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综合练习【有答案】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综合练习【有答案】

湘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综合练习【有答案】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一、单选题
在西藏米林县丹娘乡的雅鲁藏布
江北岸山麓,有一个高约百米的沙丘,
叫丹娘沙丘。

当地江水水位季节变化
大,冬春季多大风,连绵的沙丘构成
了波涛起伏的沙海。

下图中图1为丹
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图2为丹
娘沙丘景观图。

读图,回答1-3题。

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A. 风力堆积
B. 流水堆积
C. 冰川堆积
D. 海浪堆积
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A. 印度洋海滩
B. 沿岸山上的土壤
C. 塔克拉玛干沙漠
D. 附近沙洲和河床
3.该河谷的主导风向是
A. 北风
B. 东北风
C. 偏西风
D. 偏南风
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
桥”。

据图回答4-5题。

4.上图中丙地貌大量发育的地区,其主要的岩石类型是( )
A. 变质岩
B. 花岗岩
C. 玄武岩
D. 石灰岩
5.关于上图中“天生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图主要是风力的堆积作用形成的
B. 乙图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C. 丙图的地貌类型在我国华北地区广布
D. 丁图在干旱和沙漠地区比较常见
读新月形沙丘等高线地形图,完成6-8题。

6.和新月形沙丘形成的主要外力相同的是
A.雅丹地貌
B. 喀斯特地貌
C. 沙坝
D. 海滩
7.读图判断该地的主导风向
A.西北风
B. 西南风
C. 东北风
D. 东南风
8.风沙活动频繁的地区,可以采用防沙的工程措施是
A. 退耕还林
B. 加强监测
C. 石方格沙障
D. 修筑堤坝
读右图回答9-10题
9.具有图示典型海岸景观的国家是
A.挪威
B. 新西兰
B.日本 D. 西班牙
10.该海岸典型景观的形成原因是
A.海浪侵蚀
B. 流水侵蚀
C. 冰川侵蚀
D. 风力侵蚀
11.下列地貌与其所受外力作用组合正确的是
A. “U”形谷——流水侵蚀作用
B. 黄土高原的沟壑——流水沉积作用
C. 风化壳——风力沉积作用
D. 雅丹地貌——风力侵蚀作用
河流发育到一定程度,随着流水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裁弯取直。

河水再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

因这种湖泊
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

下图示
意某地牛轭湖分布。

据此回答12-14题。

12.下列地形区中,牛轭湖最多的是
A.云贵高原
B. 东北平原
C. 东南丘陵
D. 塔里木盆地
13.促使河道自然裁弯形成牛轭湖的原因是
A. 凹岸侵蚀
B. 凹岸堆积
C. 凸岸侵蚀
D. 凸岸堆积
14.牛轭湖形成后,面积将逐渐缩小直至消亡。

自然状态下牛轭湖消亡的原因是
A. 湖水大量流出,湖床逐渐干涸
B. 人类过量用水,水位不断下降
C. 上游河道淤积,湖泊面积缩小
D. 湖水蒸发下渗,植被发育覆盖
右图照片显示某同学所作地貌形成模拟试验场景。

读图,回答15-16题。

15.该试验最可能模拟的是
A. 海岸上沙滩的形成
B. 沙漠地区沙丘的形成
C. 山麓冲积扇的形成
D. 火山的形成
16.与上图中甲成因类似的地貌景观是
A. 黄河三角洲
B. 广东韶关丹霞山
C. 广西桂林象鼻山
D. 贵州黄果树瀑布
读植被覆盖率、风速与输沙率的关系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反映出
A. 同一植被条件下,输沙率与风速呈负相关
B. 同一风速条件下,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C. 在植被覆盖率为10%~20%时,风速对输沙率的影响较小
D. 输沙率与植被覆盖率、风速的关系不明显
18.由图可知,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A.设置沙障固沙
B. 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植树种草
C. 合理利用水资源
D. 小流域综合治理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

右图为阳朔峰林景观图,据此完成19-21题。

19.图示地区地貌类型是
A.流水堆积地貌 B.风力侵蚀地貌
C.风力堆积地貌D.喀斯特地貌
20.该地区地表水资源缺乏的原因
A.土层厚、植被多,蓄水能力强
B.多溶洞、暗河,地表水流失快
C.年降水量较丰富,季节变化大
D.人口密集,水田面积大,用水量大
21.该地区成为著名旅游地的优势在于
A.地处热带,风景优美,环境承载量大
B.景观具有春翡夏翠秋金冬银的季节特点
C.地质地貌景观独特,具有较高游览价值
D.水陆交通通达性好,旅游地吸引半径大
读我国某地峰丛、峰林和孤峰剖面图,回答下面小题。

22.图中所表示的地形地貌景观主要分布在
A.玄武岩分布区
B. 石灰岩分布区
B.大理岩分布区 D. 花岗岩分布区
23.下列风景名胜与图示景观相似的是
A.桂林山水
B. 武夷风光
C. 黄山怪石
D. 华山险峰
二、综合题
24.读“长江流域图及四地景观图”,回答问题。

(1)长江上游以流水_______作用为主,剖面多呈___________字形;下游以流水_______作用为主。

(2)长江三峡属于___________地貌;喜马拉雅山的角峰属于__________地貌。

(3)形成黄土高原和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外力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云贵高原的溶洞是典型__________地貌。

溶洞的地貌还可以
具体划分:溶沟、溶斗属于________________地貌;石钟乳、石笋属于________________地貌。

(5)图中西南部地区多地震、泥石流和________地质灾害,躲避泥石流应向泥石流沟_ _ 方向(侧上、侧下)跑。

预防泥石流的常见的生物工程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
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图中示意贺兰山东
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
砾石为主。

(1)说明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碎
屑物质堆积的原因。

(2)与其他洪积扇相比,分析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砾石较少的原因。

(3)分析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土壤层较浅薄的自然原因。

26.喀斯特岩溶天窗是指地下河通往地面的窗口。

广西的地苏地下河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的地下河,天窗、溶洞、峰丛等各类岩溶地貌集中分布,形成了“一河、百窗、千山”的地貌形态。

图Ⅰ示意地苏地下河流域天窗的分布,图Ⅱ为地苏地下河地区喀斯特地貌。

(1)“岩石裂隙→溶洞→天窗”是天窗的形成机制之一,阐释其形成的具体过程。

(4分)
(2)分析当地地貌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4分)
(3)为该地开发利用地下河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黄土高原这么多的黄土是从哪里来的呢?科学家曾经提出多种假说,其中“风成说”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即认为黄土高原的黄土物质是通过风从中亚、蒙古等地
的荒漠、戈壁吹过来的。

材料二刘东生被称为“黄土之父”。

他在陕
西洛川县黑木沟发现的黄土剖面,断面高
120米,最上面是黄土,下面的土壤发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