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共10篇)

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共10篇)

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共10篇)第1篇: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坚持依法办学,以德治校,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知识、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

抓好教师的理论学习和业务提高,强化师德教育,努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全面育人,力求做到学校办有特色、教师教有特点、学生学有特长,促进全县教育水平的总体提高。

二、学校重点工作和具体目标:(一)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强科学管理,进一步加强班子的服务意识、民主作风,建立和谐的干群关系,带领广大教职工努力完成学校规划。

建立健全校长负责制、校长教学制,领导班子深入教学一线,推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

努力提高干部的管理能力、服务意识、奉献精神。

认真落实党员干部廉政制度,做好每年的民主评议工作。

(二)教师队伍建设:认真贯彻《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和师德培训,强化为人师表,建立一支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有水平有特色的教师队伍。

1、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

要求教师具有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

具有较强的教改意识,不断提高新形势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努力达到教有特色,为教师们学习创造一切机会、提供条件。

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教研知识和能力。

不断提升广大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监督的积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

2、加强以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爱岗敬业为核心的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每年评“先”评“优”,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奖惩制度。

3、在教师中加强计算机知识和和能力的培训和业务提高。

实践教育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教育科研、学校管理的整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干部的管理方式。

利用网络促进教育交流,实现小课堂大教育构想。

4、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加大对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坚持走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路子,培养一部分带动一大批。

(三)教育教学改革:1、落实德育纲要。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文明习惯,强化宣传,落实《中小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创新和实践的能力为特色,整体规划学校的德育工作。

重视德育队伍建设、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少队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2、实现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明显提升。

(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明确各学科功能,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上进一步探索,总结推广经验;以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各学科课堂教学的改革和评价方式的改革;不断提高课外小组、训练队的活动质量。

(2)论证、调整、确立具有本校特色的能够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

(3)学生体育、卫生、美育等方面工作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健康水平。

在课间操、校园舞、课外体育锻炼等传统大课间活动方面进行研究,提高锻炼效果。

3、开展专家指导、专业引领、注重校本研究的教科研工作。

重视教育科研工作。

健全科研制度,加强对科研的指导。

认真落实科研计划,坚持从教育、教学实际选题,抓好课题研究。

(1)学校教师的教科研工作以县教研室、教研员和学校科研骨干为指导,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教育评价等方面深入进行研究,掌握教科研途径、方法等方面水平有明显提高。

(2)鼓励教师参与不同内容、不同级别的课题研究,注重研究的广泛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坚持特色办学,创名校。

1、以德为首全面育人。

继续把中国文明网作为德育阵地,鼓励师生全员参与;此外要小手拉大手,德育进家庭,文明传社会。

2、深入打造书香校园。

巩固已有的读书成果,继续广泛传播读书学习理念,兴读书学习风尚。

通过开展积极有效的校园阅读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需要、责任、乐趣和生活方式。

3、传承国学薪火,弘扬传统美德。

围绕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延续《三字经》和《弟子规》的诵读,此外,要通过故事会、演讲赛、童谣赛、中队主题汇报会、国学大家讲等活动,让活动有声有色,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

4、文明礼仪满校园。

把“文明礼仪教育”由学科渗透发展到作为校本课程主科目来开发,确定以“家庭礼仪”、“校园礼仪”和“社会礼仪”为主要内容,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文明礼仪教育。

通过主题班会、专题板报、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推进校园礼仪教育工作。

5、特色家庭作业,延续课堂教学,扮靓学生课余生活。

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能体现人文性、科学性、合理性的特色家庭作业来,使作业更具亲和力、吸引力,让这些作业真正成为课堂的延伸。

让趣味性家庭作业、探究性家庭作业、选择性家庭作业、个性化家庭作业、开放性家庭作业吸引学生注意力,兴趣提高,压力降低,让孩子可与生活多姿多彩,实践能力增强,素质有所提高。

全体教师一定要团结一心,振奋精神,规范管理,树立校园安全意识,深化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一定端正思想,爱岗敬业,为我校教育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学校发展规划实施方案(2021-2021学年)罗庄完小2021.09.01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对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学年实施方案。

一、学校基本现状分析罗庄完小创建于1963年。

学校占地6393平方米,现有教师13人,7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83人。

1.学校历史悠久。

学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以优秀的教育质量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2.学校师资力量较弱。

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在岗教师13人,其中代课教师2人,有7个本科生,6个大专生。

专任教师合格率100%,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合格率100%,校长岗位培训合格率100%。

一支政治过关、业务过硬、勇于创新、具有先进理念和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师队伍,已成为解一小向更高层次攀登的强有力的基础,成为学校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中坚力量。

3.环境整洁优美。

2021年落成使用的主教学楼色彩典雅,校园布局紧凑有致,校园内四季如春,为师生身心健康提供了保证。

4.教学条件得到改善。

在市、县教育局的领导支持下,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学校现拥有一个网络机房,共有计算机47台。

学校现有实验、仪器、图书、阅览等专用教室6个,为发展学生个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5.学校办学质量较高。

学校坚持全面育人,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在学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同时,办学效益不断提高,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县规范化学校、市平安和谐校园。

但是,学校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敬业精神受到冲击。

目前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教师的敬业精神受到多种因素的冲击,青年教师的吃苦、奉献精神不如老教师,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教育还待加强。

2、教师队伍综合素质虽然不低,但由于缺少竞争的机制和环境,教师队伍齐而不尖,缺少名师的引领,要加强培养不同层次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

3、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还需培养、强化。

通过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尽管学校发展面临着不少问题,但学校的外部环境和内在优势,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创造学校新的辉煌,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上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教育质量观,全面深化素质教育。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追求教育质量,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学校,立足学校、教师、学生发展三位一体的新的制高点,励精图治,开拓创新,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位,确保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努力把学校办成“文明、和谐”的学习型组织,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社会赞誉的品牌特色学校。

四、主要任务1.办学条件。

对校园布局合理调整,要完成“班班通”建设。

要逐年增加图书室藏书,达生均30册标准。

要适当添置教学设备,争取每班教室添置一套2.队伍培养。

积极锤炼一支“视野开阔,勤于学习,乐于奉献,肯于研究,善于反思”的现代科研型教师队伍。

五年内培养学校教学骨干4-5人,县教坛新秀1-2人。

使全校有一定能力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总数达30%以上。

3.特色建设。

进一步加强“手拉手”活动,加强书香校园的建设,使学校的德育教育特色进一步显现,书香校园建设形成特色后持续发展。

五、主要措施(一)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和谐的领导集体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得力的中层干部是校长施政的左膀右臂、科学决策的参谋智囊。

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为此,学校将依据发展需要,按照德才兼备、老中青相结合的原则,调整配备学校领导班子。

将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管理、培训列入学校的校本整体规划,促使干部成为学校优秀领导者,不断推进管理创新。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的职业是感触未来的职业,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改革的原动力。

为了更好的落实人才强教工程,我们的主要措施是:1、明确工作思路,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为了促进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们明确提出了“依法治校、科研强校、名师立校、品牌兴校”的发展战略,确立了“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队伍建设为重点”的教学管理工作思路和“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校本培训为重点,分层要求、分类指导、名师引路、合作提高”的教体中强化六种意识:全局意识、奉献意识、创新意识、学习意识、品牌意识、服务意识。

2、制定发展规划,引导教师确立自我发展目标明确的发展目标,是催人奋进的不竭动力。

没有远大志向、没有人生追求的教师,也不会成为优秀的教师。

因此,学校鼓励教师成名成家,支持教师敢冒尖、创名牌、推好课。

同时,学校针对教师年龄、学识、能力的特点,分层提出培训目标,形成“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培养梯次,明确相应的培训内容和方法,强化过程管理,实行个案追踪,让教师的内驱力和学校提供的成长平台形成合力,推动教师专业成长。

本学年内培养学校教学骨干4-5人,县教坛新秀1-2人。

3、铺路搭桥,在实践中锤炼教师我们深知,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资源。

为了促使教师进一步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把握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动态,学校将不遗余力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搭建支持平台,让更多的教师在学校发展中展示自己的人生智慧,实现人生价值和美好理想。

努力实现“通过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师生的和谐发展,促进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突出“一切为了学生”的教育理念。

以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重点,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实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