大家最熟悉的水彩笔,现在开始第二步,画花纹,可以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比如曲线、波浪线、折线以及各种各样的点。

画好花纹,最后还需要涂上漂亮的颜色,注意色彩搭配要和谐,因为热带鱼穿梭在漂亮的珊瑚群中,所以老师给它设计了一款彩色的花衣裳,如果遇到危险,可以躲到彩色的珊瑚群中,保护自己。

最后一步,给它起一个符合特点的名字——炫彩鱼多多。

瞧,小鱼多多快乐的游进了大海里。

(把鱼贴到有背景的卡纸上)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绘画作品《月光下的猫头鹰》。

除了绘画,还可以用剪贴的方法,比如这幅《母与子》。

【学生活动】观看教师示范,明确作画步骤,为学生创作打下基础。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示范,规范学生创作步骤,以及在作画时的注意事项。

五、学生创作师:根据动物斑纹不同的作用,运用改变形状、颜色或创新的方法,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一款漂亮的花衣裳。

请注意:1、合理组织点线面2、色彩搭配要和谐3、保持桌面的整洁【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创作,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一款漂亮的花衣裳。

【设计意图】通过创作,展示本课所学。

六、展评展评要求:1你为哪个小动物设计的花衣裳?2.说说你用了什么方法?3.这件花衣裳有什么作用?4.看看谁的花衣裳最漂亮、最有创意?【学生活动】学生作品展示,学生自评、互评。

【设计意图】展评环节的四个要求,为学生和教师在自评、互评、师评时提供了依据。

七、总结师:大家可真厉害,短短的时间,就为这么多的动物设计了漂亮的花衣裳。

动物和我们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它们的形象和花纹不仅装点了我们的生活,更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

(出示图片)可是呢,有些人却为了寻求利益,砍伐森林,污染环境,使小动物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这是大家都不想看到的结局。

所以,我们一定要尽自己的能力,为保护环境,爱护大自然贡献一份力量。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动物生存环境的对比,形成一种视觉冲击,引发学生对保护环境的思考,进行自我情感升华。

八、板书动物的花衣裳作用保护方法改变形状点警告改变颜色线美化想象创新面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学情分析动物是小朋友们的亲密朋友,几乎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喜欢的动物。

让他们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一件花衣裳,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事情,但要让他们运用点、线、面绘出精致的花纹图案和丰富的色彩是需要老师循循善诱、精心辅导的。

三年级孩子造型能力还欠缺,但好奇心很强,表现欲望非常强烈,从他们的兴趣入手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的教学方式应该是直观的,让学生通过欣赏与想象进行创作,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兴趣,感受大自然的美。

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已有的经历和经验,让学生自由地、个性化地表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领的作用,提供学生分析比较的信息以及各种材料,对学生不会的技能予以一定的指导。

通过本课的活动,可以调动儿童的好奇心和观察描绘动物的积极性,提升儿童对动物的爱心。

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效果分析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观察、感受动物斑纹的自然之美,了解并分析不同动物斑纹的造型元素——点、线条、形状、色彩等,学会了表现“花衣裳”的美术语言。

能够利用卡纸、剪刀、画笔等工具和材料,通过剪贴、绘画、刻、刮等手法改变动物的斑纹的形状或色彩,创新表现动物的“花衣裳”。

巧妙地给动物穿上了“花衣裳”,并通过对比发现了动物“花衣裳”的美。

在学习中树立爱护、保护动物的意识,在学会美化生活的基础上更加热爱生活。

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教材分析《动物的花衣裳》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三年级下册第11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一课时完成。

初步认识线条、形状、色彩与肌理等造型元素,学习使用各种工具,体验不同媒材的效果,通过观察、绘画、制作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激发丰富的想象,唤起创造的欲望。

动物是小朋友们的亲密朋友,几乎每个小朋友都有自身喜欢的动物。

让他们为自身喜欢的动物设计一件花衣裳,是小朋友们非常感兴趣的事情。

让学生观察、感受动物斑纹的自然之美,了解并分析不同动物斑纹的造型元素——点、线条、形状、色彩、肌理等,学会表现“花衣裳”的美术语言。

利用卡纸、剪刀、画笔等工具和材料,通过剪贴、绘画、刻、刮等手法改变动物的形状的色彩,创新表现动物“花衣裳”。

在学习中树立爱护、保护动物的意识,在学会美化生活的基础上更加热爱生活。

重点在发挥创意想象,尝试改变动物斑纹的形状(点、线、面)或改变动物斑纹的色彩,用剪贴、绘画、刻、刮等方法表现动物的新斑点。

难点在学生是否能巧妙的给动物穿上“花衣裳”,并通过对比发现动物“花衣裳”的美。

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评测练习创作要求:根据动物斑纹不同的作用,运用改变形状、颜色或创新的方法,为自己喜欢的动物设计一款漂亮的花衣裳。

注意事项:1、合理组织点线面。

2、色彩搭配要和谐。

3、保持桌面的整洁。

评价标准:1.你为哪个小动物设计的花衣裳?2.说说你用了什么方法?3.这件花衣裳有什么作用?4.看看谁的花衣裳最漂亮、最有创意?第11课《动物的花衣裳》课后反思本课通过小游戏的环节“找一找猜一猜”,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

通过猜一猜的环节,了解动物斑纹不同的作用。

我要做的是特别地保护和亲和性启发学生,而不是去教什么。

通过动物寻求帮助的环节“帮一帮”,引发学生创作热情,引出课题。

我提前把学生分成了四个小组,每组有重点的发放一张组合的彩色图片,都是学生喜欢的动物形象,每组探究一个单元:1、“点”2、“线”3、“面”4、“点线面”结合。

通过观察和探究,小组代表阐述组内讨论的想法,讨论重点围绕动物斑纹的形状和色彩的特点,老师进行总结,环节紧凑有序。

造型的基本元素是点线面,也是基本的美术知识,有人要问:美术知识、技能要不要给孩子们?回答是:要给,但给的过程、给的方式、方法都要转化为儿童可以接受的心灵对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