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基本内容

(完整word版)初中化学基本内容

化学一、上海初中化学基本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一、物质的组成和构成(一)学习要求1.知道分子和原理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和联系,能从原子、分子的角度来认识物质的构成,为进一步从本质上认识物质的变化打下基础。

2.识记元素的概念,分析物质的元素组成,并能判断元素的存在形容。

3.知道地壳中、大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4.学会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5.知道同素异形现象和同素异形体的概念,识记碳元素的一些常见的同素异形体以及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二化学用语(一)学习要求1.熟练书写常见的21种元素的符号和名称:H、He、C、N、O、Na、Mg、Al、Si、P、S、Cl、K、Ca、Mn、Fe、Cu、Zn、Ag、Ba、Hg。

2.识记常见的原子团的符号和名称:铵根、硝酸根、氢氧根、硫酸根、碳酸根。

3.知道化合价的概念,熟记常见的元素和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只要求掌握C和Fe的可变化合价)。

能熟练运用元素的化合价。

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能应用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化学式的正误。

4.能根据物质的化学式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

5.知道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读法;能根据化学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能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质量守恒定律(一)学习要求1.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本质区别,会判断比较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做出判断。

2.学会用化学方程式表述各类反应,理解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作出判断。

3.知道中和反应的概念、中和反应放热,理解中和反应过程中常见指示剂颜色的变化。

能书写若干常见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理解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和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学会从得氧、失氧角度判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和氧化剂、还原剂。

5.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意义。

四、溶液(1)学习要求1.认识自然界中的物质常以某种分散体系的形态存在。

溶液是一种重要的分散体系,在生活、生产和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2.初步理解溶液、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常识性了解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并知道它们跟溶液的区别。

3.初步体验自然界中充满了“物质溶解成溶液,溶液中析出溶质”的现象。

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掌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

知道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4.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理解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并能利用溶解度曲线查出不同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

5.知道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6.知道晶体和结晶的概念,并能记住几种典型的结晶水合物(胆矾、碳酸钠晶体)的俗名和化学式。

能正确描述加热硫酸铜晶体时的现象,正确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知道过滤和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8理解溶液浓度的概念。

(1)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的概念和学会其表示方法。

(2)学会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

(3)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质量百分比浓度)和溶解度的区别和联系。

第二部分常见的化学物质一、物质的分类(一)学习要求1.纯净物和混合物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并能辩证地认识和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2.单质和化合物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组成和分类(化合物的分类是指无机化合物中的分类),并能判断单质和化合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识记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能熟练地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

4.有机物识记有机物的概念以及与无机物的区别。

知道甲烷、酒精、葡萄糖、蔗糖、淀粉属于有机物。

二、常见的单质(一)学习要求1.氧气(1)物理性质知道氧气的主要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2)化学性质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磷、铁等在氧气里的燃烧),正确书写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描述实验现象。

(3)制法理解实验室用双氧水以及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4)催化剂的催化作用知道催化剂的概念,以及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分解、氯酸钾受热分解中的催化作用。

(5)用途知道氧气的通途。

2.氢气(1)物理性质知道氢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理解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跟氧气反应)和还原性(只要求掌握氧化铜跟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以及实验现象)。

理解点燃氢气之前必须检验氢气纯度的原因。

(3)用途知道氢气的用途,并理解用途跟氢气的性质的关系。

3.碳的单质(1)金刚石、石墨、C60和无定形碳了解金刚石、石墨的主要物理性质和用途,以及C60的结构,活性炭的吸附性。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理解碳的化学性质(稳定性、可溶性、还原性),熟练书写碳跟氧气、二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金属的化学性质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

能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可能性,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知道铁锈的主要成分以及Fe2O3跟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5.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知道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和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三、氧化物(一)学习要求1.水(1)组成理解电解水的实验现象、产物与水的组成,正确书写点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物理性质知道水的物理性质。

(3)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知道水的分散性,以及许多气体、液体和固体都能在水中分散。

2.二氧化碳(1)物理性质知道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知道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

(2)化学性质理解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跟水、石灰水的反应),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3)制法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4)用途知道二氧化碳的用途。

3.一氧化碳(1)物理性质知道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2)毒性知道一氧化碳的毒性(煤气中毒、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及其原因。

(3)化学性质理解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正确书写一氧化碳跟氧气、金属氧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用途知道一氧化碳的用途,理解它的用途和性质的关系。

4.氧化物的分类和性质(1)氧化物的分类能从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的角度,理解氧化物的分类。

辨别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

(2)氧化物的性质理解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化学性质(CO2跟水、碱反应;CaO跟水、酸反应)。

说明:酸性氧化物跟碱性氧化物的反应不作要求。

四、酸(一)学习要求1.酸的通性(1)酸的分类和命名知道酸的分类方法(含氧酸和无氧酸,一元酸和二元酸等),掌握酸的命名原则和方法。

(2)酸的通性理解酸的通性(只要求掌握盐酸和硫酸的通性)。

(3)pH知道pH的范围跟溶液酸碱性的关系(常温下,pH<7时,溶液呈酸性;pH=7时,溶液呈中性;pH>7时,溶液呈碱性)。

2.盐酸(1)物理性质知道盐酸的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理解盐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3)用途知道盐酸的主要用途。

3.稀硫酸(1)化学性质理解稀硫酸的化学性质、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

(2)用途知道稀硫酸的主要用途。

五、碱(一)学习要求1.碱的命名知道碱的命名方法。

2.氢氧化钠(1)物理性质和俗名知道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极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记住它的俗名。

(2)化学性质理解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理解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

(3)用途知道氢氧化钠的主要用途。

3.氢氧化钙(1)物理性质和俗名知道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微溶于水的白色粉末)记住它的俗名。

(2)制取理解制取氢氧化钙的方法。

(3)化学性质理解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跟二氧化碳、酸和碳酸钠的反应)。

(4)用途根据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知道它的重要用途。

六、盐(一)学习要求1.盐的分类、命名和性质(1)盐的分类知道盐的分类方法,能区别正盐和酸式盐。

(2)盐的命名会命名常见的盐。

(3)盐的化学性质理解常见盐的部分化学性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碳酸钙(1)物理性质知道碳酸钙的物理性质(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

(2)化学性质理解碳酸钙的化学性质(高温下能分解,能跟酸反应)。

(3)用途知道碳酸钙的重要用途(用作建筑材料,制取水泥、生石灰)。

3.氯化钠理解氯化钠与硝酸银的反应,知道氯化钠的主要用途。

4.硝酸银和氯化钡理解硝酸银与盐酸的反应;理解氯化钡与稀硫酸的反应。

5.碳酸钠理解碳酸钠与酸、氢氧化钙的反应。

第三部分化学计算一、有关物质的量的计算(一)学习要求1.物质的量(1)物质的量知道物质的量的概念、单位及引入物质的量的意义。

(2)摩尔质量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单位和它的数值。

2.有关物质的量的基本计算(1)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的关系会根据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会根据微粒数,计算物质的量。

(2)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间的关系会物质的量、质量和摩尔质量三者间的简单换算。

3.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计算(1)求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根据化学方程式,能正确求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2)求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能正确计算生成物(或反应物)的物质的量。

说明:不要求反应物中有一种过量的计算。

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一)学习要求1.计算物质的式量和摩尔质量能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的式量,并知道该物质的式量与摩尔质量的数值相等。

2.计算原子的个数比和物质的量之比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分子中各元素原子的个数比及物质的量之比。

3.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能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以及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

三、有关溶液的计算(一)学习要求1.有关溶解度的计算(1)计算溶解度已知饱和的溶液中溶剂的质量(或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能正确计算溶解度。

(2)已知溶解度,计算溶质、溶剂或饱和溶液的质量已知溶解度,能正确计算一定量溶剂里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已知溶解度和溶质质量,能正确计算饱和溶液(或溶剂)的质量。

2.有关溶液中溶质和质量分数的计算说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原来称为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已知溶质和溶液(或溶剂)的质量,能正确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正确计算溶质(或溶剂)的质量;能正确计算不同温度下,溶质、溶剂的质量及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2)溶解度跟饱和度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掌握一定温度下溶解度和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换算。

第四部分化学与生活一、家用燃料(一)学习要求1.了解煤、煤气、液化气、天然气四种家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来源及燃烧后的产物。

2.知道使燃料充分燃烧应采取的措施。

3.能根据有关热值数据比较等体积的不同气体燃料燃烧后放出热量的多少。

二、化肥(一)学习要求1.常识性了解氮肥、磷肥和钾肥,知道尿素、铵盐等氮肥,知道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