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镁合金外壳及移动终端。
本技术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其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显色浆料,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25~40份、丁酮5~15份、乙烯基树脂32~48份、纳米二氧化硅12~24份、金属颜料5~18份和色浆5~15份。
本技术可以提升镁合金外壳表面金属质感,安全、环保、无污染,克服了对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类材料的限制,在较低的成本下能实现高量的生产,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批量化生产。
权利要求书1.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其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显色浆料,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25~40份、丁酮5~15份、乙烯基树脂32~48份、纳米二氧化硅12~24份、金属颜料5~18份和色浆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28~38份、丁酮6~12份、乙烯基树脂35~45份、纳米二氧化硅15~20份、金属颜料8~15份和色浆6~12份;优选地,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30~35份、丁酮8~10份、乙烯基树脂38~42份、纳米二氧化硅18份、金属颜料10份和色浆8~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颜料包括金粉、银粉、珠光粉、银浆、铝粉和金葱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金属颜料包括珠光粉和银浆;优选地,所述珠光粉和银浆的重量比为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还包括质感浆料;优选地,上色过程中,先涂装显色浆料,再涂装质感浆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0%~30%、丙二醇甲醚醋酸脂50%~70%和纳米二氧化硅10%~20%;优选地,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2%~28%、丙二醇甲醚醋酸脂54%~68%和纳米二氧化硅10%~18%;优选地,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4%~28%、丙二醇甲醚醋酸脂56%~64%和纳米二氧化硅12%~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喷涂、辊涂或淋涂的方式对经过表面清洁后的镁合金外壳进行上色,优选采用喷涂的方式;优选地,喷涂的单层涂膜厚度为6~15μm,优选为8~14μm,进一步优选为10~12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清洁的步骤包括:对镁合金外壳进行脱脂处理、超声波水洗、清水润洗、封口剂浸泡和干燥;优选地,超声波水洗的温度为20~60℃;和/或,超声波水洗的时间为1~5min,优选为2~4min;优选地,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20%~40%、钼酸铵5%~15%和水50%~70%;优选地,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27%~35%、钼酸铵8%~12%和水53%~65%;优选地,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30%、钼酸铵10%和水60%;优选地,封口剂浸泡的温度为20~60℃;和/或,封口剂浸泡的时间为2~10min,优选为3~8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为烘烤链结,所述烘烤链结优选采用红外线烘烤的方式;优选地,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20~30min,温度为170~190℃;优选地,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24~26min,温度为175~185℃。
9.一种镁合金外壳,其特征在于,经过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处理后制得。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镁合金外壳;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携带式电子装置;优选地,所述携带式电子装置包括笔记本电脑。
技术说明书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镁合金外壳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本技术属于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镁合金外壳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镁合金具有强度和刚度好,电磁屏蔽性能好,无磁性;吸震性好;无毒、可回收;极好的切削加工性能,尺寸收缩小,优良的低温性能和导热率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
且镁合金制品容易回收,环保性好,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镁合金的用途也在逐渐普遍化,如手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音响等电子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
但由于镁是化学元素中特性比较活泼的金属,因而在潮湿、高温等恶劣的环境下,常易导致耐蚀性和耐磨性等特性的不佳,进而导致该电子产品外壳破坏的缺陷发生。
通常为了提升产品的价值和美观等需要,在镁合金表面进行喷漆工艺,起到色彩的视觉效果,同时增加耐蚀性等。
其中,喷漆是人造漆的一种,用硝酸纤维素、树脂、颜料、溶剂等制成。
通常用喷枪均匀地喷涂在物体表面,然后将涂料干燥固化,形成一个硬涂膜。
然而,该物质有毒性,对身体有一定影响,不同品牌的喷漆由于成分含量不同毒性也不同;在使用时应该特别注意安全,避免吸入和皮肤接触。
如果在无防护情况下喷漆,作业场所空气中苯浓度相当高,对喷漆工人危害极大。
长期接触苯会引起慢性中毒,造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降低,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等疾病产生。
另外,油漆对人体的危害,不仅可以通过肺部吸入而发生,还可以通过皮肤吸收;人体皮肤直接与油漆接触,能溶去皮肤中的脂肪,造成皮肤干裂,发炎的同时还进入人体。
因此喷漆时必须备好防护配置,同时限制工作时间(最好不要超过30分钟),而且工作地点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否则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重则会患上白血病。
因此,现有的镁合金表面处理工艺存在处理后的产品所呈现的表面质感单一或缺乏质感,产品材质受到限制,存在安全隐患且对环境、设备要求较高,对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体伤害较大等缺陷。
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提升镁合金外壳表面金属质感,安全、环保、无污染,克服了现有工艺对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类材料种类的限制,在较低的成本下能实现高量的生产,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批量化生产。
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合金外壳,金属质感强烈,表面美观,性能优异。
本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的外壳采用本技术的镁合金外壳,因而至少具有与上述镁合金外壳相同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包括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其中,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包括显色浆料,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25~40份、丁酮5~15份、乙烯基树脂32~48份、纳米二氧化硅12~24份、金属颜料5~18份和色浆5~15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28~38份、丁酮6~12份、乙烯基树脂35~45份、纳米二氧化硅15~20份、金属颜料8~15份和色浆6~12份;优选地,所述显色浆料按重量份数包括以下组分:乙二醇丁醚30~35份、丁酮8~10份、乙烯基树脂38~42份、纳米二氧化硅18份、金属颜料10份和色浆8~10份。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金属颜料包括金粉、银粉、珠光粉、银浆、铝粉和金葱粉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所述金属颜料包括珠光粉和银浆;优选地,所述珠光粉和银浆的重量比为1:1。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上色过程中所采用的原料还包括质感浆料;优选地,上色过程中,先涂装显色浆料,再涂装质感浆料。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0%~30%、丙二醇甲醚醋酸脂50%~70%和纳米二氧化硅10%~20%;优选地,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2%~28%、丙二醇甲醚醋酸脂54%~68%和纳米二氧化硅10%~18%;优选地,所述质感浆料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异丙醇24%~28%、丙二醇甲醚醋酸脂56%~64%和纳米二氧化硅12%~16%。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采用喷涂、辊涂或淋涂的方式对经过表面清洁后的镁合金外壳进行上色,优选采用喷涂的方式;优选地,喷涂的单层涂膜厚度为6~15μm,优选为8~14μm,进一步优选为10~12μm。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表面清洁的步骤包括:对镁合金外壳进行脱脂处理、超声波水洗、清水润洗、封口剂浸泡和干燥;优选地,超声波水洗的温度为20~60℃;和/或,超声波水洗的时间为1~5min,优选为2~4min;优选地,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20%~40%、钼酸铵5%~15%和水50%~70%;优选地,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27%~35%、钼酸铵8%~12%和水53%~65%;优选地,封口剂按重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锆氟化钾30%、钼酸铵10%和水60%;优选地,封口剂浸泡的温度为20~60℃;和/或,封口剂浸泡的时间为2~10min,优选为3~8min。
作为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燥为烘烤链结,所述烘烤链结优选采用红外线烘烤的方式;优选地,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20~30min,温度为170~190℃;优选地,红外线烘烤的时间为24~26min,温度为175~185℃。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镁合金外壳,经过上述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处理后制得。
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镁合金外壳;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携带式电子装置;优选地,所述携带式电子装置包括笔记本电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镁合金外壳表面处理方法,通过表面清洁、上色和干燥的方式即可完成对镁合金外壳的表面处理,简化了表面处理工艺,节省了生产时间和成本,工艺流程简单、操作简便、易于实施,处理原料来源广、经济易得、为无毒、环保型原料,也缓解了现有的工艺对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会产生一定危害的问题;本技术对环境、场地、设备等无特殊限制,投资成本低,实用性和适应性强,是一种环保、节能、高效、低成本和处理效果佳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在较低的成本下实现高量的生产,能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业批量化生产,易于推广应用。
2、本技术在上色过程中采用了包含乙二醇丁醚、丁酮、乙烯基树脂、纳米二氧化硅、金属颜料和色浆作为显色浆料,为环保性浆料,无毒无污染,可降低制造成本和改善作业环境,避免了喷漆在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机挥发性有毒气体,会对人体健康及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危害;通过上述原料的协同配合作用,可以增强产品的质感,产品的外观更漂亮,且对镁合金外壳表面质感无限制,可以实现现有类似表面处理所能呈现的各种表面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