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涉.猎(shè) 挚.友 扑朔.迷离(suò) 锋芒必.露 B. 骨.碌(ɡū) 浓密. 目不窥.园(kuī) 大廷.广众 C. 粗拙.(zhuó) 萦.带 慷慨.淋漓(kǎi ) 鞠躬.尽瘁 D. 书斋.(zhāi ) 肿.胀 妇孺.皆知(rú) 如释.重负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生命的历程中,人们往往丢掉当时觉得不重要的东西,抛掷时毫不 ;等到时光逐渐流去,失去的东西在流光中却不停地 ,在回忆里逐步被放大。

时光虽缓,但渐渐也远逝了,等有一天终于 ,光阴却已永不回头。

A. 怜惜 闪耀 醒悟B. 惋惜 闪烁 醒悟C. 怜惜 闪烁 悔恨D. 惋惜 闪耀 悔恨3.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也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B. 核心技术攻关,要打开大门,吸纳全球智慧,在与世界的开放融通中实现创新。

C. 近年来,公安部推出一系列涉及面广、影响力较大的出入境政策,吸引了很多海外优秀人才来华。

D. 要形成健康绿色的网络传播生态,除了依靠法治手段,还要重视网络伦理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传播。

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 你在人生中遭遇拒绝和障碍时,想想以下这种可能:不逃跑,并多问一句为什么。

B. 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共产党人读书作文,更要把目光投向干事创业、治国理政的大境界。

C. 要写出好诗,就不得不在这两方面注意:一方面要做诗人人格的涵养,一方面要做诗的艺术训练,写出自然优美的音节,协和适当的词句。

D. 近来,共享经济的概念大热,单车、汽车、充电宝等都打着共享的旗号在运营。

共享设施该如何配置?执法部门又该如何管理呢?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诗情,咏不完的“飞花令”魏寅①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未必人人都有诗才,但至少可以存有一份诗心。

②为你写诗,写一辈子。

媒体报道,94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冯端先生,至今已给妻子陈廉方写了60年情诗。

相知相守的温暖、诗歌传情的浪漫,感动了无数网友,也让单身族们艳羡不已。

③光阴流转,日久最见真情。

也许,写一首情诗并不难,但数十年的坚守与执着殊为不易,最终书写出沉甸甸的爱。

也正因此,在妻子眼中,冯老先生就像一块“璞”,尽管貌不惊人,内心却晶莹剔透。

在冯端夫妇爱到“欲罢不能”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个“飞花令”环节,选手须按要求轮流吟咏含关键字的诗句。

对于两位老人而言,他们既质朴又浪漫的诗意人生,不正宛若一场围绕着情字、吟咏不尽的飞花令么?④诗由情而生,情因诗更浓。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吟咏优美诗句,堪称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方式。

真情实感一旦与诗歌结合,便容易激发奇妙的化学反应。

那些饱含真情的诗篇,不仅让天各一方的两颗心灵相互融通,更流传久远,让更多人感到温暖。

如今,无论是风花雪月的元宵佳节还是西方的情人节,当热恋男女已经熟练掌握了互赠鲜花与巧克力的技巧,不知还会否有人送给对方一首真挚动人的情诗?⑤“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轩论剑,清照煮茶。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有的人因醉心于古典诗词而从传统文化中得到了滋养,也有不少人罹患了某种“春节综合征”。

平时因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深度沟通,无形中累积了不满和怨气,假期里相处时间相对长了,反而容易因琐事而脾气暴躁、触发矛盾。

难怪有人直呼,“春节有毒”“感情经不起假日考验”。

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

当你“想静静”的时候,不妨打开一本尘封已久的诗集,挑出几首,念给你的恋人,发给你的好友,寄给你的亲人。

那么,不论五律还是七绝、中文还是西语,相信对方都能从中读出你的真情。

⑥有人说,“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

的确,未必人人都有诗才,但至少可以存有一份诗心。

而真正的诗心,无关年龄,无关金钱,无关地位,它只关乎一点,那就是源自内心的对真善美的热爱。

正如冯端夫妇,在他们的生命体验里,房子、车子、票子等物质享受永远不会居于主流;而从一位妻子的视角出发,丈夫创作的专属情诗远比钻石更美好、更珍贵、更恒久。

⑦“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

”诚哉斯言。

处身于社会生活中的广袤原野,如果每个人都愿捧着一颗真心、葆有一份诗心,在诗意中传递一份真爱,那我们就不难在喧嚣中找到内心的安宁,大大拓展自我的精神疆界。

5. 对本文中心论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A. 诗情,咏不完的“飞花令”。

B. 诗歌传情是浪漫的表达方式。

C. 诗由情而生,情因诗更浓。

D. 人人都可以存有一份诗心。

6. 对文章谈到冯端先生为妻子写了一辈子情诗的事的最重要的目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目的是表明冯端先生与妻子相知相守,感情笃深,令无数人艳羡不已。

B. 目的是表明冯端先生与妻子的感情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日久最见真情。

C. 目的是表明冯端夫妇的诗意人生就像围绕着情字、吟咏不尽的飞花令。

D. 目的是表明冯端夫妇因为内心热爱真善美,而拥有了一份真正的诗心。

7. 通读全文,下列对“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 诗歌能让生活变得浪漫,变得充满诗情画意。

B. 诗歌能让情感更浓郁真挚,让心灵相互融通。

C. 诗歌能让人抵御物欲的诱惑,发自内心地热爱真善美。

D. 诗歌让人找到内心的安宁,大大拓展自我的精神疆界。

三、古诗文阅读。

(共20分)(一)(共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年二十,不好学,游荡无度,或.以为痴。

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① 。

任氏曰:“《孝经》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② 。

’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③ ,无以慰我。

”因叹曰:“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我居不卜④邻,教有所阙⑤ ,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

谧乃感激..,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

居贫,躬.身稼穑,带经⑥而农,遂博综典籍⑦百家之言。

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

著《礼乐》《圣真》之论。

(节选自《晋书·皇甫谧传》)【注】①叔母任氏:指抚养他的任姓叔母。

②三牲之养,犹为不孝:意为即使每天给父母吃牛、羊、猪(三牲)肉,仍称不上是孝子。

③道:正道。

④卜:此指选择。

⑤阙:同“缺”,缺失。

⑥经:此指儒家经典著作。

⑦博综典籍:博览儒家经典著作。

8.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或.以为痴或:有人B. 尝.得瓜果尝:曾经C. 谧乃感激..感激:感谢 D. 躬.身稼穑躬:亲自9. 为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A. 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B. 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C. 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D. 沉静寡/欲始有高尚之志以/著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10. 下列对文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皇甫谧将瓜果送给叔母,叔母还是认为他称不上孝子。

B. 叔母对皇甫谧的要求是多读书,受教育。

C. 皇甫谧到乡下席坦那里拿了很多书,勤奋学习。

D. 从教育结果看,叔母对皇甫谧的教诲可以与“孟母三迁”相媲美。

11. 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二)古诗词默写。

(3分,每空1分)12.(1)________,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2)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

(韩愈《晚春》)(3)________,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三)(共4分)阅读下面的古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夜雪[唐]白居易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13. 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第一句从触觉角度感知衾枕之冷,暗示雪下得很大。

B. 第二句从视觉角度见窗户之明,说明雪下得很大、积得很深。

C. 第三句是结果,第四句是原因,应该将这两句倒过来更好。

D. 诗人运用侧面描写,选取“折竹”这一细节,衬托出“重”字,别有情致。

14. 从诗歌描写的情景中,你可以感知到作者怎样的心境?四、(共5分)阅读下面的名著片段,完成下面小题。

天真冷。

空中浮着些灰沙,风似乎是在上面疾走,星星看不甚真,只有那几个大的,在空中微颤。

地上并没有风,可是四下里发着寒气,车辙上已有几条冻裂的长缝子,土色灰白,和冰一样凉,一样坚硬。

祥子在电影园外立了一会儿,已经觉出冷来,可是不愿再回到茶馆去。

他要静静的独自想一想。

那一老一少似乎把他的最大希望给打破———老者的车是自己的呀!自从他头一天拉车,他就决定买上自己的车,现在还是为这个志愿整天的苦奔;有了自己的车,他以为,就有了一切。

哼,看看那个老头子!15. 下面对文段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这段话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

B. 语段中“最大希望”是指回到茶馆去。

C. 语段开头运用了环境描写,写出了天气的寒冷。

D. 语段衬托了祥子内心的凄凉,暗示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

16. 请用第一人称写出祥子此时此刻的心理活动。

(不少于50字)五、(共17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青虫之爱毕淑敏①我有一位好友,从小怕虫子。

不论什么虫子都怕。

大家不止一次地想办法治她这毛病,那么大的人了,看到一条小小虫子,大呼小叫的,多丢人啊!一次,男生把一条青虫偷偷夹在她的书页里。

她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

②从此再不敢锻炼她。

③许多年过去了,各自都成了家,有了孩子。

一天,她到我家做客,我下厨,她在一旁帮忙。

择青椒的时候,我突然看见一条青虫从一只青椒蒂旁钻出,胖如蚕豆,背上还长着簇簇黑刺,好一条险恶的虫子。

我下意识地将那个青椒扔出老远。

④回头寻她,只见她神态自若地看着我,淡淡地说,一条小虫,何必如此慌张。

我比刚才看到虫子还愕然地说,你居然不怕虫子了?那你又是怎样重塑金身....的呢?我追问。

⑤好友说,听我慢慢道来。

有一天,我抱着刚学讲话的女儿上公园,我们在林荫路上走着,突然她说,妈妈……头上……有……她说着,把一缕东西从我的发上摘下,托在手里,邀功般地给我看。

⑥我定睛一看,魂飞天外,一条五彩斑斓的虫子,在女儿的小手内,显得狰狞万分。

⑦我第一个反应是要像以往一样昏倒,但是我不能倒下去,因为我抱着我的孩子。

我不但不曾昏过去,神志也是从没有过的清醒。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