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乌鸦喝水(第一课时)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乌鸦喝水(第一课时)部编版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乌鸦喝水(第一课时)部编版乌鸦喝水教学目标:
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
会写“只、石”等5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3.懂得遇到困难,应认真思考、积极想办法解决的道理。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认识反文旁;
会写生字“只、石”。

2.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到处”“旁边”等词语。

3.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认识“乌、鸦”等11个生字和反文旁;
会写“只、石”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的过程。

教学难点:
明白只有认真思考,才能解决问题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词卡片、实物演示道具。

教学过程:
一、《乌鸦反哺》故事导入二、认识乌鸦,激发兴趣三、初读课文,
感受情境1.播放视频,师范读全文。

2.学生初读课文。

出示读课文的要求:
自由读课文,要求:
1.给课文标上小节号。

2.再把课文读两遍,读完以后坐端正。

3.读后评议。

四、再读课文,带入情境(一)课文第一自然段1.乌鸦为什么要找
水喝呀?(板书:口渴了)2.仔细观察,找出形近字“喝”和“渴”,多
种方式认读“渴”和“喝”。

3.你们愿不愿意帮助乌鸦找水喝呀?(板书:找水喝)认识“找”字。

4.指名学生上台扮演“乌鸦找水喝”,引出“到处”一词。

5.指导朗读第一句话,理解“到处”,体会乌鸦找水的辛苦。

6.指导书写生字“只”。

7.课件出示“瓶子”,认真观察引出三组词语:一个瓶子水不多瓶口
又小8.指导朗读第二、三句: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但是,
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

9.指导朗读第四句:怎么办呢?体会乌鸦喝不着水着急的心情。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乌鸦
想出办法了吗?2.乌鸦想出办法了吗?(板书:想办法)用加一加的方法
识记“办法”。

3.看见什么想出办法来了?(小石子)
4.指导书写“石”字。

引出“许多”并指导认读。

5.教师移动位置,情境展示“旁边”的含义。

6.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乌鸦高兴的心情。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同桌合作朗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乌鸦是怎么做的?2.师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理解“放进”、“一颗一颗”、“升高”的意思。

(四)课文小结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呢?五、整体感知,巩固生字六、作业布置故事新编:假如瓶子旁边没有小石子,乌鸦想什么办法才能喝到水呢板书设计:
乌鸦喝水口渴了找水喝想办法喝着水遇到困难动动脑筋汪祖花,女,汉语言文学本科,一级教师。

一直担任小学语文和英语教学。

所带班级曾被评为“马鞍山市优秀班集体”“马鞍山市优秀先进中队”;
博望区名班主任工作室成员;
曾获得的省微课竞赛三等奖;
市教育信息化大赛一等奖;
乡村教师教育信息化市优、县优。

连续三次获得区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二等奖;
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二等奖;
少先队说课比赛一等奖。

曾参加过市级课题和省级课题并顺利结题;
多篇在市、区级论文比赛中获一、二等奖。

多次在书法比赛中获一等奖。

切题意,结构完整!
1.认识11个生字和偏旁“攵”,会写“只、多”两个字。

2.了解自然段的概念,学会给自然段标序号。

3.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和偏旁“攵”
2.朗读课文,了解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

教学难点:1.认识反文旁
2.会写“只、多”两个字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图片激趣,认识乌鸦
1.出示乌鸦的图片,说出乌鸦的名字。

2.学习“乌鸦”。

师:看着图片,说说小乌鸦长得怎么样?
师:乌鸦浑身都长满乌黑的羽毛。

这“乌”字就是黑的意思,他比鸟少一点(板书“鸟”,对比),乌鸦是一种鸟,所以“鸦”字是鸟字旁。

哪个小朋友知道鸦字是什么字+什么字呢?(贴板书:乌鸦)3.学生认读“乌鸦”。

师: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则乌鸦的寓言故事,题目是《乌鸦喝水》(贴板书,带读课题)。

在这个故事里,乌鸦做了什么呢?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播放课文朗读视频。

2.出示课文第一句: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1)学生说乌鸦会去哪里找水喝?
师:去了很多地方叫“到处”,处要翘舌,要把你们的小舌头卷起来。

(2)师:找东西需要用?(全班答:手),所以,“找”是提手旁,给“找”组组词。

3.出示词语:办法、旁边、许多、放进、升高。

(师带读一遍)
(1)读准字音:区分“办、旁、放”的韵母;“进”要读准前鼻音。

(2)认准字形(加一加游戏):
办、法、许、放、进、鸦、处把字拆开,让学生上台拼字
重点辨析放的反文旁和处的折文
(3)摘星星游戏(开火车读词语),引出“升高”的意思。

三、整体把握,了解大意
1.认识自然段,给自然段标序。

(投影示范)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会的字。

(可能不会的字:瓶、颗、渐)
3.全班读课文。

课题是“乌鸦喝水”,找一找,文中哪些词语是带有“喝”的词语,边读边找,找到后记下来。

()
4.画一画词语(投影示范)
5.学生说乌鸦找水喝——乌鸦喝不着水——乌鸦喝着水,老师贴板书。

四、复习生字
摘苹果游戏:把要求认的字去掉拼音,让学生认读
五、写字指导
只、多:认读字;看笔顺视频、书空3次;说说关键笔画、位置,学
生描红、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新词。

指名读、齐读。

2.指名朗读全文。

3.思考: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二、精读感悟,随文识字
1.过渡。

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乌鸦把小石子一颗一颗地放进瓶子,瓶子里的水
渐渐升高,他就喝到水了。

那么,他为什么会用往瓶子里放小石子的办法
来喝水呢?请同学们好好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2.以读代讲,感悟交流。

出示第1自然段: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但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
(1)因为瓶子的特殊性--瓶口又小,水又不多,使得乌鸦即使看到了水,也喝不到。

他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着急)。

指导朗读。

(2)小乌鸦为什么这么着急呀?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指导读第1句话。

(出示卡片:"到处""找水"。

)
读词,注意"处""找"都是翘舌音,用顺口溜识记"处""找"。

乌鸦会到哪去找水喝呢?试着用"他也许去____找,也许去____找。

"这个句式说一说,理解"到处"。

指导朗读。

(3)乌鸦这么辛苦到处找水喝,当他看到一个有水的瓶子时,他的心情会怎么样?指导读第2句话。

(4)师生配合读这一自然段。

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乌鸦找呀找呀,终于--(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
三、情境再现,明白道理
1.这只口渴的乌鸦喝到水了吗?他是看见了什么才想出办法来的?
2.是什么样的石子?有多少?
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3.乌鸦能喝到水,不仅因为他勤于动脑,还因为他--(善于观察)。

乌鸦终于喝到了水,你们高兴吗?下面请同学们再大声朗读课文,想象并体会一下乌鸦的心情变化。

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4.指名读全文。

这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

你们想做一次乌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好吗?
四、入情入境,合作表演
1.同桌练习。

同桌配合:一人读课文,一人扮演小乌鸦,可以加动作。

教师相机指导。

2.一组或多组上台表演。

五、质疑问难,开拓思路
假如周围没有小石子,你能帮助乌鸦想想别的办法吗?
学生互相交流,指名说一说。

六、指导书写
1.出示"只""出""见"这三个字。

2.尝试给生字组词。

3.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时注意点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只"的下半部分"八"要注意不要和上半部分的"口"挨上。

"见"的第三笔撇和第四笔竖弯钩要挨在一起,不要写成"儿"。

4.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的结构很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