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21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生活中处处着美的细节,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常用一种美好的眼光去看世界,用一颗的心去感悟生活,即使有所怨、有所忧,也都能化解。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生活一直很美。
A . 培育细致收藏B . 孕育细腻收藏C . 孕育细致搜索D . 培育细腻搜索2. (2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 . 全班同学和团员在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言。
B . 通过这次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C . 上了初三之后,他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 . 有没有健全的体魄,是能够成为接班人的前提。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 (2017九下·耒阳月考) 古诗文默写。
①崔颢登上黄鹤楼所见的美景是:________ , ________。
②《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委婉地表示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③《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的句子是:________ , ________。
④《行路难》激励人们在逆境中应保持乐观、自信心态的诗句________ , ________。
三、字词书写 (共1题;共3分)4.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zhēn bǎo________之一。
(2)一个孩子的chún zhēn________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啊!(3)我mó mó hú hú________地回答。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5. (1分)仿照下面的句式,再写一个关于语文的比喻句。
有人说,语文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微型百科全书;有人说,语文是一个折射人生的多彩世界;有人说,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6. (23分)(2019·广安)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乙】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
”公遂止。
或曰:“土可垒山。
”公善之,欲行。
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公复止。
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
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注】①颠踬:被东西绊倒。
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
③寝:停止。
(1)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
(标两处)。
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
①固不可彻________②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_______③鲁公治国________④公犹夷不能决________(3)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 惧其不已也其真无马邪B . 汝心之固公善之C . 以残年余力以君为长者D . 而山不加增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②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5)【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_______”,移山的目的是“________”。
(6)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
7. (14分) (2017八下·威海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鲁人徙越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①,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
”鲁人曰:“何也?”曰:“履为履之也,而越人跣②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对曰:“夫不用之国,可引而用之,其用益广,奈何穷也?”(选自《韩非子·说林上》)【注释】①缟(gǎo):古代的一种白绢。
②铣(xiǎn):光脚。
(1)解释下列划横线词语。
①鲁人身善织履________ ②或谓之曰________③履为履之也________ ④以子之所长________(2)翻译下面这个句子。
鲁人身善织履,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
(3)请用短文中的原句回答鲁人不可徙越的原因。
六、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4分)8. (19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1)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2)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
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
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
秋天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彩色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
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
(3)那些稚气的举动,其实只是在朦朦胧胧中一种粗浅的感受罢了!稍稍成长,我便流离在连天的烽火里。
可怪的是:我竟没觉得有多少颠沛的痛苦,却暗暗欣喜能趁此饱赏山河的景色。
(4)摄许多美丽的影像于心版上:石头城苍凉的落日,西子湖柔美的夜月,扬子江滚滚的长流……更难忘的是那一次,我徘徊在湘江的岸边,一泓秋水,蓝得像镜子似的明澈;对岸的山峰,红叶已灿烂成一片云霞。
在澄亮的秋光里,孤村隐约,渔歌悠缓。
这岂非神仙境界?于是,便发下了心愿:将来要偕同二三知己,归隐于此。
数亩田、几架书、一卷诗,生活像舒卷自如的云彩……那时候,年轻的梦太年轻,美丽的幻想太美!人们谁没有过年轻呢?谁没有过美丽的梦想呢?但谁又像我这样沉迷在梦幻中而永不清醒呢?说我像那只在屋角上缀网的蜘蛛,不如说那只缀网的蜘蛛像我!把生命局促在一个小角落里,而后千丝万缕织成一个孤寂的世界。
就这样,我独坐在文学天地中,微笑着面对这七彩的人生。
任关注我的人叹息,任懂得我的人沉默,任嫉妒我的人讥讽。
(5)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我就是我,在人海中打滚了三十多年,依然那么天真或者说依然那么痴傻啊!在需要勒紧腰带的日子里,仍不相信金钱的权力;在儿女成行的年纪,还要去崇拜诗,去迷信美;让许多繁华的机运从指缝间漏过而毫不动容,却常常对于掠过心灵的感受费尽心神去捕捉。
有人说:“入世深些,年龄大些,思想就会成熟。
”这句话的真实性使我怀疑,为什么历尽沧桑,我的心灵仍像孩童一样拙稚呢?(6)少年时那种登高山、穷幽谷的劲儿,到现在还是兴趣不减。
而且,只要有一片静美的土地,我也能欣赏老半天。
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缕明丽的阳光,一刻恬然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香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
少年时,我喜欢攀登历史的雕像,去倾听巨人心灵的跃动。
现在,我觉得一声寒夜的叫卖,一句村野的俚语,都给我不少的认识。
生活于尘俗里,我常发现许多事物每一天都有新的意义,有时在绝对的静寂中,往往有和谐的天籁洋洋盈耳。
说是现实也好幻想也好,我总觉得这缤纷的世界,永远在启示我,充实我,美化我。
(7)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
如果说美是真理,美是永恒,但真理像一种金色的蜥蜴,有时会改变颜色,而永恒是玄妙的,有时和刹那没有分别,这些都是我无法了解的问题。
不过,我愿我的生命,如同那蓝天中的一缕云,尽管是那么淡淡的、淡淡的一抹,于我,已经足够。
(1)本文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散文,全文以“________”为触发点,写出了自己________ 、中年时期和________ 三个人生阶段对美的体验与感悟。
(2)第(4)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简析其作用。
(3)第(5)段中,“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中的“这”指的是:________(4)揣摩下列语句,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品味其思想感情或作用。
A.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颤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
(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B.每天走过的小径,常年招展的椰影,一缕明丽的阳光,一刻恬然的宁静,一朵飞花,一叶新绿……这些都散发着沁人的香味,在平淡中自有醇厚的情趣在。
(你认为划线的数量词用在这里有什么好处?)(5)文章的结尾写到:“可是,美是什么?年轻时我说不出来,现在更不会说。
”作者虽然没有说“美”是什么,但文中隐含了他对“美”的认识。
请根据本文内容,谈谈你对美的认识。
9. (20分)阅读《阿长与<山海经>》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①大概是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我高兴地说道: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阿长问《山海经》时,表现了她对“我”的关心,而“我”却认为“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2)品味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说说它们表现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3)“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中的“这”指代的是(4)文段最后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10. (5分) (2019九上·金牛模拟) 在“还道村受三卷天书宋公明遇九天玄女”这一回中,宋江,公孙胜,李逵都显示出了为人子的一片孝心,但三人尽孝时的动机又各有不同,请你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