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节 汽车生产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第二节 汽车生产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四、总装生产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4.毒物伤害 涂胶机器人所用的胶具有一定毒性,作业人员 长期在此环境下工作,如果防护不当,就可能 引起职业病伤害;总装车间补漆室在烘干过程 中产生少量的有机溶剂废气,其主要成分为甲 苯、二甲苯,这些物质具有一定毒性,如果防 护不当,也会危害作业人员健康;另外,车辆 装配下线工段和试验调整工段,发动机产生会 尾气,作业人员如果防护不当,长期在此环境 中工作,健康可能受到一定的损害。
五、冲压生产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5.其它伤害 冲压模具由于其自身的故障或其它缺陷,会引发压力 机及其附属部件对人造成危害,因此模具对操作作业 人员的安全也有一定影响。比如:模具的强度不够, 在长年高压过程中断裂或破坏;模具材料及其热处理 没有达到适当的要求,硬度太高容易引起模具脆裂; 冲压模具的紧固件用量较多,主要有螺钉、螺母、弹 簧、柱销、垫圈等,这些零件如果选用质量不佳,压 力机长期工作使得紧固件松动,引起冲压事故。 另外,冲压件多为薄板,周边比较尖锐锋利,如果作 业人员在搬运过程中,由于违章操作或者防护不当, 可能会造成冲压件割伤事故。

我国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 主”。 “安全第一”,就是在进行生产经营活 动时,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当安全 和生产发生矛盾时,必须先解决安全问题再生 产。“预防为主”,是强调把一切危险因素消 除在事故发生之前,要求一切安全工作必须立 足于预防。科学技术的进步,安全工程的发展, 使得我们可以在事故发生之前有效预测,评价 事故的危险性,先行控制或采取措施消除危险 因素,实现“预防为主”。
四、总装生产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2.触电伤害 机械手、压装机等电气设备在维修调试过程中,由于 绝缘防护不当从而可能会产生触电事故;在车辆电气 设备装配、检测过程中,由于防护不当也可能发生触 电事故;总装车间外贴建配电所、车间变电所,由于 作业人员误靠、接地装置失灵、外壳带电、在检查或 者维修过程中防护不当,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3.火灾爆炸 总装车间装配线有柴油、汽油、变速箱油及防冻液。 由于柴油、汽油为易燃易爆化学品,油品在加装、输 送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遇到热源、明火、静电, 就可能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故。此外,在返修区补漆 间内存在油漆,油漆为易燃易爆化学品,油漆在加装、 喷涂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也可能发生火灾甚至爆炸 事故。
一、概述

危险源辨识的调查内容有: 1)生产工艺设备及材料情况 工艺布置、工艺设备的固 有缺陷,所使用的材料种类、性质、危害等; 2)作业环境情况:安全通道情况,工艺设备的结构、 布局、作业空间布置等; 3)操作情况:操作过程中的危险,作业人员接触危险 的频率等; 4)事故情况:以往发生的事故及危害状况,事故处理 应急方法,故障处理措施; 5)安全防护:危险场所有无安全防护措施,有无安全 标志,设备、物料的使用有无安全措施。




2.起重机吊装作业可能存在的危险源 1)起重机吊钩超载断裂、吊运时钢丝绳从吊钩中滑出;使用的钢 丝绳断裂造成重物下落;或使用的吊具吊运超过额定起重量的重 物等造成重物下落;钢丝绳从滑轮中跳出轮槽;机械传动部分未 加防护,造成机械伤害; 2)汽车起重机作业场所地面不平整、支撑不稳定、配重不平衡、 重物超过额定起重量而造成起重机倾覆;风力过大、违章作业造 成起重机倾覆; 3)载货升降机违章载人;人站立或坐在吊钩上;人站在起重臂下 等危险区域;吊运时无人指挥;作业区内有人逗留;运行中的起 重机的吊具及重物摆动撞击行人;驾驶室玻璃未擦净,造成视野 不清;驾驶人员与指挥人员联络不畅,或误解吊运信号;起重作 业及其他作业人员未戴安全帽等个人防护用品;吊挂方式不正确, 造成重物从吊钩中脱出; 4)电气设备漏电、保护装置失效、裸导线未加屏蔽等造成触电; 吊运中突然停电;吊具或钢丝绳与导电滑线意外接触。
五、冲压生产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1.机械伤害 1)压力机、机械手都是自动化作业,在正常工作时人 员在格栅外监护,但是设备调试、维修时,人员可能 要进入压力机及其机械手工作区域,可能会造成伤害, 压力机冲压后在清理过程中也可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 伤害; 2)压力机、机械手在检修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误 启动、违反操作规程等原因,可导致压力机、机械手 伤人事故; 3)压力机在冲压薄板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少量的 碎屑飞溅,如果作业人员距离防护栅栏太近或者防护 不当,可能会造成人员伤害; 4)少量冲压件可能需要进行手工剪切,在剪切过程中, 由于误操作或防护不当,易发生剪切设备伤人事故。

六、涂装生产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3.火灾爆炸 1)由于喷涂用漆(有机溶剂二甲苯)为易燃易爆物质,这些物质一 旦发生泄漏,遇到明火、热源、静电等激发能源,可能发生火灾 甚至爆炸事故; 2)调漆间生产时有甲苯及二甲苯等易燃易爆挥发性气体产生,这 些气体一旦在车间内达到爆炸极限浓度后,遇到明火或由于静电 产生的火花、金属物体撞击产生的火星,都会发生火灾甚至爆炸; 3)如果烘干室涂料挥发气体没有及时充分排空,可能会导致爆炸、 爆燃事故,爆炸事故往往是伴随着二次灾害——火灾。一般来说, 导致烘干室内可燃气体积聚而燃爆的原因有很多:通风系统出现 故障使室内爆炸性混合气体浓度达到爆炸极限、室内气体压力超 过警戒值而报警系统未报警、泄压装置失效等; 4)天然气调压站主要是将城市中压管网来的天然气调压后供应涂 装车间使用,天然气为易燃易爆物质,一旦发生泄漏,遇热源、 明火、火星、火花等,可能发生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六、涂装生产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Βιβλιοθήκη 4.毒物伤害 尽管整个调漆及喷涂过程为封闭过程,但由于油漆溶 剂为易挥发物质,这些物质包括甲苯、二甲苯,如密 闭装置发生泄漏或者车间通风不良,使这些有毒有害 物质聚集,可能造成作业人员中毒伤害。 5.酸碱腐蚀伤害 在车身的前处理过程中,涉及脱脂液(稀碱)、磷化液 (稀酸)槽罐,这些酸碱物质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当作业 人员在换液、清洗槽等过程中,如果防护不当可能导 致酸碱腐蚀伤害。 6.高温作业 烘干炉附近温度较高,作业人员长期在高温环境下工 作可能会导致身体脱水过多,而出现其它职业性损伤。
二、起重机吊装作业的危险源辨识


在汽车的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动力总成 等车间生产现场都有大量吊具(发动机总成吊 具、冲压件模具吊具、车身吊具、车门吊具等) 及电葫芦,因此在起吊和运输零件过程中,如 果存在危险因素,就有可能引起起重事故。 起重事故是指在进行各种起重作业(包括吊运、 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重物坠落、夹挤、 物体打击、起重机倾翻、触电等事故。在事故 多发的特殊工种作业中,起重作业的事故最多, 而且事故后果严重。
六、涂装生产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涂装作业具体的危险因素: 1.触电伤害 2.物体打击 3.火灾爆炸 4.毒物伤害 5.酸碱腐蚀伤害 6.高温作业

六、涂装生产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1.触电伤害 涂装车间外将贴建配电所、车间变电所 也可能导致触电事故。 2.物体打击 涂装车间有悬挂链系统,是由轨道、链 条、导轮、驱动装置和吊具等组件构成。 如果其组件中有一个出现故障或缺陷, 可能会导致链条断裂而造成物体打击伤 害。
五、冲压生产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现在的冲压车间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高,与 以往相比,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且保证了 人身安全。但是,冲压作业的动作频率高,又 多数是薄板加工,所以冲压过程中还是难免会 发生伤人事件。冲压车间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可 以分为以下几类: 1.机械伤害 2.触电伤害 3.物体打击 4.噪声、振动伤害 5.其它伤害
三、生产现场行驶车辆的危险源辨 识

汽车生产的各车间内有许多物流车辆、叉车、成品或返修车辆行 驶,在行驶过程中可能发生车辆伤害事故。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小车运输速度过快,特别在转弯处没有减速,很容易对弯道处 或十字交叉处行人造成撞击; 2)转弯处或交叉路口,人流和车流在弯道处不能事先看到对方, 容易发生迎面撞击; 3)驾驶人员违章操作或者没有取得驾驶合格证件而驾驶; 4)道路条件不好,如有障碍物体、地面湿滑、照度不够、人和车 辆混行等; 5)车间内照度不够,驾驶人员可见度低,导致车辆伤害; 6)车辆长期使用,发生故障而没有及时检修。
四、总装生产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总装是汽车生产的四大工艺之一,总装车间除了存在 可能造成起重和车辆伤害的危险因素外,还有其他危 险源: 1.机械伤害 2.触电伤害



3.火灾爆炸
4.毒物伤害
四、总装生产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1.机械伤害 1)机械手在操作运转区域都有隔离栏杆及电气连锁防护装置,正 常生产情况下,一般不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但作业人员误入机 械手工作区域、连锁防护装置故障也会发生机械手伤人事故。此 外,机械手在检修特别是在调试过程中,由于安全防护装置关闭, 作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也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2)机械手会因供电系统断电或油路故障导致被抓取物体坠落,如 果附近有作业人员,很容易造成伤害; 3)当机械手抓取玻璃时,由于吸盘抓取不牢固,玻璃坠落,可能 导致周围作业人员受伤害。 4)压装机在工作过程中设有光栅保护装置,但保护装置一旦发生 故障时,作业人员向压装机用手续料时,由于手离工作危险区很 近,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手未完全离开,冲模便下落),作业人员 的手就会被压伤。此外,压装机在检修调试过程中,由于安全防 护装置关闭也可能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5)地面运输链转角交叉处,和人接触处、地沟等地方可能夹伤人 体。
五、冲压生产现场的危险源辨识




1.机械伤害 1)压力机、机械手都是自动化作业,在正常工作时人 员在格栅外监护,但是设备调试、维修时,人员可能 要进入压力机及其机械手工作区域,可能会造成伤害, 压力机冲压后在清理过程中也可能会对作业人员造成 伤害; 2)压力机、机械手在检修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误 启动、违反操作规程等原因,可导致压力机、机械手 伤人事故; 3)压力机在冲压薄板件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少量的 碎屑飞溅,如果作业人员距离防护栅栏太近或者防护 不当,可能会造成人员伤害; 4)少量冲压件可能需要进行手工剪切,在剪切过程中, 由于误操作或防护不当,易发生剪切设备伤人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