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互联网+”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

“互联网+”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

“互联网+”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
革中的应用
摘要:学前教育属于初级教育阶段,当前幼儿园迫切需要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师资队伍,而学校课程教学模式对师资队伍的培养有很大的影响。

“互联网+”
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教育的多元化,信息交流呈现出全天候、广泛性等特点,知识的获取途径也日益多样化。

关键词:“互联网”;学前教育;改革
引言
近年来,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学生人数,教师队伍中存在着大量的师资短缺,
对幼儿教师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在这种现实条件下,我国的学前教育师资队伍
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网络环境的最大改变是人们的信息获取不再受到
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通过各种电子手段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新时期的幼
儿教师所面对的环境与以往相比更为复杂,对幼儿教师的综合、多维度能力的要
求也越来越高。

不但要学习固定的知识,还要随时进行可流通的内容。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法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

随着学前教育机构越来越注重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对幼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知识和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教学中,由于没有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主
观能动性,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接受,无法适应老师的教学思路和教
学步伐。

单一的、单调的输出方式,很难让学生完全掌握所有的知识,形成长久
的记忆,并将知识和技巧融为一体。

幼师是一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在实际条
件下,幼师要适应各种变化的幼儿问题,要记住与考试规范一致的范本,在遇到
紧急情况时,往往不能灵活运用。

(二)能力评价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对幼教人才的素质评价还不够全面、科学化。

虽然这种方法可以
速成、省心,但并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操作水平。

以考试为基础的人才,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幼儿教育时,往往会陷入固有的思维模式,很难正确地解
决有关问题。

二、学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设想
(一)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随着时代的发展,幼儿教育也要与时俱进,必须从观念上进行观念上的更新,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革。

现在的幼稚园父母和幼稚园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
照顾好幼稚园的护理员,而是在空闲的时候帮助照顾他们。

在获得相应的学前教
育知识和基本的学前教育技能的同时,还应结合当前的实际状况进行反思。

幼稚
园是0-6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经常会做出“出格”的举动,所以如果只是按照课本上的内容去做,而不是根据具体情况来
进行教学,那就很难解决学生的这类问题。

所以,新时期的幼儿教育专业人士,
不但要有基本的学前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还要有创造性的思考能力,从幼儿的
视角来分析问题,从较高的层面,全面了解幼儿之所需所感所想,及幼儿之所及,念幼儿之所念。

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除了教授相关的基本知识,让他们顺利通过相
关的测试之外,还要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学会思考、规划、主动学习。

谈到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就是对幼教人才的要求,既要掌握课程的基本知识,又
要从全局出发,培养多方面的能力。

(二)健全教学大纲,使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在实践中得到体现。

如果一味地满足教育机构对人才的要求,一味地追求速度,培养出来的学生
往往只会掌握一些理论知识,却不能在实践中起到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些学生,
还会因为一次次的失败而失去信心。

所以,在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中,既要注重
数量,又要把“质”放在首位。

三、如何更好的使用“互联网”
“互联网+”具有信息共享、信息交流、数据交互、学习碎片化等诸多优点。

由于网络上有大量的内容和丰富的视频,可以让老师们在课堂上进行选择和对比,从而使老师的授课更加方便,也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全面掌握和学习。

具体来说,
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与教材有关的素材,进行预习,当学习到某个
特定的理论知识时,老师还会播放相应的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能够深刻地认
识到问题的本质,并学会独立思考。

幼儿园老师是他们的启蒙老师,要充分发挥
各种学科的魅力,这就要求学前教师要具备多种技能,包括吹奏、唱歌等。

具体
来说,是:
第一,在课程基本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尽量引入新的方法和技术,运用“互
联网+”对课程进行优化和改进,采用翻转课堂、微课等学生主导的课程,丰富
了教学内容,增加了趣味性。

首先,老师要针对每个人的学习水平和能力,选择
合适的视频资源。

然后,在班级里实行小组讨论制度,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观
察到的关于孩子的问题,老师分析问题,让学生了解问题的根源,并想出相应的
对策。

第二,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符合实际,符合实际情况。

幼儿教育问题
是一个现实问题,而且是千变万化的,所以,学生要有“以变应变”的本领,而
教材的选用,要尽可能地贴近课程贴近实际,既要有实践性,又要有真实感,还
要有时效性,有同情心,有兴趣,以及讨论的兴趣。

另外,老师还可以在日常的
教学中,指导学生注意与社会有关的新闻,并设定每个月、每个季度,将与孩子
有关的热点话题,分别拿出来介绍给课堂,让同学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第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打破了传统教室的局限,将学习的空间从一个教室
扩展到了全天、全方位,当无法现场学习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教学,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在线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和老师进行沟通,老
师还可以通过网络记录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网络的确给幼教教学提供了很多的方便和益处,但是任何事情都有它的两面性,网络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能很好地运用它,就会影响教学和培养人才。

互联网的普及,让所有人都能轻松地上网,但我们也要意识到,互联网的开放性
和用户的隐性,互联网是开放的,它的门槛很低,但也带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
谁都可以随意发消息,在庞大的信息流中,必然会有质量差的,甚至是虚假的。

小朋友的思维还不够健全,很难分辨网上的信息。

在此背景下,教师应提前进行
指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判断能力,避免被虚假的网络信息所误导,
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处理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问题。

另一方面,老师要加强自己的
网上知识甄别能力,将自己的教学和人生经历告诉学生,在遇到热点事件的时候,一定要谨慎,不要盲目的做出判断,不要因为一时的兴趣,就把话题放在讲台上,这样很容易歪曲社会问题,更会误导学生,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提高。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把握“互联网+”的力度,充分运用多媒体
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但这并不代表老师可以抛弃传统教学,做“甩手掌柜”,而“互联网+”仅仅是教学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而不是单纯地采用网络教学,很可能会导致知识的碎片化,让学生难以接受。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自
己的原则和坚持,在科学的课程体系中,老师回答学生的问题,提供反馈和建议,对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讲解,恰当地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并结合课本进
行深入的讲解。

五、结论
互联网时代,幼教专业改革势在必行,一方面,互联网为幼教人员的培训带
来了许多方便,而教师则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媒介进行更广泛的教学,以适应时代
需求的教学革新。

另一方面,很多幼儿园都在使用网络多媒体教学,并建立了自
己的“云课堂”,通过远程教学手段来实现数字教学。

当幼儿出现问题时,父母
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与老师取得联系,并提出解决办法,所以在培养幼儿教
师时,引进网络相关技术,使其更好地掌握和掌握新的技术,从而使其在今后的
工作中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并激发儿童的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朱传华."互联网+"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
[J].2021(2020-33):185-186.
[2]丁洁.“互联网+”在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中的应用[J].知识文
库,2020.
[3]周健宇,关亚文,袁宝坤,等."互联网+"教学模式在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应用[J].好家长:创新教育, 2018(7):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