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薪酬管理

第七章--薪酬管理


二、近代工资理论
1、边际生产率工资理论 代表人物:马歇尔 认为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必然要将劳 动者的边际生产率作为其决策薪酬水平的依据。 即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的边际生产率。 该理论虽然与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并不吻合, 但是,从长期看,它与工资变化趋势有相似之处。
2、集体交涉工资理论(集体谈判工资理论)
一、薪酬(Compensation)
1、广义薪酬(总体薪酬、整体薪酬) 是指雇员在企业中所获得的全部报酬或奖酬(rewards), 包括物质和非物质形式。 是指员工从企业那里得到的作为个人贡献回报的他认为有 价值的一切事物。 2、狭义薪酬(经济薪酬、外在薪酬) 是指雇员为企业作出贡献之后得到的物质报酬。 狭义薪酬有货币和非货币两种形式 直接薪酬:以货币形式支付的部分,通常称为工资 (wage) ,薪水(salary)或薪资(pay) 间接薪酬:以非货币形式支付的部分,通常称为员工福利 (benefit,welfare)
1、补偿原则 2、公平原则(对内) 3、透明化原则 4、激励性原则(对员工) 5、竞争性原则(对外) 6、经济性原则(对企业) 7、合法性原则(对社会)
四、薪酬水平管理
1、薪酬水平 是指从某个角度按某种标准考察的某一领域内员 工薪酬的高低程度。 2、薪酬水平的影响因素 组织外部影响因素 (1)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 (2)政府的政策与立法 (3)经济发展状况与劳动生产率 (4)地区生活水平 (5)价格水平(物价变动) (6)行业薪酬水平的变化
2、工资基金理论
代表人物: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认为一个社会一定时期用于支付工资的资本总
额是一定的,这就是该社会的工资基金。工资 基金取决于工资成本与其他生产成本的比例。
3、工资差别理论
代表人物:亚当.斯密 认为造成工资差别的原因主要有两大类: 一种是由于不同的职业性质造成的。 另一种是由于不同的工资政策造成的。
(5)员工福利(Benefit 、Welfare)
是指企业为员工提供的除货币之外的一切物质待遇。 多以实物或服务的形式支付。 就类别而言分三类: 员工所能获得的非工作时间报酬 为雇员提供的各种服务 企业的各种保障计划 (6)股票期权(Stock Option) 包括员工持股计划和股票期权计划
整体薪酬、总薪酬(total compensation)
整体薪酬
外在薪酬(Extrinsic)
内在薪酬(Intrinsic)
直 接 薪 酬
间 接 薪 酬
职 业 安 全
认 可 和 地 位
挑 战 性 工 作
学 习 机 会
三、薪酬管理的原则
薪酬管理是指企业在经营战略和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综合考虑 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确定自身的薪酬水平,薪酬结构和 薪酬形式,并进行薪酬调整和薪酬控制的整个过程。
3、美国当代薪酬管理学者米尔科维奇(George kovich)对薪酬的界定
薪酬是指“雇员作为雇佣关系的一方所得到各种货 币收入、服务及福利之和” 薪酬支付的客体是雇员 薪酬支付的主体是雇主 薪酬支付的条件是发生了雇佣关系 米尔科维奇对薪酬的定义属于狭义薪酬
4、狭义薪酬的构成
(1)基本薪酬(基本工资、基础工资、固定薪酬、标准薪酬) 指企业根据员工所承担的工作或所具备的技能而支付给他们的较 为稳定的经济收入。 是一种固定报酬,企业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定期向员工发放。 发放依据: 员工所承担职位的价值(以职位为基础 的基础工资) 员工所具有的技能/能力(以技能/能力为基础的基础工资)
(3)分配公平性的特征
①主观性 ②相对性 ③保健性 ④扩散性与行为倾向性 ⑤内部公平性与外部公平性
3、人力资本理论
认为人力资本是由人力投资而形成的,是存在 于人体中的知识和技能等价值的总和。 一个人的人力资本含量越高,其劳动生产率也 越高,在劳动力市场上可得到越高的薪酬。
第二节 薪酬与薪酬管理
第七章 薪酬管理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薪酬分配的理论 薪酬与薪酬管理 薪酬制度的设计 员工福利
第一节 薪酬分配的理论
一、早期薪酬理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最低工资理论 代表人物:威廉.配第 认为薪酬和其他商品一样,有一个自然的价值水平。 这一价值就是工人生活的基本消费需求,即维持员工 最低生活水平的生活资料价值。 政策意义:最低工资理论是政府进行工资调节的主 要理论依据;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制定有统一的最低工 资标准。
(2)奖励薪酬(效率薪酬、激励薪酬、刺激薪 酬、奖金 Incentive Pay)
根据员工超额完成任务以及优异的工作成绩而支付 的薪资。 (3)成就薪酬 指当员工在组织内工作卓有成效,为组织做出重大 贡献后,组织以提高基本薪酬的形式付给员工的报 酬。 (4)附加薪酬(津贴 Allowance) 是根据员工在特殊劳动条件下的额外生活费用支出 而计付的劳动报酬。 属于生产性质的称为津贴 属于生活性质的称为补贴
代表人物:莫里斯.多布 基本观点:工资是劳动力市场上雇主与雇员之间 集体交涉的产物。 认为工资水平反映了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利益关系, 由两者之间的力量对比决定。集体谈判是协调双方 利益,决定工资水平的主要方式。
三、现代工资理论 1、激励理论 员工绩效=员工能力*激励程度 认为企业工资管理的关键,是努力发挥其激励作用。
2、公平理论(Equity Theory)--薪酬管理的理论基础
代表人物:亚当斯 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 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更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 相对量
员工会将自己的收入与付出与他人的收入与付出进行 比较。如果两者的比例相等,就会感到公平;如果两 者不相等,尤其是当自己的付出中所得的比率比别人 低的时候,就会感到不公平,并会力图纠正它。 (1)公平理论的公式
Ip/Op=Io/Oo Ip—个体对自己收入的感受 Op—个体对自己投入的感受 Io—个体对比较对象收入的感受 Oo —个体对比对象投入的感受
(2)员工对待不公平的反应
①改变自己的收入 ②改变自己的投入 ③改变对自己的观念 ④改变对他人的观念 ⑤改变比较对象 ⑥离职 ✓ 减少个人投入 ✓ 以不正当的手段增加个人工作收益 ✓ 心理到身体都试图远离不公平的地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