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仪器分析个人总结

仪器分析个人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仪器分析个人总结
篇一:仪器分析个人总结
1、气相色谱
1、分离原理:
是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两相间进行分配,其中一相是不动的,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携带混合物流过此固定相的流体,称为流动相。

当流动相中所含混合物经过固定相时,就会与固定相发生作用。

由于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发生作用的大小,强弱也有差异,因此在同一推动力作用下,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滞留时间有长有短,从而按先后不同的次序从固定相中流出。

2、几个重要的值
(1)死时间:tm(2)保留时间:tR
(3)调整保留时间:tR’=tR?tm
(4)相对保留值:r12
=
tR1’tR2’
(5)标准偏差:σ
(6)半峰宽度:Y12=2.35σ(7)峰底宽度:Y=4σ(8)分配系数:K
=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cScm
(9)分配比(容量因子):k=
mSmm
K=k×β(相比)
(10)滞留因子:RS
L
=
tmtR
=(uSu)
(11)塔板理论n=H
H有效作为柱效能指标H有效=
n有效
(12)分离度:R
Ln有效
tR’2tR’2
=5.54()=16()
12=R2
t
’?tR1’
1+Y2)
,分离度是柱效能、选择性影响因素的总和,故可
用其作为色谱柱的总分离效能指标。

(13)选择性系数:3、固定液的要求
(1)挥发性小;(2)热稳定性好;
(3)对试样各组分有适当的溶解度;(4)具有较高的选择性;(5)化学稳定性好。

4、检测器
(1)热导池(所有的物质,质量型)
(2)氢火焰离子化(所有的有机物,浓度性)(3)电子俘获(电负性强)(4)火焰光度(硫和磷)
(5)要求:响应快,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通用范围好。

5、保留指数
log?????log????
i=100(+z)
??+1??
6、定量
(1)归一化法:
????????
????=????
(2)内标法
aim内标
wi=??????×100%
内标7、相似相溶
极性分子间的电性作用,使得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
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难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2、液相色谱
1、特点
(1)三高一广一快:
高压、高效、高灵敏度,高速,可以测定75-80%的有机物。

2、六大分离原理
(1)液-液分配色谱:可以分离各种有机无机物(2)液-固色谱:
可以分离中等相对分子质量的油溶性物质(3)离子对色谱:可以分离碱
(4)离子交换色谱:
可以分离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分子(5)离子色谱:
可以分离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分子(6)空间排阻色谱:可以分离高分子
2、选择流动相时应注意的因素
(1)流动相纯度要高
(2)应避免使用会引起柱效损失或保留特性变化的溶剂(3)对试样要有适宜的溶解度(4)溶剂的粘度小些为好
(5)应与检测其相匹配3、梯度洗提
流动相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流动相中溶剂的配比和极性,通过流动相中极性的变化来改变被分离组分的容量因子k和选择性因子,以提高分离效果。

4、检测器(1)紫外光度(2)荧光(3)示差折光(4)电导
4个中唯有示差折光不能用梯度洗提。

3、电位
1、测定原理
对电位差(即所构成原电池的电动势)进行分析测定2、能斯特方程2.303????
E=K+?log??±
2.303????
E=K??p??试
3、膜电位
膜电位的建立证明主要是溶液中的例子与电极膜上离子之间发生交换作用的结果。

4、选择性系数
????,j=????(????)
5、标准加入法
用标准溶液滴加待测试液,计算前后差别。

????????
????=??Δ(10
4、伏安
1、欧姆定律
??Δ????
?1)
?1
??外?????=iR
2、定量
(1)测电流:
????=Kc
(2)扩散电流方程:
????=607n??12??23??16??
(3)直接比较法:
测定两个溶液的波高进行比较
?x
????=?????
??
(4)标准加入法:
???=K???????????????
????=
????3、干扰电流及消除方法
(1)残余电流
一、原因:
溶液中滴汞电极上存在微量杂质和存在电容电流。

二、解决方法:提高极谱分析的灵敏度。

(2)迁移电流
一、原因:
待测离子向电极表面的移动受扩散力作用和电场库仑力作用。

二、解决方法:加入支持电解质。

(3)极大
一、原因:
滴汞电极毛细管末端对滴汞上部有屏蔽作用而使被测离子不易接近,滴汞下部
被测离子则无阻碍地接近,因而在离子还原时,滴汞下部的电流密度将较上部为大,这种电荷分布的不均匀会引致滴汞表面张力部分运动,这种电荷分布不均匀会引致滴汞表面张力的不均匀,表面张力小的部分要向表面张力大的部分运动,这种切向运动会搅动滴汞附近的溶液,加速被测离子的扩散和还原而形成极大电流。

二、解决方法:
加入少量极大抑制剂。

(4)氧波
一、原因:
溶解氧在滴汞电极上被还原而产生的两个极谱波。

二、解决方法加入少量亚硫酸钠
5、库仑
1、法拉第电解定律
????
m=
Q=it
6、原子发射光谱
1、波长区域
Γ射线=5-140pmX射线=10?3-10nm光学区10-100μm
其中:远紫外区10-200nm近紫外区200-380nm可见区380-780nm近红外区0.78-2.5μm中红外区2.5-50μm远红外区50-1000μm微波
0.1nm-1m无线电波>1??
1pm=10?12m,1nm=10?9??,1μm=10?62、icP光源
(1)特征
一、icP的工作温度比其他光源高。

二、icP是涡流态的,且在高频发生器频率较高时,等离子体因趋肤效应而形
成环状。

三、icP中电子密度很高。

四、icP是无极放氧。

五、icP的载气流速较低。

六、icP一般以氩气作工作气体。

3、定性
(1)灵敏线
各种元素谱线中最容易激发或激发电位较低的谱线。

(2)铁谱线
将各个元素的分析线按波长为指标插在铁光谱图上。

4、变宽效应(1)自然宽度
在无外界影响下,谱线仍有一定宽度(2)多普勒变宽
原子在空间做无规则热运动所导致(3)压力变宽
吸光原子与蒸汽中原子或分子相互碰撞而引起的能级稍微变化,是发射或吸光量子
篇二:仪器分析总结
1仪器分析概述
1.1分析化学
1.1.1定义
分析化学是指发展和应用各种方法、仪器和策略,获得有关物质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组成和性质信息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1.1.2任务
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测定物质的有关组分的含量、确定物质的结构(化学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和存在形态(价态、配位态、结晶态)及其与物质性质之间的关系等,属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研究的范畴。

①确定物质的化学组成——定性分析②测量试样中各组份的相对含量——定量分析
③表征物质的化学结构、形态、能态——结构分析、形态分析、能态分析④表征组成、含量、结构、形态、能态的动力学特征——动态分析1.1.3分类
根据分析任务、分析对象、测定原理、操作方法和具体要求的不同,分析方法可分为许多种类。

①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②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
③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
④常量分析、半微量分析和微量分析
⑤例行分析和仲裁分析
1.1.4特点
分析化学是一门信息的科学,现代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①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
②提高分析方法的选择性及解决复杂体系的分离问题;③扩展物质的时间空间多维信息;
④对微型化及微环境的表征与测定;⑤对物质形态、状态分析及表征;
⑥对生物活性及生物大分子物质的表征与测定;⑦对物质非破坏性检测及遥测;⑧分析自动化及智能化。

1.2仪器分析
仪器分析是化学学科得到一个重要分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

1.2.1分类
仪器分析分为电化学分析、光化学分析、色谱分析、质谱分析、热分析法和放射化学分析法,详见下表。

1.2.2特点
①灵敏度高:大多数仪器分析法适用于微量、痕量分析。

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某些元素的绝对灵敏度可达10-14g,电子光谱甚至可达10-18g;
②取样量少:化学分析法需用10-1~10-4g,而仪器分析试样常在10-2~10-8g;③在低浓度下的分析准确度较高:含量在10-5%~10-9%范围内的杂质测定,相对误差仅为1%~10%;
④快速测定:如发射光谱分析法在1min内可同时测定水中48个元素;
⑤可进行无损分析:有时可在不破坏试样的情况下进行测定,适于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