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课件
轻松的幽默
哈克的爸爸。“他在镇上已经喝醉过了, 在臭沟里躺了一夜,他那副样子真得算是 奇观。他全身都是稀泥,人家真会拿他当 成亚当。”(P33) 汤姆带领哈克和吉木成功逃脱,“我们都 高兴得不知如何是好,可是顶高兴的还是 汤姆,因为他腿肚子上挨了一枪。” (P345)
犀利的讽刺
哈克看书,给吉木讲国王的事情。 “挣多少钱?”我说,“嗐,他们一个月 想拿一千块钱,就拿一千块钱;他们想要 多少就有多少,什么东西都是他们 的。”“那还不快活死了?可是,哈克,他 们都干些什么呢?”“他们什么都不干!哼,你 怎么说这样的傻话。他们只是这儿坐坐, 那儿坐坐。”“不会吧——真的吗?”(P94)
·
二、幽默风格
马克·吐温的幽默,“他的幽默流动在全书 的字里行间,不断地涌现和更新,给人丰 富的感受,如同血液的循环流动,既不炫 耀也不喧嚣。” 幽默,是马克·吐温创作的灵魂,是他最显 著的艺术特色和最杰出的艺术才能。在他 看来,“谁能讲笑话谁就能得到尊重”。
三、《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1884)
• 小说广泛反映了19世纪中叶美国中西部的社会图 景,揭露讽刺了美国“文明”社会的丑恶现实; • 小说的中心主题是反对种 族歧视、谴责蓄奴制度。 ”我相信他惦 记着家里人也 是跟白人一 样……这有点 奇怪。“—哈克 《哈克贝利·费恩 历险记》插图 所有的街道和胡同 都满地是泥;除了泥 就什么也没有了…有 些地方差不多有一尺 来深,随便哪儿也有 两三寸。那些猪转来 转去,哼呀哼呀地直 叫”。一些无所事事 的二流子,专干些无 聊的事儿取乐。
3、晚期(90年代中期以后)
• 这个阶段,马克·吐温创作小说、游记、杂文和政论等 作品;小说使用愤怒、痛苦、悲凉的讽刺。 • 这个阶段马克·吐温的重要作品有: 马 • 《贞德传》 克 * 作者唯一的非讽刺性作品。 吐 • 《百万英镑》: 温 * 入木三分地揭示金钱万能。 •《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 作者揭露、讽刺性最强的作品之一; * 通过一个“外乡人”“败坏”了赫德莱堡镇 “诚实廉 洁”的名声的故事揭露美国社会的拜金主义与 虚伪; · * 构思巧妙,有出色的心理描写与讽刺艺术。
哈克天真无邪,教养不够,正直坦诚,经验不足,凭直觉 办事,好冲动、爱冒险,喜欢各种新奇的事物,对前景充 满好奇心,四处流动,忙忙碌碌,总想到别处去碰碰运气。 哈克是连接传统流浪汉和20世纪现代流浪汉的中介。他和 传统流浪汉一样出身下层,文化教养不够,但不为金钱流 浪,他像现代流浪汉一样,追求精神,追求自由,所以他 是连接传统与现代流浪汉的桥梁。 哈克与汤姆探听吉木的消息,见到“浑身上下都涂着沥青, 粘着鸡毛,连一点儿人样子都没有了”的“皇帝”和“公 爵”,他们被抓到了,处以私刑。尽管两人作恶多端,哈 克还是同情。“嗐,眼看着这种情形,我心里很不舒服;我 为这两个可怜的骗子非常难过,好象再也不能硬起心肠来 对付他们了。眼前这件事情,实在叫人害怕。人对人居然 能残忍到这种地步,真没想到。”(P288)
马克·吐温 马克 吐温
马克·吐温(Mark Twain l835~ 1910) 美国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语 言巨匠和幽默大师,“美国文学之 父”、“美国文学中的林肯”。 他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 人,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大师。他 经历了美国从“自由”资本主义到 帝国主义的发展过程,其思想和创 作也表现为从轻快调笑到辛辣讽刺 再到悲观厌世的发展阶段。
•《汤姆·索亚历险记》 * 描写儿童的心理与行为妙趣横生;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见本节第二部分) •《密西西比河上》 * 自传性长篇小说。
密西西比河风光,马克·吐温许多 小说中的故事以这条大河为背景
•《王子与贫儿》 * 哲理性童话幻想小说,有借古喻今的 意义。 •《傻瓜威尔逊》 * 通过女奴罗克森娜将自 己有1/32黑人血统的儿 子与主人的儿子“掉包” 后发生的故事表述反种 族歧视的主题。 马 克 吐 温 吐温
马克·吐温开创了美国小说口语化的先河。 直接受口语化影响的作家有:舍伍德·安德 森、海明威、福克纳等。美国诗人T•S•艾略 特、庞德、E•E•卡明斯等人的诗歌所表现 出的口语化特点,也同马克·吐温的文风有 密切关系。 T•S•艾略特说他在英美开创了新文风,是 “英语的新发现”。肖伯纳认为他是英语的 语言大师。 福克纳也说:“我认为,马克·吐温是第一 个真正的美国作家。我们大家都是他的继承 人。我们都是他的胄裔。” 至今,在美国,用方言土语叙述故事已成为 一个主要的文学传统。
(四)艺术特色
1、现实主义的客观描写与浪漫主义的主观抒情完美 结合 ; 2、具有原型意象的象征意蕴; 3、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出色描写儿童的心理行为; 4、轻松的幽默与犀利的讽刺熔于一炉; 5、使用经过提炼的南方方言俚语——自然流畅、丰富 生动、简洁轻松的“美国英语”。 “全部美国文学起源于一本叫《哈克贝利·费恩历 险记》的书……这是我们所有的书中最好的一本。” ——海明威
(二)中期(70年代初至90年代初)
• 这个阶段是马克·吐温创作的繁荣时期、黄金时代,他 主要创作长篇小说,讽刺风格尖锐、辛辣; • 这个阶段是马克·吐温的重要作品有: • 《镀金时代》(与华纳合著) * 通过塞勒斯上校和参议员狄尔 华绥的故事讽刺社会上投机冒险 的风气和政治腐败的情况; 马 克 吐 温 · ·
一、生平与创作
汉 尼 拔
(一)童年与少年时代
温 汉 拔 尼 故 马 居 克 吐 · 险 《 记 汤 》 姆 中 索 的 耶 篱 历 笆 ·
儿时玩耍的地方 马克·吐温少年照
(二)创作生涯 1、早期( 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
• 这个阶段,马克·吐温写短篇小说,将严肃的社会课 题融于西部乡土文学轻松的幽默中; 马 • 这个阶段马克·吐温的重要作品有: 克 • 《卡拉维拉斯县有名的跳蛙》 • 《傻子国外旅行记》 • 《竞选州长》: * 作者早期的代表作; * 以讽刺美国的“民主选举”与“言论自由”为 内容; * 情节构思巧妙,使用极度夸张的手法和诙谐、 马克·吐温 幽默、犀利的语言。 ·
“全部现在美国文学都起源于马克·吐温的一 本叫《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的书……这是 我们所有的书里最好的一本。所有的美国 作品都从它而来,在它之前什么也没有, 自它以来也没有像它那样的作品出现。” ——海明威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一)情节
• 白人男孩哈克贝利·费恩与黑奴吉姆 乘木筏沿密西西比河漂流而下、 寻找自由的故事; 恩 《 历 哈 险 克 记 贝 》 利 插 费 图 ·
(二)人物形象
• 哈克:天真活泼、倔强聪明、朴素善良、胸襟坦荡, 富有冒险精神,性格的核心是对“文明”的叛逆、对 自 这事儿真叫人左右为难。 由生活的追求: * 忍受不了小镇市民家庭、学 我把那张信拾起来,拿 在手里。我浑身哆嗦起 校、教堂陈腐刻板的生活, 来了,因为我得打定主意, 进行反抗,追求自由的理想 在两条路当中选定一条, 永远不能翻悔,这我看得 生活; 很清楚。我琢磨了一会儿, 好像连气都不敢出似的, * 克服了种族歧视与蓄奴制 随后才对自己说:“好吧, 观念,帮助吉姆争取自由; 那么,下地狱就下地狱吧!” ——接着我就一下子把它 * 历险途中处处表现出与世 俗观念背道而驰的思想性格。 扯掉了。 ——哈克
2、主题思想 、
1、反对蓄奴制度,追求民主自由是小说的 基本主题。小说以南北战争之后的密西西 比河沿岸为背景,通过白人孩子哈克和黑 奴吉姆沿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追求自由 故事,表达了反蓄奴制的思想和对民主、 自由的真诚向往。 2、逃跑是这部小说中另一个主题。在蓄奴 制猖獗的时代,自由并不是和文明社会联 系在一起,而是和逃离文明社会联系在一 起的。
流浪儿典型哈克
哈克是马克·吐温有名的儿童形象。 哈克在密西西比河上流浪,他是一个现代流浪儿,和传 统流浪汉不同的是,他的旅行冒险不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 而是为了追求自由,表现出文明的倾向。他不愿做虚伪的 “文明人”,宁愿下地狱。他帮助黑奴隶吉姆逃跑,反对种 族歧视。他的整个旅行是不断的“逃离”,从家中逃离,从 文明社会逃离,从无法解决的现实问题面前逃离。他是一个 逃离的人。 哈克奉行的行为准则是边行动边决策,凭直觉行动,而 不是凭理智判断,凭一时的冲动,而不是事先拟好计划。离 开法律成规,根据直觉对是非下判断,这是哈克的突出特点, 也是最具特色的美国人性格。
• 吉姆: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优秀品质的黑人,“富 有尊严的正面人物,” 美国文学史上著名的黑人 典型形象: * 具有独立人格,向往自由,富于反抗精神; * 善良、真挚、纯朴,有细腻丰富的情感与自我牺牲精神; 历 险 记 》 插 图 * 有愚昧无知的一面。 《 哈 克 贝 利 费 恩
波莉阿姨
·
(三)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