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一、选择题1、
D
2、
C
3、
D 4、
D 5、
D 6、
B 7、
B 8、
A 9、
B 10、
B 11、
A 12、
A 13、
B 14、
C
15、
A
二、判断题
1、在统计推断中小概率事件一般被称为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对
2、任何一个随机事件的概率介于0和1之间对
3、无论在何种条件下,我们均可用标准差来直接比较两组同质数据的离散程度错
4、计算积差相关系数,所用原始数据必须是比率或等距数据对
5、将一组数据中的每个数值都加上10,则所得标准差与原来的标准差相同对
6、当样本足够大时,样本分布与总体分布相同对
7、事件的概率不仅由事件本身决定,而且也与我们用什么方法去求它有关错
8、对于数据较多的资料,其算术平均数与中位数的值不会相差太大对
9、抽样分布是参数区间估计的基本原理对
10、方差分析在综合检验多个平均数间差异的同时也检验了任意两个平均数间的差异错
三、简答题
1、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是什么?
1. 可加性。
方差分析的每一次观察值都包含了总体平均数、各因素主效应、各因素间的交互效应、随机误差等许多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必须以叠加的方式综合起来,即每一个观察值都可视为这些组成部分的累加和。
在对每种模型进行讨论前我们都给出了适合这种模型的线性统计模型,这正是可加性的数学表达式。
以后的理论分析都是建立在线性统计模型的基础上的,这正说明可加性是方差分析的重要先决条件。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数据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即数据取对数后才服从正态分布)时,各部分是以连乘的形式综合起来,此时就需要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数变换,一方面保证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另一方面也可保证数据满足可加性的要求。
2. 正态性。
即随机误差ε必须为相互独立的正态随机变量。
这也是很重要的条件,如果它不能满足,则均方期望的推导就不能成立,采用F 统计量进行检验也就失去了理论基础。
如果只是实验材料间有关联,可能影响独立性时,可用随机化的方法破坏其关联性;如果是正态性不能满足,即误差服从其他分布,则应根据误差服从的理论分布采取适当的数据变换,具体方法将在本节后边介绍。
3. 方差同质性(齐性)。
即要求所有处理随机误差的方差都要相等,换句话说不同处理不能影响随机误差的方差。
由于随机误差的期望一定为0 ,这实际是要求随机误差有共同的分布。
如果方差齐性条件不能满足也可采用数据变换的方法加以弥补。
2、简单叙述方差分析的前提条件。
答:方差分析三个假定 1. 每个总体都应服从正态分布 2. 每个总体的方差相等 3. 观测值彼此独立即:正态独立同分布
3、什么是假设检验?简单介绍假设检验的一般步骤?
1.假设检验是推论统计中用于检验统计假设的一种方法。
2.1、提出检验假设又称无效假设,符号是H0;备择假设的符号是H1。
H0:样本与总体或样本与样本间的差异是由抽样误差引起的;
H1:样本与总体或样本与样本间存在本质差异;
预先设定的检验水准为0.05;当检验假设为真,但被错误地拒绝的概率,记作α,通常取α=0.05或α=0.01。
2、选定统计方法,由样本观察值按相应的公式计算出统计量的大小,如X2值、t值等。
根
据资料的类型和特点,可分别选用Z检验,T检验,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等。
3、根据统计量的大小及其分布确定检验假设成立的可能性P的大小并判断结果。
若P>α,结论为按α所取水准不显著,不拒绝H0,即认为差别很可能是由于抽样误差造成的,在统计上不成立。
如果P≤α,结论为按所取α水准显著,拒绝H0,接受H1,则认为此差别不大可能仅由抽样误差所致,很可能是实验因素不同造成的,故在统计上成立。
P值的大小一般可通过查阅相应的界值表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