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施工方案一、钢结构安装:1、基础和支承面(1)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上柱的定位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锚栓)的规格和位置、地脚螺栓(锚栓)紧固应符合设计要求。
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上柱的定位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锚栓)的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图例建筑物定位轴线L/20000,且不应大于3.0基础上柱的定位轴线1.0基础上柱底标高±2.0地脚螺栓(锚栓)位移2.0预埋钢板或支座作为柱的支承面时,其支承面、地脚螺栓(锚栓)位置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应规定。
(3)多层建筑采用座浆垫板时,座浆垫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4)当采用杯口基础时,杯口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2、安装和校正钢结构柱子,一般为3-4层为一节,节与节之间用坡口焊连接。
钢柱就位后,先调整标高,再调整位移,最后调整垂直度。
钢柱标高的调整,每安装一节钢柱后,对柱顶进行一次标高实测,当标高误差超过6mm时,需进行调整。
每节柱的测量,只能从地面上定位轴线向上引测。
以防止累计误差。
垂直度测量用两台经纬仪在两个方向施测,垂直偏差应校正到士0.000,在缆风绳或支撑松开状态下保持垂直,才算校正完毕。
在安装柱时,应注意日照、焊接等温度变化引起的热影响对构件的伸缩和弯曲引起的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钢结构安装和楼盖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施工,应相继进行,两项作业相距不宜超过5层。
钢柱安装的允许偏差见表。
钢柱安装的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图例底层柱柱底轴线对定位3.0轴线偏移柱子定位轴1.0线单节柱的垂直度h/1000,且不应大于10.0高层钢结构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整体垂直度和整体平面弯曲的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图例主体结构的整体垂直度(H/2500+10.0),且不应大于50.0主体结构的整体平面弯曲L/1500,且不应大于25.0二、压型金属板施工:1、压型金属板制作(1)压型金属板成型后,其基板不应有裂纹。
(2)有涂层、镀层压型金属板成型后,涂、镀层不应有肉眼可见的裂纹、剥落和擦痕等缺陷。
(3)压型金属板的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4)压型金属板成型后,表面应干净,不应有明显凹凸和皱褶。
2、压型金属板的尺寸允许偏差(mm)项目允许偏差压型金属板施工现场制作的允许偏差(mm)(2)安装放线1)安装放线前应对安装面上的已有结构进行测量,对达不到安装要求的不忍提出修理。
对施工偏差作出记录,针对偏差提出相应的安装措施。
2)根据排板设计确定起始线位置。
对于屋面,在檩条上标定出起点,即沿跨度方向在每个檩条上标出排板起始点,各个点的连线应与建筑物的纵轴相垂直,以后沿板的宽度方向每隔几块板继续标注一次,以限制和检查板的宽度安装偏差积累。
对于墙面板安装与此方法相类似,但尚应标定其支承面的垂直度,以保证墙面形成垂直平面。
3)屋面板、墙面板安装完毕后应对配件的安装作二次放线,以保证檐口线、屋脊线、门窗口和转角线的水平和垂直度。
(3)板材吊装1)压型板材的吊装方法视具体工程采用汽车吊、塔吊、卷扬机和工人提升等方法。
2)采用塔吊、汽车吊提升时,采用吊装钢梁多点提升,此法其优点是一次可提升多块板,提升方便,板材不易损坏,其缺点是增加水平运输困难,使用率低、费用高。
3)卷扬机提升:该方法由于机械移动方便故解决了水平位置各点的安装。
方便而又低成本。
4)人工提升:人工提升板材适宜于板材不长的工程,是最简便宜行的方法,但所需人力多,宜损坏板材,故应加强管理和组织。
(4)板材安装1)实测安装板材的实际长度,据此核对是否满足需要。
2)将提升到屋面的板材放置于起始为止,使板材的宽度覆盖标志线对准起始线。
3)用紧固件紧固两端后,再安装第二块板,安装顺序为先横向依次安装,后自下而上。
4)安装到下一放线标志点处,复查板材安装的偏差,当满足设计要求后进行板材的全面紧固。
若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下一标志段内调整。
5)应挤密夹芯板间缝隙。
若就位准确,仍有缝隙时,永保温材料填充。
6)检查有无遗漏紧固后,对屋脊的空隙用保温材料填充密实。
7)板的纵向搭接,应按设计铺设密封条和密封胶,在搭接处用自攻螺丝或带密封垫的拉铆钉连接,紧固件应拉在密封条处。
(5)门窗安装1)门窗安装视设计要求而采用相应的方法,一般安装在钢墙梁上,也有门窗安装在墙板上的做法,此时应在墙板上按门宽尺寸开洞。
2)当门窗安装在墙梁上时,应先安装门窗四周的包边件,并使泛水边压在门窗的外边沿处。
3)门窗就位并作临时固定后应对门窗的垂直和水平度进行测量,无误后作固定。
4)门窗周边应打密封胶。
(6)泛水件安装1)在各泛水件的安装处放出准线,屋脊线、沿线、窗上、下几线等。
2)安装泛水件的搭接口时在被搭接处涂上密封胶或设双面胶条,搭接后立即紧固。
3)安装泛水件至拐角处时,应按此处断面形状加工拐折处的接头,以保证拐角处的防水和外观效果。
(7)质量标准1)压型金属板、泛水板和包角板等应固定可靠、牢固,防腐涂料涂刷和密封材料敷设应完好,连接件数量、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2)压型金属板应在支承构件上可靠搭接,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表所规定的数值。
压型金属板在支承构件上的搭接长度(mm)3合设计要求,且不应小于50mm,端部锚固件连接应可靠,设置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4)压型金属板安装应平整、顺直,板面不应有施工残留物和污物。
檐口和墙面下端应呈直线,不应有未经处理的错钻孔洞。
5)压型金属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的规定。
压型金属板安装的允许偏差(mm)三、钢结构涂装:1、钢结构防腐涂料涂装(1)工艺流程(2)基层面清理1)油漆涂装应在钢结构验收合格后进行。
涂刷前,应将需涂刷部位的焊渣、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清理干净。
2)基面清理除锈的质量,应达到设计要求和验收规范对各种底漆或防锈漆最低的防锈等级的规定。
3)为了保证涂装质量,根据不同需要可以分别选用以下除锈工艺。
喷砂除锈,它是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连续不断地用石英砂或铁砂冲击钢构件的表面,把钢材表面的铁锈、油污等杂物清理干净,露出金属钢材本色的一种除锈方法。
这种方法效率高,除锈彻底,是比较先进的除锈工艺。
酸洗除锈,它是把需涂装的钢构件浸放在酸池内,用酸除去构件表面的油污和铁锈。
采用酸洗工艺效率较高,除锈比较彻底,但是酸洗以后必须用热水或清水冲洗构件,如果有残酸存在,构件的锈蚀会更加厉害。
人工除锈,是由人工用一些比较简单的工具,如刮刀、砂轮、砂布、钢丝刷等工具,清除钢构件上的铁锈。
这种方法工作效率低,劳动条件差,除锈也不彻底。
(2)底漆涂装1)调合红丹防锈漆,控制油漆的粘度、稠度、稀度,兑制时应充分的搅拌,使油漆色泽、粘度均匀一致。
2)刷第一层底漆时涂刷方向应该一致,接槎整齐。
3)刷漆时应采用勤沾、短刷的原则,防止刷子带漆太多而流坠。
4)待第一遍刷完后,应保持一定的时间间隙,防止第一遍未干就上第二遍,这样会使漆液流坠发皱,质量下降。
5)待第一遍干燥后,再刷第二遍,第二遍涂刷方向应与第一遍涂刷方向垂直,这样会使漆膜厚度均匀一致。
6)底漆涂装后起码需4~8h 后才能达到表干、表干前不应涂装面漆。
(4)面漆涂装1)建筑钢结构涂装底漆与面漆一般中间间隙时间较长。
钢构件涂装防锈漆后送到工地去组装,组装结束后才统一涂装面漆。
这样在涂装面漆前需对钢结构表面进行清理,清除安装焊缝焊药,对烧去或碰去漆的构件,还应事先补漆。
2)面漆的调制应选择颜色完全一致的面漆,兑制的稀料应合适,面漆使用前应充分搅拌,保持色泽均匀。
其工作粘度、稠度应保证涂装时不流坠,不显刷纹。
3)面漆在使用过程中应不断搅和,涂刷的方法和方向与上述工艺相同。
4)涂装工艺采用喷涂施工时,应调整好喷嘴口径、喷涂压力,喷枪胶管能自由拉伸到作业区域,空气压缩机气压应在0.4~0.7N/㎜2。
5)喷涂时应保持好喷嘴与涂层的距离,一般喷枪与作业面距离应在100mm左右,喷枪与钢结构基面角度应该保持垂直,或喷嘴略为上倾为宜。
6)喷涂时喷嘴应该平行移动,移动时应平稳,速度一致,保持涂层均匀。
但是采用喷涂时,一般涂层厚度较薄,故应多喷几遍,每层喷涂时应待上层漆膜已经干燥时进行。
(5)涂层检查与验收1)表面涂装施工时和施工后,应对涂装过的工件进行保护,防止飞扬尘土和其它杂物。
2)涂装后的处理检查,应该是涂层颜色一致,色泽鲜明光亮,不起皱皮,不起疙瘩。
3)涂装漆膜厚度的测定,用触点式漆膜测厚仪测定漆膜厚度,漆膜测厚仪一般测定3点厚度,取其平均值。
(6)质量标准1)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处理后的钢材表面不应有焊渣、焊疤、灰尘、油污、水和毛刺等。
当设计无要求时,钢材表面除锈等级应符合表14-61的规定。
各种底漆或防锈漆要求最低的除锈等级层厚度无要求时,涂层干漆膜总厚度:室外应为150μm。
室内应为125μm ,其允许偏差为-25μm 。
每遍涂层干漆膜厚度的允许偏差为-5μm 。
3)构件表面不应误涂、漏涂,涂层不应脱皮和返锈等。
涂层应均匀、无明显皱皮、流坠、针眼和气泡等。
4)当钢结构处在有腐蚀介质环境或外露且设计有要求时,应进行涂层附着力测试,在检测处范围内,当涂层完整程度达到70%以上时,涂层附着力达到合格质量标准的要求。
5)涂装完成后,构件的标志、标记和编号应清晰完整。
2、钢结构防火涂料涂装(1)工艺流程(2)防火涂料涂料配料、搅拌:粉状涂料应随用随配。
搅拌时先将涂料倒入混合机加水拌合2min 后,在加胶粘剂及钢防胶加以充作业准备分脚板5—8分钟,使稠度达到可喷程度。
(3)喷涂1)一般设计要求厚度为经耐火试验达到耐火极限厚度的1.2 倍,以耐火极限为梁2h,柱3h,其设计厚度为梁30mm,柱35m。
第一层厚1cm 左右,晾干七~八成再喷第二层,第二层厚1~l.2cm 左右为宜,晾干七~八成后再喷第三层,第三层达到所需厚度为止。
2)喷涂时喷枪要垂直于被喷钢构件,距离6~10cm 为宜,喷涂气压应保持0.4~0.6MPa,喷完后进行自检,厚度不够的部分再补喷一次。
3)正式喷涂前,应试喷一建筑层(段),经消防部门、质监站核验合格后,再大面积作业。
4)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时不得施工,应采取外围封闭,加温措施,施工前后48h保持+5℃以上为宜。
(4)检查验收:喷完一个建筑层经自检合格后,将施工记录送交总包,由总包、分包、甲方(监理)三方联合核查。
用带刻度的钢针抽查厚度,如发现厚度不够,补喷或铲掉重喷。
用锤子敲击检查空鼓,发现空鼓应重喷。
合格后,办理隐蔽工程验收手续。
(5)质量标准1)防火涂料涂装前钢材表面除锈及防锈底漆涂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钢结构防火涂料的粘结强度、抗压强度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程》CECS 24:90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