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试论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表明,通货膨胀是与市场经济共生的一种现象。

其基本内涵是货币价值不同程度的下跌、货币购买力不同程度的下降。

但是财务会计的编制和计量的基本前提是货币价值的稳定性或者基本稳定。

因此,在通货膨胀下就会动摇会计计量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基础,影响企业所有者对财务状况和真实经营成果的认知。

从而影响企业管理者做出正确的财务和管理决策。

本文主要就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通货膨胀对会计计量的不良影响.真实反映企业在通货膨胀情况下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进行讨论,以及有助于对该问题的研究和认识.。

一、我国研究现状
(一)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
余艳琴(1995)认为:通货膨胀问题是困扰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稳定与发展的共同问题之一。

我国通货膨胀除了以抑制、隐蔽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外,还有其特殊性。

就是无明显周期性,是从隐蔽性转化为公开性。

王自力(2008)认为:从我国通货膨胀的形成逻辑来看,尽管我国目前爬行式通货膨胀仍将可能持续一两年的时间,但最多形成较严重的通货膨胀,发展成加速的通货膨胀的可能性很小。

由于我国的货币扩张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外资流入引起的,因此如果人民币汇率升值进一步加快,将能有效减轻基础货币被动投入压力,缓解流动性过剩格局,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通货膨胀。

易宪容(2007)认为:中国式的通货膨胀同样是一种货币现象,它先由两大资产价格上涨(楼市与股市),然后传导到食品价格上涨并引致全面通货膨胀。

最后价格上涨才传到整个经济薄弱的环节农产品及食品的价格上。

因为,农业不仅与通货膨胀的权力源最远,而且在整个社会经济利益格局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部门。

正如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罗斯巴德所说的,一旦这些最弱势部门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也就标志着全面的通货膨胀开始形成。

(二)通货膨产生的原因
徐瑞娥(2009)认为:我国新一轮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第一种观点认为,我国产生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结构失衡,是经济结构矛盾引发的经济总量矛盾。

首先,资本收益和劳动力薪酬的要素价格不合理,不仅导致了居民收入率水平较低,也造成了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其次,居民收入率较低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造成了我国消费率偏低、投资率偏高与国内资金过剩和产能过剩的矛盾。

再次,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产能过剩,导致我国必须通过扩大出口缓解国内产能过剩矛盾,既增大了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又扩大了我国对外贸易顺差。

最后,
我国对外贸易依存度过高和贸易顺差过大,增大了国际价格对我国的影响,产生了国内价格与国际价格对接性的通货膨胀,使国际能源和原材料价格上涨,推动了我国上游产业向下游产业不断传递的成本推动型的价格上涨现象。

(三)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及对策
张海军、贾绪林指出:任何理论的建立都建立在一定假设的基础之上,社会变化的复杂多样化往往会使假设的情形不再存在,从而出现理论失灵的现象。

进而缔造和诞生另一种理论。

”通货膨胀冲击了财务会计领域中的“历史成本原则”。

朱项平认为:在通货膨胀条件下,货币性资产的名义价值不变,但其实际价值会因购买力下降而受到损失。

企业应尽量减少其拥有的货币性资产,而增加持有的货币性负债;或者说加紧催收应收帐款,争取获得较长时期的商业信用,这对企业有利。

夏源伯;认为:.通货膨胀动摇了“货币计量——币值稳定”的会计基本假设《企业会计准则》要求企业以稳定的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尺度来衡量会计主体的一切经济业务。

通货膨胀冲击了“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的有效性。

通货膨胀使越来越多的人对“历史成本原则”提出了质疑。

郭玲玲认为:实行现行成本会计对待通货膨胀是世界各国都较为赞赏的一种选择。

现行成本会计是对传统会计模式的重大改革,它放弃了历史成本原则,从数据处理至编制财务报表均以现行成本为基础,对必须补偿的重置的己耗、己售资产的成本均按现行重置成本计量,对现有资产也按现行重置成本重估,并根据“实物资本保全”观念进行成本补偿和收益的确定。

在《对通货膨胀会计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笔者认为:我国的企业会计工作主要是依据《企业会计制度》进行的。

《制度》以历史成本为基础,对资产、负债、权益、成本、费用和收入等会计要素规定了相应的核算要求。

但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货币购买力下降,原先的币值不变假设和历史成本原则存在依据发生了动摇,收入实现原则,配比原则、客观性原则与稳健性原则的涵议也发生改变
二、国外研究现状
耶鲁大学校长Richard C. Levin:“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率大概是百分之七或七点多,而西方国家只有百分之三,中国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结构性的,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对大宗商品的依赖程度更高
Edouard Bouee认为,从欧美到越南,很多国家都踏进了高通货膨胀时代,中国经济也不可能独自待在门外面,中国的通货膨胀原因就在于大宗商品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更大。

美国耶鲁大学校长Richard Levin把导致中国出现通货膨胀的原因归结成三点:对大宗商品需求剧增、美元贬值、国际游资投机炒做。

总结:对于如何应对通货膨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普遍学者的方法是:1重编
财务报表。

2.可以消除物价变动影响的会计核算方法。

3.在报表或报表附注中揭示通货膨胀带来的影响。

4.用贴现的方法进行投资决策。

5.将责任会计中的目标指标指数化,或用实物量指标代替价值量指标
还有一个更简单、更快捷而且不会浪费更多成本投入的方法。

就是在会计报表中对通货膨胀的现象予以标注,尤其要列出当前的货币币值与以前货币币值稳定情况下的比率,这样只需要简单的换算就可以知晓企业运转的真实结果。

避免了财务报表数据的不实性,有利于企业的决策者更好的掌握企业运转的结果和经营的实际绩效。

参考文献:
[1]王自立《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的成因及其治理》,《商业时代》,中信出版社,2010年第10期
[2]朱项平《试论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及对策》[J] ,黑龙江财专学报,1995年3月
[3]. 陈彦斌《中国的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经验研究》[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2)
[4]李云宏《通货膨胀会计与传统会计的分析比较》,《会计之友》,2004年第9期
[5]郭琦《通货膨胀会计模式的研究》,财务与会计导刊,2001年第4期
[6]蔡剑光《试论我国通货膨胀会计》,中国西部科技,2005年第21期
[7]夏源伯《通货膨胀对会计影响及对策》,《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年第2期
[8]任晓仲《通货膨胀对会计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经济生活文摘,2011年第20期
[9]郭玲玲《我国推行通货膨胀会计的模式选择研究》,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 余艳琴《我国通货膨胀的现状、原因及影响》,金融经济,2011年第16期
[11] Ben Craig, Guillaume Rocheteau. Inflation and Welfare:A Search Approach[J]. Journal of Money, Credit and Banking, 2008, 40(1).
[12] Christopher W.Nobes,Comparative Interational Accounting,Prentice Hall,2007.
[13]Apostolos Serletis,Jagat Jit Virk. Monetary Aggregation,Inflation,and Welfare[J]. Applied Financial Economics,2006,(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