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
2、就业关系
3、劳动团体关系
4、社会保险关系
5、劳动法制监督关系
6、劳动争议处理关系
任务2 劳动法的基本特征
一、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形式平等实质上不平等”的社会 关系----调整对象的特定性、
二、劳动法的调整本位是“劳工利益本位” –保护法
律利益的倾斜性、
三、劳动法的调整原则是“权利义务法定与约 定相 结合”原则
请问:与保姆形成的法律关系是否受《劳动法》的调整 ?我可以要求张家为我支付医疗费吗?
解答:
第一,保姆与被服务家庭之间建立的关系不 属于《劳动法》的调整范围。我国劳动部 《关于贯彻〈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4条中明确规定:“公务员和比照公务员 制度的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 以及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 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和家庭 保姆等不适用劳动法。”家庭保姆与雇主 之间不存在劳动法律关系,而属于雇佣关 系,由民法来调整。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
指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劳动法律事实:指依照劳动法律规范的规定
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 的客观情况。
行为 事件
劳动关系案例
与保姆形成的法律关系是否受《劳动法》的调整?
[咨询热线内容] 我姓邓,出生在偏僻的农村,自小 就向往着外面那个异彩纷呈的大世界。因此,某家政 公司到我们镇上招保姆时,我立即去报了名,很快就 被介绍到城里一个张姓人家当保姆。我的工作主要是 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等。转眼三个月过去了,天 气转凉,冬天来临,我不太适应这里的天气,得了重 感冒,需要住院,可我又不舍得花自己那点可怜的积 蓄,多次找到张家要求支付医疗费,但他们拒绝支付 ,并说我们的关系不受劳动合同法的调整。
解答:
第二,不能要求张家承担医疗费用。雇佣关系是民 法调整的范畴,只有当平等主体一方因过错给另 一方造成损害的,侵害方才承担赔偿受害方的民 事责任。案中雇主与保姆生病不存在因果关系, 当然也没有义务支付医疗费。
第三,也不能要求家政公司承担医疗费用。因为家 政公司只是充当介绍人的角色,实质上您和家政 公司之间只是一种松散的劳务介绍关系,因此家 政公司不能作为完整意义上的用人单位,也无需 支付医疗费。
2013年劳动保障协理员-三级
劳动保障协理员培训内容 ——劳动保障法律法规
第1节 劳动法概述 第2节 就业促进法 第3节 劳动合同法 第4节 社会保险法 第5节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第6节 劳动争议处理法
2
三、劳动关系的附随关系的特征
——指从属于劳动关系的一些社会关系。
(一)劳动关系的附随关系的特征:
一是劳动行为
二是劳动条件
(一)主体
——指依照劳动法律规范参加劳动法律关系,并依 法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当事人。即一 方是劳动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
劳动者 1、年龄条件:年满16周岁 2、劳动能力条件:
要符合法定的体力标准或健康标准;要符合智力标准或技能标准。
用人单位 1、依法成立并获得民事主体资格 2、能够提供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条件
具有牵连性、具有服务性、具有从属性
(二)劳动关系的附随关系的内容
为了全面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我国诸多劳动法律、规章及相关 解释,又提出了许多特殊的保护劳动者的权益。这些权益既有《合 同法》所规定的基本权利,也有依据我国法律诚实信用原则产生的
“附随权利”,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称为劳动者的“后合同权利”。
1、劳动行政关系
任务5 劳动法律关系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三、劳动法律关系的运行
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概念
——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依据劳动法律规范所形成的 受国家强制力保护的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一)主体
(二)内容
(三)客体
——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 的对象。
劳动关系、劳务关系、雇用关系有何区别?
主体不同
劳动关系
一方是符合劳动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自然人; 另一方面是符合劳动法所规定条件的用人单位
不限于自然人的与用人单位之间,还可以是单 劳务关系 位之间、自然人之间,并且可能是两个主体以
上
关系的稳 定性不同
四、劳动法的调整机制是“法定限制约定,团 体约 定限制个体约定”的立法调整机制
五、劳动法是不同于公法和私法的独立法律部门---
公法与私法的融合性
六、劳动法调整内容的综合性。
任务3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一、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特征: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1、理念性2、根本性3、统领性4、指导性5、补漏 性6、普遍性7、稳定性
案例分析:
某甲长期为一商店运货赚劳务费,某天没空让乙 代运,每天支付报酬80元,不料乙第二次运送过 程中不幸身亡,车辆查无下落,乙家属要求甲与 商店共同赔偿,并要求按工伤处理向劳动仲裁委 员会仲裁。请问:
上述案例中分别涉及哪些法律关系?
劳动关系、劳务关系、雇用关系有何区别?
乙家属的要求能否得到实现?为什么?
二、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1、倾斜保护劳动者原则 2、协调劳动关系原则
任务4 劳动法的基本体系
一、劳动法的体系 二、劳动法的法律渊源 三、我国劳动立法存在的问题
一、劳动法的体系
劳动法的体系
——是指一个国家的全部劳动法律规范按照 一定的标准分类组合所形成的具有一定纵 向结构和横向结构的体系。
横向:劳动法的法律渊源问题 纵向: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工资法等
(二)内容
——指劳动法律关系双方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劳动者的权利:择业权。、劳动报酬权、休 息权
、劳动安全卫生权等;
劳动者的义务:劳动义务、服从义务、保密义
务、增益义务、损害赔偿义务等
用人单位的权利:招工权、辞退权、分配权、
用人权、奖惩权等;
用人单位的义务:给付义务、保护义务、提供
劳动条件的义务、费用偿还义务、给假义务
二、劳动法的法律渊源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部门规章 5、地方性法规 6、地方政府规章 7、法律解释 8、国际劳动法
三、我国劳动立法存在的问题
1、劳动立法严重滞后 2、劳动立法价位偏低 3、劳动立法内容不完善 4、劳动立法的不少制度设计存在问题 5、劳动立法不统一 6、劳动立法的实施保障机制比较柔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