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动物的社会行为教学设计
平泉四中王辉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动物的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说出分工合作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举例说出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能力目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尝试探究蚂蚁的多种行为。
对比观察四种类人猿和人类起源与发展过程中的示意图,概述人类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自身形态和使用工具等方面的变化。
情感目标:认同群体的力量大于个体,群体中合作交流的重要性,生物与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拒绝残害生命的现象发生。
依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2、重点:1、动物的群体生活对个体及种族延续的意义。
2、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理和假设。
难点:1、社会行为形成的本质和意义。
2、探究问题的提出、方案的设计、实施。
初步拟定以问题为中心,让学生讨论分析来解决难点。
3、课前准备
教师:1、搜集社会行为的动物的文字资料、图片、录像片。
2、设计并制作课件。
3、录像片段(动物世界)。
4、为学生的探究提供参考情境。
5、和学生一起到周围环境中观察动物的行为。
学生:1、收集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的资料、图片、录像片。
2、仔细观察蚂蚁、蜜蜂等社会性昆虫的行为。
3、预习探究实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探究问题,小组确定本组选题,初步拟订探究方案。
4、课时分配
2课时
5、教学设计
6、板书设计
白蚁群体:工蚁、后蚁、雄蚁、兵蚁
群体组织蜜蜂群体
狒狒群体
社
组织
会社会行为的特征分工
等级
行
定义
为群体之间的通讯声音:黑长尾猴群体
方式气味:蚂蚁群体
动作:蜜蜂群体
7、练习设计
1、基础过关
1)具有社会行为的动物,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有的群体中还形成()。
这是社会行为的特征。
2)白蚁群体成员之间有明显的分工,工蚁的职能是();兵蚁则专司();雌蚁是专职的(“”);雄蚁的职能是()。
3)一个群体中的动物个体向其他个体发出某种信息,接受信息的个体产生某种(),这种现象叫做()
4)阿尔卑斯狒狒群体中,根据个体()、力量()、()状况和()程度的不同,排成等级次序。
“首领”优先享有()和(),优先选择(),并负责指挥整个群体的行动,与其他()共同保卫这个群体。
5)群体的分工合作需要随时交流信息。
动物的()、()、()等都可以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6)在自然界,生物之间的信息交流是普遍存在的。
正是由于()、()、()的存在,使生物之间的联系错综复杂,生物与环境才能成为()
7)动物行为有很多具体的恶类别,如繁殖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贮食行为、社会行为等,你能判断出下列动物的行为分别属于哪一种吗?
A 雄海豹为争夺一群雌海豹而发生血战属于()行为
B 母鸡发现天空出现老鹰时,发出一种警戒的鸣叫声,让小鸡躲避起来属于()行为
C 雄鸟占领了巢区,造好了鸟巢,引诱雌鸟的到来属于()行为
D 美洲狮捕到猎物后,先饱餐一顿,然后把剩下的部分藏在树丛中,第二天在回来吃,一连数日,吃完为止。
这属于()行为
E 群居的蚂蚁具有()行为
2、达标提高
1)下列昆虫中,有社会行为的是()
A 蜻蜓、蝴蝶
B 蝗虫、蟋蟀
C 蜜蜂、白蚁
D 苍蝇、蚊子
2)下列动物行为中,哪一项不属于动物的“语言”()
A乌贼用腕足捕捉食物B狗沿途撒尿C蜜蜂的“8”字摆尾舞D萤火虫发光
3)下列不属于蜜蜂社会行为特点的是()
A各成员既有明确分工,又有密切合作
B每个成员对于维持群体的生活都是必需的
C如果各个个体分开,将都嫩提高独立生存下去
D 各成员因适应不同的职能而出现了形态、结构的差异
4)下列不是狒狒群体中首领行为的是()
A 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 B优先选择筑巢场地
C 负责指挥整个社群行动
D 首领狒狒一般是雌性
5)以下现象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
A 羊群跟着头羊走
B 养鸭场里成千上万只鸭
C 一窝蜜蜂彼此分工合作
D 一群狼围捕一只羊
6)鸟类起传递信息作用的主要方式是()
A 声音
B 动作
C 气味
D 性外激素
7)群体组织中的通讯联系是()
A 由群体中的“首领”发号施令
B 由雌性个体分泌的物质来联系
C 通过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传递信息
D 群体中成员分工明显,密切配合,不需联系
8)下列属于动物间通讯的是()
①兔子逃跑时竖起尾巴②鸟类自阿逃跑时发出鸣叫声
③蚂蚁外出时用分泌物来标记路线④动物筑巢
A ①②④
B ①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3、拓展提高
1)蜜蜂告知蜜源的信息方式是()
A 声音
B 动作
C 气味
D 性激素
2)在动物的社会行为中()
A 个体间彼此平等,不分贵贱
B 身体形态几乎没有差别
C 存在明显的等级制度
D 多数个体是最占优势者
3)在农业生产上,人们利用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达到控制蛾蝶害虫数量的目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之间的()
A 通讯
B 摄食
C 运动
D 产卵
4)下列各项中,属于动物社会行为的是()
A 母鸡带领一群小鸡觅食
B 蜂王从小到老全由工蜂喂养
C 山洞中居住着一大群蝙蝠
D 草原上生活着大批食草动物
5)某人做了如下实验:迅速将一只椿象(俗称“臭大姐”)杀死,尽管做得干净无声,也能引起其他椿象的逃跑。
椿象的联系方式是()
A 椿象放出的气味
B 椿象发出的声音
C 椿象发出的亮光
D 椿象的挣扎动作
6)下列动物行为中,不能起到同种个体之间交流作用的是()
A 鸟类的各种鸣叫
B 乌贼受到威胁时释放墨汁
C 黑长尾猴的各种叫声
D 蚂蚁在爬过的地方留下的分泌物
7)下列各项中,可用于动物群体中的信息交流的是()
①动物的体温②动物的动作③动物的声音④动物的气味⑤性外激素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8)下面措施中,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的是()
A 把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让有毒藻类死亡
B 把大片的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C 在菜地里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D 在田间释放性引诱剂,干扰雌雄害虫之间的通讯
答案:
1、基础过关
1)组织分工等级 2)筑巢、喂养雌蚁、雄蚁和兵蚁蚁穴的保卫产卵机器与雌尾交尾 3)行为反应通讯 4)大小强弱健康凶猛食物配偶筑巢场地雄狒狒 5)动作声音气味 6)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统一的整体 7)攻击、防御、繁殖、贮食、社会
2、达标提高
1)C 2)A 3)C 4)D 5)B 6)A 7)C 8)D
3、拓展提高
1)B 2)C 3)A 4)B 5)A 6)B 7)C 8)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