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丝织生产遍九州,说的是什么内容周代丝绸生产组织的情况十分清晰。
《周礼》是记载周代王室官制的书籍,其中与丝绸生产有关的官吏就有多人。
典妇功‛是掌管宫内妇女劳作的官吏,他们负责教授宫内的宫女等织造丝绸的技术,并负责办理派工、检验、奖惩等事宜;当时,除了官府专营的丝织业之外,民营的丝织业也十分发达。
政府设有“载师”官,负责管理民间的丝织业生产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铁工具的普遍使用,农业生产产生了飞跃,与之密切相关的蚕桑丝绸业也受到重视,发展农桑成为各国富国强民的重要国策。
战国时期,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农户成了社会的基本生产单位,手工业成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丝绸生产的专业化分工更加明显,有些技术世代相传,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2龙飞凤舞的战国丝绸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繁荣的时期,各诸侯间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频繁交流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丝绸产品已不再是上层社会的奢侈品,逐渐普及到了民间。
因此,织、绣、染技术有了空前的发展,为汉代大规模开通丝绸之路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战国时,丝绸的纹样已突破了商周时期几何纹的单一局面,表现形式多样,形象趋于灵活生动、写实和大型化。
商周时期的神秘、怖厉、简约和古朴的风格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蟠龙凤纹。
这时的纹样已不再注重其原始图腾、巫术宗教的含义。
纹样穿插、盘叠,或数个动物合体,或植物体共生,色彩丰富、风格细腻,构成了龙飞凤舞的形式美。
由于当时织和绣表现纹样的技术相差较大,浪漫主义风格在织绣上采用不同的表现手法:丝织上主要采用变化多端的几何纹样;刺绣则表现以龙凤为主题的动物图案。
3提花机--花楼的发明与改良花楼是我国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汉昭帝时(公元前86~公元74年)钜鹿人陈宝光的妻子创造的织花绫的提花机,她创制的提花机,每条经线都有一个脚踏的蹑,一共120条经线、120个蹑。
陈宝光妻创造的提花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但由于其提花机上的综镊数量高达120,使得织造起来十分繁琐,效率也非常低,而且织机的构造和操作相当复杂。
三国时,马钧又将当时通行的五十综五十镊或六十综六十镊的提花织机改为十二综十二镊,大大提高了织造效率。
4陵阳公样和唐草纹唐草纹:中国传统的丝绸图案惯用通幅排列和菱格骨架来表现,多见于汉锦和绫绮织物。
到了北朝时,受西方图案的影响产生了圆形骨架的团窠排列。
波斯萨珊王朝的那种在图案的四周饰以一个个圆圈,犹如一串串珠子的“联珠纹”,成为晋唐丝绸纹样的主流。
而本身来源于西域在唐代流行的卷草缠枝花卉纹,由于大唐帝国对当时东西方的强大影响力,也跟中国传统服饰被称为“唐服”一样,被特称为“唐草纹”。
陵阳公样“陵阳公样”即用对称形式结构的纹样,也是唐代织锦中经常采用并有特色的图案形式。
唐太宗时,益州(今四川省)大行台检校修造窦师伦组织设计了许多锦、绫新花样,如著名的雉、斗羊、翔凤、游麟等,这些章彩奇丽的纹样不但在国内流行,也很受国外欢迎。
因为窦师伦被封为“陵阳公”,故这些纹样被称为“陵阳公样”。
在西北出土的丝织物,及流传到日本而被保存下来的唐代织物,还可以看到陵阳公样的特殊风格。
如唐永徽四年的对马纹锦、和对狮、对羊、对鹿、对凤等纹样,都突破了六朝来传统的装饰风格,又吸收了外来营养,富有独创性。
大都以团窠为主体,围以联珠纹,团窠中央饰以各种动植物纹样,显得新颖、秀丽。
窦师纶:在继承优秀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吸收中亚、西亚等地的题材和表现技法,洋为中用,创造出寓意祥瑞,章彩奇丽的各式新颖绫锦,在当时极为流行,被誉为“陵阳公样”,一直流传到中唐还受人喜爱。
5唐宋丝绸纹样的不同丝绸的纹样风格就象一面镜子,也能折射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国内安定统一,对外开疆拓土,军威四震;与此相反,宋代则无法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屈辱求和,后来更是偏安一隅,境状日下。
因此,弥漫于宋代的审美趣味已没有盛唐时期那种富贵、奢侈的特点,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孤伶、伤感和忧郁的情调。
不再是盛唐时代的奋发向上,而寄情于世外自然风景、山水花鸟的隐逸生活,强调平淡的天然之美,更重视个体内在心灵的自由。
这种审美情趣扩大了美的领域,美与个人生活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
6云锦的起源与特点云锦因纹彩华丽如同织云铺霞而得名,渊源于六朝,秉其秾丽风习。
由官营手工作坊织造,用于皇帝龙袍,皇后凤衣,嫔妃服饰及宫庭装饰或陈设品,有时还作为贵重的国礼赠予国外使臣君主。
元代之后,南京云锦因织金夹银,满足了统治者用真金妆点官服的喜好,在众多织锦中脱颖而出,之后历代统治者均在南京设立官办的织造局,专门管理云锦的生产和销售,南京云锦有近千年的历史,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的云霞而得名,它是织金、库缎、库锦、状花的总称。
云锦“寸锦寸金”,十分昂贵。
南京云锦有史以来就被封建统治者作为“章贵贱,别尊威”的象征,发展成为以尊贵祥瑞为主题的宫廷艺术,用于皇帝龙袍、皇后凤衣、霞披、嫔妃的丽装靓服、宫廷装饰等,或者礼赠外国君主、使臣以及赏赐功臣。
正因为皇室专用,所以这一织造绝艺才会无所不用其极,精益求精,渐臻绝美。
云锦集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之大成,演绎了中国吉祥文化的核心主题7丝棉易位――棉纺织业的兴起与九州皆丝的消失自夏、商、周三代以来约四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中,人们的衣料大致在前三千年以丝麻为主,後一千年逐渐转变为以棉花为主。
自三代至唐宋的三千三百年间,主要是栽种桑、柘、大麻、苎麻等。
总之,宋、元、明三代实为棉花取代丝麻之过渡期。
东汉时的《说文解字》尚无“棉”字,隋代《广韵》卷2的仙韵下始有“棉”字,释义为“棉也,又木绵树名”。
丝麻与棉花易位可能是更晚的事,此後中国丝绸产量锐减,产区狭小,已不能恢复古代之盛观。
宋时棉花和棉织品尚为稀世之珍,自明以後,丝绵和丝织品反而成为稀世之珍。
我国的丝毛麻纺织均历史悠久,棉纺织则产生较晚。
南宋,棉花始由中亚移植陕西和由海道移植闽广,但并未形成棉纺织中心。
元代元贞(1295——1297)中,黄道婆自海南岛回到江苏松江的乌泥泾传授黎族的棉纺技术,汉族的棉纺织业才发展起来。
8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说明了什么我吴市民罔籍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每晨起,小户百户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
日取金为饕餮计。
大户一日之机不织炒束手,小户一日不就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明朝中后期,在苏州、杭州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拥有大量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雇佣几个至几十个工人的机户。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瓦解,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使苏州产生了以机匠为主体的新的市民阶层,他们的出现,使苏州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和文化消费都出现了新的群体,并且他们也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
9试述齐行叫歇随着民间丝绸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和贸易的日益繁盛,商业资本源源不断地进入生产领域,促进了民间丝绸业的发展和壮大。
以丝织机户为主的手工业作坊主、商人与封建官府之间的非对抗性矛盾,逐步转化为手工作坊主与商人不断地压榨、剥削工人,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与广大的工人要求生存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因而原来的丝织机户等手工业作坊主与工匠之间、雇主和雇工之间、行会师傅与帮工学徒之间的关系不断地恶化,从最初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的关系,最后发展到全行业之间“齐行叫歇”的对抗关系,迫使手工作坊主不得不反过来依赖封建官府的政治权力,来镇压手工业工人的罢工斗争,以维持对工人的剥削。
10试述苏缎的特点和种类利用缎纹组织的各种花、素丝织物。
缎纹组织中经、纬只有一种以浮长形式布满表面,并遮盖另一种均匀分布的单独组织点。
因而织物表面光滑有光泽。
经浮长布满表面的称经缎;纬浮长布满表面的称纬缎。
缎类织物是丝绸产品中技术最为复杂,织物外观最为绚丽多彩,工艺水平最高级的大类品种妆花缎,织金缎,库缎,漳绒漳缎11蚕丝的功能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被业界称为“纤维皇后”。
其主要成分为纯天然动物蛋白纤维,其构造和人类的皮肤是最相近的,有87%是一模一样的,内含多种人'体必须的氨基酸,有防风、除湿、安神、滋养及平衡人体肌肤的功效。
蚕丝滑爽、透气、轻柔、吸湿、不剌痒及抗静电等特点使其成为制作贴身衣物的上乘料子材料功能纺织材料医用生物材料军用材料保健功能服用保健食品、营养保健品、美容化妆品12真丝鉴定无论是原料丝还是一块衣料或一件服装,要判定是否是真丝,可有多种方法。
如:燃烧法、显微镜法、溶解法、化学药品着色法、熔点差异鉴别法和红外光谱鉴别法等等。
看编号:绸缎实行由统一制定的品号,品号由5位阿拉伯数字组成。
5位数字从左向右第一位数全真丝织物为“1”,化纤织物为“2”,混纺织物为“3”,柞蚕丝织物为“4”,人造丝织物为“5”。
2,看价格:真丝织物价格较高大约是化纤、仿真丝绸缎的4倍左右。
3,看外观:全真丝服饰光泽幽雅柔和,呈珍珠光亮,手感柔和飘逸。
4,听声音:丝绸产品应略有刮手的感觉,互相摩擦时可听到清脆的响声即“丝鸣”。
5,燃烧法:抽出部分纱线燃烧,真丝看不见明火,有烧毛发的味道,丝灰成黑色微粒状,可以用手捏碎。
真丝有非常多的种类,有素皱缎(通常用做睡衣,也是我们最常见的真丝面料),乔其纱,双皱,桑波缎,电力纺,塔夫绸等等,每种面料手感光泽都不同,用途也不太相同。
以上所说的“手感目测法”主要是针对真丝素绉缎面料的衣物。
而“燃烧法”是所有真丝衣物都通用的鉴别方法,此方法也最为简便直观,取衣服边角地方的一段真丝线头即可。
此五类方法通用于各类真丝织物制品。
真丝容易皱,有句俗话叫“不皱不真丝。
一、观察光泽真丝织品的光泽柔和而均匀,虽明亮但不刺目。
人造丝织品光泽虽也明亮,但不柔和。
涤纶丝的光泽虽均匀,但有闪光或亮丝。
锦纶丝织品光泽较差,如同涂上了一层蜡质。
二、手摸感觉手摸真丝织品时有拉手感觉,而其它化纤品则没有这种感觉。
人造丝织品滑爽柔软,但不挺括。
棉丝织品手感不柔和。
三、细察折痕当手捏紧丝织品后再放开时,因其弹性好而无折痕。
人造丝织品则有明显折痕,且折痕难于恢复原状。
锦纶丝织品虽有折痕,但也能缓缓地恢复原状,故切莫被其假相所迷惑。
四、试纤拉力在织品边缘处抽出几根纤维,用舌头将其润湿,若在润湿处容易拉断,说明是人造丝,否则是真丝织品。
13海水江崖纹是中国的一种传统纹样(图案),亦可称“海水江崖”,俗称“江牙海水”、“海水江牙”,是常饰于古代龙袍、官服下摆的吉祥纹样。
在图案的下端,斜向地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名谓水脚,水脚之上有许多波涛翻滚的水浪,水中立一山石,并有祥云点缀。
它寓意福山寿海,也带有着一统江山的含意2014年11月10日,北京,APEC领导人所穿服装是一系列展示中国人新形象的中式服装,其根为中,魂为礼,形为新,谓之“新中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