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当今我国正在全面构建和谐社会,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基础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类发展的根本途径,优先发展教育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现在正是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重要时期,也是我校抢抓机遇,提升办学水平,树立办学品牌,实现腾飞的最佳时期。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水平、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现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
以争创省级标准化先进学校为契机,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
以“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教师自豪”为全体教师的共同追求,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平生发展奠定基础,努力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位于包括县直小学在内的全部学校前列,成为一所“底蕴深厚、质量上乘、特色鲜明、发展和谐”的知名农村小学。
1、办学思想:依法施教,加强学校管理,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全面实施教师专业化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教育技术,借助老中青教师“传帮带”作用,做好“蓝青工程”,鼓励开辟创新,创出学校的办学特色。
2、办学条件: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净化、人文化工程,精细化管理工程和教师专业化培训工程,为实现“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喜欢、教师自豪”的办学目标创造条件。
3、管理水平: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干部队伍达到“五好”,即领导班子好、队伍素质好、制度建设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教师“业务精、素质高、能敬业”;加强精细化管理,落实分层评价机制,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的龙头作用,以“校内教研”、“校本教研”和“两级督察(县教育局、乡中心校)”为措施,搞好教科研活动,以管理队伍,以教科研促质量。
(一)办学规模
学校五年内在保持原有规模的基础上进上步一提档升级,力争在 xx 年末申请晋级“省级标准化建设先进学校”,抓住争创“省级标准化先进学校”建设的有力契机,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力争在五年内使学校规模更上一层楼,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在提高办学规模的同时,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五年内,使 xx 中心小学在办学规模与办学质量上与县直小学站在同一行列,并达到县直小学上游水准。
(二)学生培养
学生是一所学校的根本,学校存在的目的就是培养出优秀的、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材。
基于此,我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德育养成教育,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造就社会主义建设新型人材为终极目标,多途径、全方位对学生进行培养,全体教职员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教书与育人并举,全力为“打造适合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材”打下坚实基础。
在五年之内,力争使学生达到如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学习品质--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浓厚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积极地探索,多渠道地尝试,在探索和尝试中积累知识,获得能力。
2、具有持续的发展潜质--在夯实基础知识、素质全面提 4 高的前提下,有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个性的自由发展。
3、具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在为师之范的教育陶冶下,展现出新时代学生应有的风貌:纯真善雅、仁爱博大、勤学睿智、诚实守信、顽强不拔、开辟创新。
(三)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示范性和传播性是其他职业所不具备的,教师的“德、识、言、行”在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教师师德水准的高低和业务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教风、学风、校风、教学质量”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所以我校把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放在未来学校发展的首要位置。
未来五年内,我校努力做到:1、师德师风建设方面
①、使教师们进一步明确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观念,进一步形成全新的正确的教育理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努力发扬敬业精神,切实提高育人水平,精心塑造师德风范,建设一支开辟创新,求真务实,知识赅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②、完善师德建设的各项制度以及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学校、教师、社区、家长、学生五位一体的监督网络。
③、全面落实全员德育模式,人人发扬讲文明的新风尚,推进学校文明建设。
④、关心教师的道德生活及心理健康,以关心人、温暖人为宗旨,多层次、全方位维护教职工的利益。
⑤、着力提高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匡助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形成以名师为引领的骨干教师团队。
2、师能建设方面
①要有较强的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教师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完成向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型学习方式的形成。
②要具有课程开辟能力。
要求教师有能对教材进行二次开辟的能力,能积极参预到校本课程的开辟之中,要从原来的“消极接受者”转变为“课程决策者”,具备一定的课程整合能力、课程设计能力和课程开辟能力,降低对教科书的依赖。
③要有娴熟的教学技艺。
遵循教育规律,智慧地、艺术地教育学
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奠基工程,我们必须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 年)》和省、市、县有关精神和教育法律法规,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立足校本,科学规划,强化管理,开辟资源,努力创建特色学校。
xx 小学在“十二五”规划发展基础上,特制定本校十三五(2022 年——2022 年)发展规划:
我校地处谷城县泰山路南段,位于 xx 社区六组,是一所农村彻底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 8 亩,建造面积 2336m²,教室 24 间,办公室 6 间,实验室 1 间,仪器室 1 间,图书室阅览室 1 间,音乐、美术教室各一间,会议室、卫生室一间,实现了校园网络化和教学班班通。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 36 人,教学班 10 个,幼儿班 2 个,在校学生 410 人,幼儿 105 人。
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在泰山庙和xx 社区以及村民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体师生的团结协作,开辟创新,学校办学条件
不断得到改善,普及程度得到巩固和提高,教育质量和依法治校管理能力逐年提升,学校已初具规模。
xx 小学服务半径大约 5 公里摆布,包括泰山庙社区、 xx 社区、盛世中华城小区总人口 6624 人,总户数 1792 户。
其中泰山庙社区 2660 人(含流动人口),620 户;xx 社区 2164 人, 742 户。
随着城市的发展,泰山庙社区、 xx 社区和旺恒国际中小型企业迅速增多,盛世中华城小区入住率不断攀升,学校生源越来越充足,学校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指导思想:我们办学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八大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扬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两面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学校自身的优势,做优“书香校园”、“安全校园”品牌,全面提升学校的综合办学质量与水平,打造县城区又一所优质小学。
我们的校训:求实、进取、乐学、多思;
我们的教风:敬业、爱生、善学、创新;
我们的学风:立志、勤学、诚信、奋进;
我们的精神:民主、团结、业精、争先。
2、办学理念:我校的办学理念是“全心全意为师生的发展和幸福服务”。
就是三句话:以学生为本,培养品德高尚、充满活力、具有创造力的“四有”新人;以教师为本,造就素质优秀、善于探索、和谐进取的教师队伍;以学校发展为本,建设内涵发展、均衡发展、持续发展的优质小学。
1、总体目标:打造城区优质小学,谷城县示范学校。
用五年的时间把肖营小学发展成为 1000 多名学生、 18 个教学班的办学规模,打造成为城区优质、现代化的小学,让每一个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位教师幸福工作,让每一个家庭充满希望。
2、发展思路:
突出一个主题——改革与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
学校在高速发展的基础上,高扬改革这面旗帜,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充分发挥教育改革中的政策优势,做优、做强学校品牌,使学校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确立“四种意识”—— (1)生本意识。
即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学校要发展,关键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有质量、有特色。
学生发展水平高,学校的竞争力就强,学校的发展环境也就好。
(2)师本意识。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学校要坚固树立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本的理念,让不同层次的教师获得不同程度的成长和发展。
(3)校本意识。
校本研究、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是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的需要。
积极提倡学校即研究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
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教育云资源优势,加强教师与教师、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创新的内在机制。
(4)社会意识。
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材。
作为教育者,必须要有为社会服务的意识,把学校和社会融入一体,时常与社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
1、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十三五”期间,学校借助国家实施学校“薄改工程”建设的快车道,加大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投入 115 万新建一栋 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