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次1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施工管理4.1 组织职责4.2 规划管理4.3 实施管理4.4 评价管理5 资源节约5。
1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5.2节能与能源利用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6环境保护6.1 扬尘污染控制6。
2 有害气体排放控制6。
3 水土污染控制6.4 噪声污染控制6。
5 光污染控制6.6 建筑垃圾控制6。
7 环境影响控制7 职业健康与安全8 绿色施工检查与验收1总则1.0。
1为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贯彻绿色施工的方针和技术措施,达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保障施工人员的健康,规范绿色施工管理,制定本规程。
条文解释:绿色建筑是由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四个阶段构成,施工阶段是绿色建筑的组成部分,因此,绿色施工是实现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施绿色施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规程对施工阶段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及保障施工人员安全与健康提出了规范性的要求。
1。
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的建设工程。
条文解释:本规程所称建设工程,是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线路管道工程、设备安装工程及装饰工程等。
根据住建部“四节”(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要求和北京市环境保护要求,最大程度减少施工活动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同时考虑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投入,建筑规模在5000平方米或合同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必须实施本《规程》,限额以下建设项目的绿色施工管理可参照实施。
1.0.3本规程所指的施工现场包括施工区、办公区和施工人员生活区.1。
0。
4绿色施工应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法,推进建筑施工工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和标准化。
条文解释:建筑工程设计施工向工业化生产发展,是改变传统建造方式,减少施工现场作业,提高工业化水平,减少原材料的浪费,降低建筑生产成本,尽快实现建筑工程向标准化、机械化生产发展的途径。
施工单位要积极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机制,鼓励、支持施工现场进行节能、节水、环保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的机械设备设施及高耗能、高污染的工艺技术,推广采用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推进绿色施工科技进步。
1。
0。
5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除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遵守国家及北京市现行有关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条文解释:引用标准名录1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2 《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3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5 《建筑防水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JC1066;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7 《施工现场临时建筑物技术规范》JGJ/T188;8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0 《绿色施工导则》2术语2。
0。
1 绿色施工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绿色施工导则》的定义)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原地标内容)2.0.2建筑垃圾指新建、改建、扩建、拆除、加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料。
2.0.3建筑废弃物建筑垃圾分类后,丧失施工现场再利用价值的部分。
2。
0。
4可再利用材料施工现场可直接利用或经过修复、加工、组合后再利用的建筑垃圾。
2.0.5非传统水源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
0.6 一体化施工以施工区域为基础,使各专业的设计施工融合为一体、统筹规划,提高区域内各生产要素的运行效率,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
条文解释:一体化施工指在建设工程施工区域内,把市政设施、房屋建设施工进行统筹规划,依照建设工程施工流程,合理组织施工,减少人力、物力损耗,提高施工效率,有效降低施工中的单位能耗.2.0.7 基坑封闭降水在基底和基坑侧壁采取截水措施,对基坑以外地下水位不产生影响的降水方法。
2.0。
8 绿色施工评价对工程建设项目绿色施工水平及效果所进行的评估活动.2.0。
9 信息化施工利用计算机信息化手段,将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信息进行有序存储、处理和利用的施工方法。
2.0.10 建筑工业化以现代化工业生产方式,在工厂完成建筑项目的构、配件制造;在施工现场进行安装的建造方式。
其基本要求为建筑设计标准化、构配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机械化和过程管理科学化。
(参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管理规范2术语,2。
05、2。
0。
6为原术语,2.0。
7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术语)3基本规定3.0。
1施工单位应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项目周边建设规划和设计资料,应积极开展绿色安全工地的创建活动(新增),施工前应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做好绿色施工的统筹规划和策划工作。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3.2.2条)条文解释:在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应按照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资料,根据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的内在联系,将土建、装修、机电设备安装及市政设施等专业紧密结合,使建筑工程设计与各专业施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充分利用拟建设施,减少可再利用建筑构件及设施的破坏和拆除,减少资源浪费。
3.0.2施工项目部应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实施目标管理。
3。
0。
3施工项目部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注重“四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在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中应有专门的绿色施工章节,绿色施工目标明确,内容应涵盖“四节一环保"要求。
3.0.4施工项目部应建立绿色施工培训制度,并有相关记录。
3.0。
5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绿色施工内容。
3。
0。
6根据检查情况,制定持续改进措施。
3。
0。
7施工项目部应采集和保存过程管理资料、见证资料、影像资料和自检评价记录等施工资料。
3.0.8施工现场参建各方应做好施工配合,加强施工管理,确定合理的工期,避免或减少夜间施工。
3.0。
9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区域及主要施工设备应分别进行耗能和耗水计量.3.0.10施工现场应建立机械保养、限额领料、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台账和清单.工程材料和设备的存放、运输和使用应制定保护措施。
(3。
0.2——3。
0.7参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3.0。
2条,3.0.1、3.0.8—3.0。
10参考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程3.2。
2、3.1。
6—3.1。
8)4 施工管理4.1组织职责4.1.1建设单位职责1建设单位应向施工单位提供建设工程绿色施工的相关资料,保证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条文解释:工程建设单位在工程设计时尽可能做好统筹规划,将工程的土建、装修及市政设施等专业统一设计。
在工程建设开工前,向施工单位提供周边建设规划资料,使施工单位能尽量利用拟建设施,减少破坏或拆除可再利用建筑构件及设施,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建设单位还应提供工程地质勘查报告、地下管线资料及毗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有关资料。
2建设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支付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并督促施工企业落实安全防护和绿色施工措施。
(247号令第8条4款)3建设单位应会同建设工程参建各方接受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实施绿色施工的监督、检查工作。
条文解释:市住建委发布了《关于将施工现场扬尘治理有关内容纳入〈北京市房地产开发企业违法违规行为记分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京建法【2013】235号),明确建设单位扬尘治理责任,加大施工现场扬尘治理监督管理力度。
4建设单位应组织协调建设工程参建各方的绿色施工管理工作。
4。
1。
2监理单位职责1监理单位应对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承担监理责任。
2监理单位应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做好监督检查工作。
4.1。
3 施工单位职责1施工单位是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责任主体,全面负责绿色施工的实施。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3.1.4。
1)2建设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和分包的,总承包单位应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责。
分包单位应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
建设单位直接发包的专业工程,专业承包单位应当接受总承包单位的现场管理。
(247号令9条与2013年185号文3条)3施工项目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负责绿色施工的组织实施及目标实现,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进行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定期开展自检、联检和评价工作。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程》3。
1。
5)条文说明:对现场作业人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应包括与绿色施工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
工程技术交底应包含绿色施工内容,增强作业人员绿色施工意识。
4 施工项目部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专项绿色(新增)施工方案,并确保绿色施工费用的有效使用.条文解释: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制,应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特点,尽量利用规划内设施,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同时,应优先选择先进的施工方法,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按照住建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规定,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超过一定规模的组织专家论证。
5施工前,施工项目部应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
(247号令第14条)。
6施工单位应开展绿色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创新研究,积极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及其他“四新"技术。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程》3。
1。
9)条文说明: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及技术发展形势,住建部组织修编并发布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重点引入了绿色、低碳的建筑施工新技术,对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施工单位应加大推广力度.7施工单位应积极推进信息化施工方法。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程》3.1.13)8施工单位应建立落后施工工艺、方案、设备、材料的限制、淘汰制度,并予以推进.(《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3.1.10)条文说明:这项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将有助于绿色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如,灰土、灰石、混凝土、砂浆宜采用预拌技术,减少现场施工扬尘。
9应推行建筑结构构件预制化和建筑配件整体装配技术,推进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业化生产。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3.1。
14)4.2 规划管理4。
2。
1 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包括“四节一环保”内容的绿色施工技术措施,或编制绿色施工专项方案,按企业规定进行审批.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