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外国语学校高2014届高三(上)11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试卷分物理、化学、生物三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试务必先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无误后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相应位置,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规范、整洁地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不得折叠、损毁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 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7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不选的得0分)1.如图所示,A 、B 两物体相距x=7 m ,物体A 以v A =4 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 此时的速度v B =10 m/s ,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 m/s 2,那么物体A 追上物体B 所用的时间为( )A.7 sB.8 sC.9 sD.102.A 、B 、C 三个物体如图所示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不光滑,有一个水平向右的力F 作用在物体C 上,使A 、B 、C 一起向右做匀速运动,则( )A.B 对A 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B 对A 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C.C 对A 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A 对C 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3.“飞车走壁”是一种传统的杂技艺术,演员骑车在倾角很大的桶面上做圆周运动而不掉下来.如图所示,已知桶壁的倾角为θ,车和人的总质量为m ,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 ,若使演员骑车做圆周运动时不受桶壁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桶面对车的弹力为mg cos θD.桶面对车的弹力为mg sin θ4.近地人造卫星1和2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分别为T 1和T 2,设在卫星1、卫星2各自所在的高度上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分别为g 1、g 2,则( ) A. 411322g T ()g T = B. 412321g T ()g T = C. 21122g T ()g T = D.21221g T ()g T = 5.低碳、环保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某汽车研发机构在汽车的车轮上安装了小型发电机,将减速时的部分动能转化并储存在蓄电池中,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某次测试中,汽车以额定功率行驶一段距离后关闭发动机,测出了汽车动能E k 与位移x的关系图象如图,其中①是关闭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②是开启储能装置时的关系图线.已知汽车的质量为1 000 kg,设汽车运动过程中所受地面阻力恒定,空气阻力不计.根据图象所给的信息可求出( )A.汽车行驶过程中所受地面的阻力为1 000 NB.汽车的额定功率为80 kWC.汽车加速运动的时间为22.5 sD.汽车开启储能装置后向蓄电池提供的电能为5×107 J6、空间有一沿x 轴对称分布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 随x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 点的电势最低B .x 2点的电势最高C .x 1和- x 1两点的电势相等D .x 1和x 3两点的电势相等7.传送带用于传送工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图所示,传送带长度是l ,以恒定的速度v 运送质量为m 的工件,工件从最低点A 无初速度地放到传送带上,到达最高点B 前有一段匀速的过程.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传送带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每当前一个工件在传送带上停止相对滑动时,后一个工件立即放到传送带上,整条传送带满载时恰好能传送n 个工件.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传送带上摩擦力对每个工件做的功为2f mv cos W 2(cos sin )μθ=μθ-θ B.在传送带上摩擦力对每个工件做的功为2f 1W mv mg sin 2=+θl C.每个工件与传送带之间由摩擦产生的热量为mvcos Q 2(cos sin )μθ=μθ-θ D.传送带满载工件比空载时增加的功率为P=mgv(μcos θ+nsin θ-sin θ)物理部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8分)二、实验题(共17分)8[1](6分)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中,需要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橡皮条的另一端系两根细绳,细绳端带有绳套,先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并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某—位置Ο并记下该点的位置;再用一个弹簧秤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位置Ο点。
A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B .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C .在使用弹簧秤时要注意使弹簧秤与木板平面平行D .在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要注意使两个弹簧秤的读数相等E .在用一个弹簧秤拉时必须将橡皮条的结点拉到用两个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记下位置其中正确的是 。
(填入相应的字母)(2)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 1和F 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2N ,两力的合力用F 表示,F 1.F 2与F 的夹角分别为θ1和θ2,关于F 1.F 2与F .θ1和θ2关系正确的有:____A . F 1=4 NB . F = 12 NC .θ1=45°D .θ1<θ2【2】(11分).某同学想描绘一只标称为“2.5V,1.5W”的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室提供下列器材:A .电流表A 1(量程3.0A ,内阻约0.2Ω) B .电流表A 2(量程0.6A ,内阻约1Ω)C .电压表V 1(量程3.0V ,内阻约3k Ω)D .电压表V 2(量程15.0V ,内阻约10k Ω)E .滑动变阻器R 1(最大阻值为5Ω,最大允许电流为2A )F .滑动变阻器R 2(最大阻值为500Ω,最大允许电流为0.5A )G .电源E (电动势3V ,内阻为0.25Ω)H .电键、导线若干⑴为了更好地完成实验,应选择的器材为: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选填器材前面的字母)⑵请你在下面的方框中作出实验原理图;⑶正确连接电路后,该同学测出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请你在坐标纸上描出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⑷该同学完成实验后,又将本实验所用器材按右图所示连 接,闭合开关后将滑动变阻器滑片从左向右滑动,发现小灯泡先变暗后变亮,则小灯泡最暗时的功率约为W 。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共3个题、共52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步骤和文字说明,只有结果不给分)9.(15分).如图所示,现在有一个小物块,质量为m=80g,带上正电荷q=2⨯10-4C 。
与水平的轨道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μ =0.2,在一个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E=103V/m ,在水平轨道的末端N 处,连接一个光滑的半圆形轨道,半径为R=40cm ,取g =10m/s 2,求:(1)小物块恰好运动到轨道的最高点,那么小物块应该从水平哪个位置释放?(2)如果在上小题的位置释放小物块,当它运动到P (轨道中点)点时对轨道的压力等- + A V U于多少?10.(17分)消防车的供水系统主要由水泵、输水管道和水炮组成。
如图所示,消防水炮离地高度为H ,建筑物上的火点离地高度为h ,水炮与火点的水平距离为x ,水泵的功率为P ,整个供水系统的效率η=0.6。
假设水从水炮水平射出,其中水泵、输水管道没有画出,水泵放置于地面,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 2。
(1)、若H=80m ,h=60m ,水炮出水速度v 0=30m/s ,试求水炮与起火建筑物之间的水平距离x ;(2)、在(1)问中,若水炮每秒出水量m 0=60 kg ,试求水泵的功率P ;(3)、当完成高层灭火后,还需要对散落在火点正下方地面上的燃烧物进行灭火,将水炮竖直下移至H ´=45m ,假设供水系统的效率η不变,水炮出水口的横截面积不变,水泵功率应调整为P ´,则P ´应为多大?11.(19分)如图所示,以A 、B 和C 、D 为断点的两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一滑板静止在光滑的地面上,左端紧靠B 点,上表面所在平面与两半圆分别相切于B 、C 两点,一物块(视为质点)被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E 点,运动到A 点时刚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然后经A 点沿半圆轨道滑下,再经B点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C 点时被牢固粘连。
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滑板质量为M=2m ,两半圆半径均为R,板长l=6.5R,板右端到C 点的距离L 在R<L<5R 范围内取值,E 点距A 点的距离s=5R ,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g 已知。
(1)求物块滑到B 点的速度大小;(2)求物块滑到B 点时对半圆轨道的压力.;(3)物块在滑板上滑动过程中,当物块与滑板达到共同速度时,测得它们的共同速度为。
试讨论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离开右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L 的关系.并判断物块能否滑到CD 轨道的中点。
物理答案一 1C 2A 3AC 4B 5B 6C 7BD二 8[1] (1)CE (2)BC [2].⑴ B C E ; ⑵如下图,共3分,只要有一处错误就不得分; U⑶如右图 ⑷1.1-1.2之间9【解析】(1)物块能通过轨道最高点的临界条件是R vm mg 2=解得v=2m/s设小物块释放位置距N 处为sR mg mv μmgs Eqs 2212⋅++=解得s=15.25m ,即小物块应该从在水平位置距N 处为15.25m 处开始释放(1)物块到P 点时,2p 22121mv EqR mgR mv =++ 解得m/s 14p =vR mv Eq F 2p N =- 解得F N =3.0N 由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可得物块对轨道的压力:N3N N =='F F10解析】 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221)(gt h H =- ①11.【解析】(1)设物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为u B,对物体从E到B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2)物块在B点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午 .解得: .(3)物块从B滑上滑板后开始作匀速运动,此时滑板开始作匀速直线运动,当物块与滑板达共同速度时,二者开始作匀速运动。
由题意知它们的共同速度为.此过程,对物块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s1=8R .此过程,对滑板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s2=2R .由此可知物块在滑板上滑过s1-s2=6R时,二者就具有共同速度了。
因为6R<6.5R,所以物块并没有从滑板上滑下去 .讨论:当R<L<2R时,物块在滑板上一直匀减速运动至右端,运动的位移为6.5R+L,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设滑上C点的速度为uc,对物块根据动能定理得.)解得,所以物块不可能滑到CD轨道的中点.当2R≤L<5R时,物块的运动的匀减速运动8R,匀速运动L-2R,再匀减速运动0.5R,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解得,所以物块不能滑到CD轨道的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