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新入园幼儿哭闹原因及对策0

浅谈新入园幼儿哭闹原因及对策0

浅谈新入园幼儿哭闹原因及对策
注释:新入园幼儿由于不适应幼儿园新环境,胆怯怕生,一般会产生哭闹情绪。

若不分析幼儿哭闹原因和对策,将会影响幼儿的生理发育和心理机能,教师心急如焚,疲惫不堪,搞个两败俱伤。

人人都知道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刚入园时,笑嘻嘻的拉着家人的手,有的走在家人的前面,蹦蹦跳跳的,显得很高兴,可是当老师笑盈盈的迎上去从家长手中接过时,有的小家伙就不乐意了,近似
乎尖叫着要妈妈。

让教室里不哭的孩子也受到了感染,有的大哭,有的小哭,还有的哼哼叽叽的,孩子的哭闹声揪动着家长的心,让家长心疼不已,愁眉不展,为孩子牵肠挂肚。

老师怀里抱着一个,手里领着一个,身后跟着好几个,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心急如焚,劳累不堪。

这实在是我们从事幼教工作中一个十分刺手的问题,要新入园的孩子不哭闹,首先要了解幼儿哭闹的原因。

一、幼儿对亲人的依恋和分离的焦虑心理。

孩子都是每一对父母及家人的掌上明珠,一至三岁的幼儿都是在家人精心呵护下长大的,家是
一个温馨的小港湾,而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在幼儿的眼中很陌生,就害怕的哭起来。

二、幼儿胆怯怕生。

现在幼儿的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过着小皇帝,小公主般的生活。

幼儿担心自己来到幼儿园不会上厕所,不会独立用餐,不会穿衣服,不会洗脸,不会洗手,不会和小朋友玩……还有的家长在入园前吓唬孩子,如果你不听话就让老师打去,老师在孩子心目中显得很可怕。

当他们一看见老师就哭。

三、幼儿的任性心理。

一般说来,幼儿由于心理发展还不成熟,对许多事情缺乏认识和判断能力,多少有点任性。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是个性偏执、意志薄弱、和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表现。

环境是导致幼儿产生任性心理的主要原因。

幼儿任性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成人不加约束,放纵教育的结果。

但是,幼儿的任性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有必要从心理上加以纠正。

有位家长说:“我们孩子闹起脾气来,任何人都吃不消,他吃饭从不按时用三餐,想吃时就吃,而我们吃饭时,他准是在一旁玩个不停,并且最好由人陪在他身边,如果硬劝阻他,他会哭闹不止。

”像这样的幼儿就可以被认为有任性心理症结。

幼儿任性心理得不到纠正的话,会妨碍幼儿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的正常发展。

因为任性会导致无法正确认识和判断事物,个性固执不明事理,妨碍生活能力的发展,不善与人交往,难以适应环境,不被别人接受而陷入孤独,经不起生活的考验和挫折,以哭闹等形式来发泄,对幼儿健康成长不利。

严重的还会由于易冲动而犯罪。

四、幼儿园不够“家的味道”以及教师不够“妈妈味”。

孩子出生后,其主要生长环境就是家庭,由于父母的关切与呵护,孩子从内心会得到一种安全感。

当他进入幼儿园面临一种新环境是,这种安全感会被打破,心里会产生种种不适应。

家长送幼儿进幼儿园,其根本目的,一方面是使父母摆脱幼儿拖累,轻松、无牵无挂的去工作;另一方面,更
重要的是让幼儿通过群体生活,改变他们任性、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养成自律、自理、谦让、适度等待、初步与人交往等良好习惯,使生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这时候,环境是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也是陌生的,幼儿在心理上自然会出现不安全感,“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随之而来。

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幼儿与自己的亲人分离形成的烦恼、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情绪,这是幼儿入园适应的最大障碍。

而教师对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了解不透彻,因此与幼儿的沟通可能有限,对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的发展是不利的。

针对以上幼儿哭闹的原因和我在幼教工作中的一些小小体会浅谈一些解决幼儿哭闹的对策;
一、用爱心、耐心、细心给孩子营造温馨之家。

每一名孩子来到幼儿园就是我们老师的儿女,老师要像妈妈一样和蔼可亲,伸出一双热情的手,摸摸孩子、拥抱孩子、亲亲孩子,让老师感到十分亲切,十分安全。

老师也是妈妈。

当孩子说其心中话时,你要倾听,不要随意打断,适当给予鼓励,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很在乎我,很喜欢我,老师真好。

当孩子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时,你要及时帮助孩子,不能抱怨孩子说;“你真笨,连这个都不会|”无形中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让孩子更加伤心。

在离园时,和孩子回顾当天快乐的事,用言语鼓励幼儿,也可以奖励小红花、小贴纸、小糖果、小手工制作等,来吸引幼儿明天积极入园的愿望。

新入园的幼儿感到生活环境陌生,恐惧感十分强,身体有不舒服的地方不敢告诉老师,,老师要仔细观察,亲手摸,
亲口问以防不安全的事故发生。

二、注意力转移法。

1、心理学表明,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

所以,新入园的教室布置是关键。

在迎接幼儿入园的前一周,我们老师要精心设计,把教室布置的漂漂亮亮,有童趣性,有主题性,让幼儿不由自主的观看图画,忘记爸爸妈妈。

同时给教室区角摆放好玩的玩具,比
如;给幼儿发一个气球让幼儿托上空中,他自然会专心玩气球,早把分离的焦虑淡化了,由哭声变成
笑声。

2、组织有趣的户外活动。

丰富多彩的游戏能使幼儿产生愉快的心情。

例如;开火车、钻火车洞、找朋友等游戏都能使幼儿合作起来,认识新朋友,让他们感到幼儿园的生活多么快乐。

树立我明天一定要入园和小朋友一起玩的信念。

3、听讲动人的故事,倾听动听的音乐,吸引孩子,感化孩子。

老师可以选择《上学歌》、《找朋友》等歌曲和《爱吹牛的小花狗》、《好孩子爱劳动》等故事来增强幼儿入园的积极性。

三、个别对待法。

对于那些大哭大闹的幼儿,可让他哭一会儿,等他脾气发过了再说,对那些比较娇气一直抱着的孩子就再多抱一会儿,然后吻着她商量着说;老师有事,过一会儿再抱。

记着过一会儿再搂搂她,夸夸她。

对于那些不哭不闹但一句话都不说的孩子,老师要主动跟他说话,让他们参与到游戏当中去。

对于玩一会儿,哭一会儿的孩子,给他新玩具就好了。

对于话特别多的幼儿,老师要顺着他的话去安慰
他。

比如;魏子怡小朋友要妈妈但脸上露着微笑,我赶紧假装给妈妈打电话,说妈妈一会儿就到。

入园的第一天,小朋友哭闹的原因有多种,我们要对症下药,很快让孩子高兴起来。

四、做好家园共育工作。

1、开好入园前家长会。

幼儿园正常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紧密配合和大力支持。

尤其新入园幼儿家长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要忍心,相信老师的能力。

当家长把孩子带到幼儿园来,孩子不哭闹的情况下,马上走人,不要徘徊。

如果你问这问那,孩子就会发现你不忍心时就会哭起来,这时你的关心起到了反作用。

2、千万不要用上幼儿园来吓唬孩子。

在平时的生活中,有些家长见到老师就说;“看,这是老师,要听话,不听话老师就会批评你。

”等话语来吓唬孩子。

提前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老师很厉害的心理阴影。

孩子入园一见到老师就会哭起来。

3、不要胡乱猜测孩子不入园的原因。

比如;是不是老师不喜欢孩子,是不是有小朋友打他,是不是饭菜不合口味,是不是不会上厕所
等原因。

当孩子遇到小磕小碰时,不要面对老师发脾气或大声指责别的小朋友。

家长的担心很正常,但要理智对待。

4、扩大孩子的交友范围,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孩子有了新伙伴,就会喜欢上幼儿园,家长平时在园内或园外要多带自己小孩跟同龄小朋友接触,一起玩,并且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交朋友的方法,有玩具大家一起分享。

有好吃的也分给别的小朋友一些,让孩子心中有他人好习惯。

5、克服孩子的任性,培养孩子生活自主能力。

现在孩子在家中由几代人在娇惯,摔到了大人抢着去扶,吃饭大人给喂,穿衣服大人笑着、夸着给穿,要玩具、要好吃的大人抢着给买。

孩子啥时间想玩就玩,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他们过着舒适、任性的生活。

我们家长和老师要重视纠正这个教育孩子的错误方式,可以让孩子在家中自己穿衣服、自己洗脸、自己扫地、整理玩具等,对幼儿做好的方面要及时鼓励,做不好的不能嘲笑、批评无意中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还可以选择一些有关生活自理的故事,例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三只小猪》、《大公鸡和漏嘴巴》、《懒狐狸》等故事以这些动人的故事情节、鲜明的形象来感染幼儿、影响幼儿,培养幼儿自主意识,让幼儿自主起来、坚强起来。

总之,我们家长和老师要尊重孩子,因为孩子需要平等:赏识孩子,因为孩子需要自信;学习孩子,因为孩子的世界是一片纯净的天地、愿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