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教学目标:了解空气在人体内的旅行线路,感觉并测量呼吸时的身体变化,知道什么叫“气量”,会测肺活量。

教学用具:软尺、肺活量测量装置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人体健康除离不开健康饮食外,还需要呼吸健康。

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呼吸与健康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1.举例说明“气量”。

2.空气对人体的重要作用:从出生起,人就开始呼吸了。

人的生命一刻也离不开空气,一旦停止呼吸,人的生命就完结了。

3.活动1追踪空气进入人体的路线(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①看图,说说空气进入人体后,依次到达哪些地方,了解这些地方的名称。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②空气能从口入吗?③画出新鲜空气进入人体的路线。

4.活动2观察呼吸时的身体变化①软尺测量深呼吸时的胸围(自测,互测),记下数据,计算出胸围差。

②多测几次,计算出平均值。

③制表备用。

5.活动3比比谁的气量大①用瓶子、软管等测量气量,根据胸围差记录,研究胸围差与气量的关系。

(注意管子卫生)②用肺活量计测量肺活量。

③小知识:肺活量是指做一次尽可能大的吸气后,用力呼出的全部气体。

肺活量的大小是肺功能强弱的一项指标,肺活量大,肺功能就强。

④制作肺活量统计表。

⑤增大肺活量的方法:加强体育锻练。

6.上网查看资料1不同年龄的人肺活量也不一样,儿童肺活量约1.2升,成年人约2.6升。

经常锻炼可增多到5升,比不经常锻炼的人能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这能使身体更健康。

7.测量运动后的呼吸次数①先测定平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一呼一吸算作一次呼吸)。

②到操场跑三圈,回到教室。

③测半分钟内的呼吸次数,计算出1分钟的呼吸次数。

8.比较运动前后呼吸次数的转变。

9.解释运动中呼吸加快的原因:人体运动时,需要的氧气比较多,这些氧气靠吸进的空气提供,因此呼吸就加快了。

供氧不足会出现头晕、恶心等症状,特别是剧烈运动会出现这种情况。

因此锻炼身体要循序渐进,以求身体适应。

三.小结四.作业记下(或再测量)自身的肺活量,保存好,一年后再测,看看有没有变化。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教学目标: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教学过程:一.欣赏题图,引入新课当坐在餐桌前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怎样的饮食才能让你更健康?当呼吸着新鲜空气的时候,你是否想过,怎样才能使肺功能更强?当数着自身脉博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什么因素影响着心跳的快慢?当挥击球拍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身体的各个部分为什么会如此协调?让我们带着这些问号书中探宝吧!二.新课讲授1.看图,简单了解食谱,听听小朋友们怎么说,自身想提什么问题?2.活动1饺子里有什么?①饺子的制作过程(调馅、和面、擀皮、包、蒸煮)。

②饺子的营养成分(脂肪、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

③不同馅的饺子有不同营养。

④吃过水果馅饺子吗?自身动手包水果馅饺子,尝尝味道。

⑤讨论:肉馅饺子的营养成分来自什么原料?(脂肪来自动物油、植物油,糖类来自面粉,蛋白质来自瘦肉、蛋类等,维生素、纤维素、矿物质等来自蔬菜)3.资料人的身体需要的营养成分:糖类、蛋白质、脂肪、纤维素、维生素、无机盐、水等。

这些营养成分分别来自肉蛋奶、油脂、谷物、蔬菜、水果等。

其中谷类食物为人体提供能量,奶、豆制品提供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蔬菜水果类提供纤维素、维生素、无机盐、水等。

油脂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还能增多食物香味,刺激食欲,水可直接饮用。

4.食物金字塔的构成塔基是人体需要营养成分量的食物,越往塔尖需要量越小,但也不可或缺。

三.小结四.作业说说一日三餐都含人体需要的哪些营养成分?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圆顶形、球形等有和拱形相似的特点,可以承受较大的压力。

过程与方法●用已有知识对常见弧形结构承受力的特点作解释。

●发展观察、联想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科学技术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完整的和对半剖开的乒乓球,完整的和剪开的塑料饮料瓶。

教师自身准备:类似拱形、圆顶形和球形的物品或相关图片,若干根相同的硬纸条(演示拱形拼成圆顶形和球形)。

教学过程:一.引入。

我们周围有很多圆弧形的东西。

它们和拱形有没关于系?二.认识圆顶形、球形,研究它们承受压力的特点。

1.观察:观察课本中圆顶形建筑和物品的插图,或观察教师提供的图片。

2.这些物体的形状可以叫做什么形状?3.演示:圆顶形与拱形有联系吗?演示几个相同的拱形可以拼成一个半圆形。

4.提问:我们看到的这些物体为什么做成圆顶形?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5.观察、实验、分析:观察剖成两半的乒乓球,看球壳的厚薄,捏一捏塑料皮的软硬。

你们估计一下,把半个乒乓球扣在桌上,向下压它,它能承受多大的压力?现在我们在三个这样的半个乒乓球上摞书,看能摞多少本?实验演示。

你们认为圆顶形承受压力的能力如何?试着解释一下,为什么半个乒乓球能承受这么重的书?(适时提示:拱形的拱脚是要用力抵住的,圆顶形为什么不需要抵住?想一想,如果几个人手牵手围成一个圆,每个人都努力向外退,能走开吗?为什么?)6.教师讲述:两个半球形可以组合成一个球形,球形也可以看成是若干个拱形的组合,球形硌个方向上都是拱形的。

球形的任何一个地方受力,力都可以向四周均匀地分散开来,因此球形比任何形状都更坚固。

非常大的贮油罐做成球形就是这个道理。

电灯泡为了更透光,玻璃壳很薄,但做成球形,它就比较坚固了。

三.塑料瓶形状的分析1.谈话:在我们周围利用拱形增多材料强度的例子很多。

我们来做一个“关于塑料瓶形状的研究报告”。

你们可以先观察塑料瓶的各部分的形状,看哪些部位包含了拱形,与剖开的塑料瓶对比,试一试强度上的差别,写出发现。

2.小组研究,教师巡视。

汇报交流。

四.认识生物体结构中的拱形结构1.谈话:我们研究了人工设计的物体。

我们自身身体中存在着拱形结构吗?人的肋骨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好处?头骨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好处?人的脚骨也是拱形的吗?它能使人的脚承受更大的重量且有弹性。

2.提问:观察龟壳、贝壳、蛋壳等,说说这些形状对它们自身有什么意义?3.小结:研究了拱形后,你们有什么感想?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教学目标】科学概念:认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能省力,轮越大越省力;在轴上用力费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在大小差别更大的轮轴上挂重物的实验分析,认识轮越大越省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积极了解轮轴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研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了解轮轴作用和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教学难点】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教学准备】大螺丝刀1把、阀门式水龙头一个;每组钩码1盒、2段棉线、1个铁架台、1个大轮、1个小轮、一个轴(简易机械盒)【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水龙头是我们每家每户都有的一种工具,他能有效控制水的流量。

我请一位同学来拧开这个水龙头;(出示阀门式水龙头)出示水龙头图片,并指出轴、轮所在位置;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可以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二.轮轴作用的研究1.设计家在设计水龙头的时候都是有一定目的的,那水龙头上的轮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尝试回答)2.请学生尝试拧开去掉轮的水龙头,然后说一说轮的作用。

3.用一个轮轴装置来研究轮轴的作用。

实验操作:(1)把一些大小不同的轮和轴分别固定在一起,安装在支架上,在轮和轴的凹槽内装上棉线,把钩码分别挂在轮和轴上,试试看,能发现什么?(2)学生分组实验并做好实验记录(书本P10),这里主要培养学生的协同分工能力。

4.小组成员汇报数据,并进行交流和思考,发现了什么规律?(挂在轮上的钩码更少,证明在轮上用力能省力)5.轮轴作用的利用(小游戏):猜猜胜者是谁?请几对同学上台来进行游戏。

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柄,一个同学握住螺丝刀轴,2人按不同方向转。

三.轮的大小对轮轴作用的影响。

1.刚才我们通过实验和游戏了解了在轮轴的轮上用力是比较省力,那如果轴固定不变,把轮换大些会怎么样呢?(请学生进行大胆推测)2.示范操作实验:把更大的轮和轴(不变)固定在一起,先在轴的棉线上挂3~5个钩码,然后请学生尝试在轮上加钩码,使轮上的钩码刚好能拉起轴上的重物。

3.在小组内开展实验活动,用不同大小的轮和轴进行实验,并请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填入书本(P11)的表格内。

4.交流讨论数据表,说说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收集数据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按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实验,然后进行对比;发现轮越大,越省力,轮越小,越费力的规律)四.巩固与应用1.找一找,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轮轴?说说它们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那些方便。

2.这些轮轴的作用是什么?他们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方向盘、轱辘、门把手、扳手、牛顿盘)其中牛顿盘在旋转时是拧轴,属于费力的轮轴。

粤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5【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知道杠杆可以分为省力杠杆、费力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认识到杠杆是否省力是由它的三个点的位置决定的。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不同种类的杠杆有不同的用途,在不同条件下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杠杆。

【教学重点】对不同杠杆的比较和分析【教学难点】找出不同杠杆的三个点和是否省力情况。

【教学准备】长竹筷、螺丝帽或其他重物、棉线或钓鱼线、塑料盘(学生)。

杆秤、螺丝刀、开瓶器、镊子、油漆桶、啤酒、粉笔;画有螺丝刀撬油漆桶、镊子夹粉笔、开瓶器开啤酒瓶的图片(教师)。

【教学过程】一.趣味引入游戏:出示油漆桶一个、啤酒一瓶、粉笔5支;镊子、一字螺丝刀、开瓶器。

1.用工具把油漆桶撬开,然后在里面倒一杯水;2.用工具打开啤酒瓶,倒一杯啤酒;3.用工具用夹5支粉笔到一个空杯子里。

比一比,哪个同学完成地快,请其他同学为他们加油。

二.杠杆类工具的比较1.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非常精彩,首先让我们思考一下,他们使用的工具适合吗?(适合)2.思考一下,他们所使用的三种工具哪种是省力的?哪种是费力的?或者不省力也不费力的?(请几位同学进行判断,并说说理由)3.判断他们是否是省力工具的方法是什么?(找出三个点,然后进行比较)4.请同学们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图片上画出每件工具的三个点。

5.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一下这些工具是否省力?为什么?6.在全班内进行交流反馈;并对学生的画图进行展示交流。

(重点分析镊子和开瓶器的三点位置的转变。

开瓶器支点在前端,阻力点在中间;镊子支点在末端,用力点在中间)7.小结:怎么样的工具是省力的?怎么样的工具是费力的?(请同学找出其中规律)三.给各种杠杆类工具分类1.请同学们在书本P8页的10种工具上画一画,找出每样工具的三个点。

然后判断一下它是省力的还是费力的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学生各自作图、填表。

3.汇报交流(请学生到展台下进行展示交流)4.思考:我们都知道杠杆能省力,能帮助我们抬起自身无法徒手搬动的东西;但为什么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工具他们有的是费力的呢?为什么这样设计呢?教师小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