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生态位——指物种在群落中在时间、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2、城市生态位——指城市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条件的完备程度。
3、城市辐射逆温——城市在晴朗平静的夜晚,地面因辐射而失去热量,近地气层冷却强烈,较高气层冷却较慢,形成从地面开始向上气温递增,称为城市辐射逆温4、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居民以自然环境系统和人工建造的社会环境系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体,属人工生态系统.5、城市“热岛效应”——指城市气温高于郊区气温的现象6、环境——指围绕着某一事物(通常称其为主体)并对该事物会产生某些影响的所有外界事物(通常称其为客体)7、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
8、拮抗作用——指各个因子在一起联合作用时,一种因子能抑制或影响另一种因子起作用9、酸雨——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10、城市灾害——指发生在城市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和人为的各种灾害11、生态城市——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技术、文化与景观充分融合,人与自然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居民身心健康,生态持续和谐的集约型人类聚居地。
12、大气污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的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和物造成危害的现象13、城市植被——指城市范围内全部植被,包括一切自然生长的和人工栽培的各种植被类型14、地震前兆——地震前自然界发生的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15、可持续发展——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满足我们当代人需要的发展途径。
16、PM2.5——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17、伦敦型烟雾——指燃煤所产生的烟尘、二氧化碳与自然雾混合在一起积聚而形成的烟雾,最早发生在伦敦而得名。
18、洛杉矶型烟雾——指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所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二、简答题1、简述城市生态系统与其它生态系统的不同点?答:(1)它是人工生态系统,人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和决定因素。
(2)它是消费者占优势的生态系统。
(3)它是分解功能不充分的生态系统。
(4)它是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持能力很薄弱的生态系统。
(5)它是受社会经济多种因素制约的生态系统。
2、简述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答:1、城市是人类为主体的生态系统2、城市是具有人工化环境的生态系统3、城市生态系统是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的系统4、城市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生态系统5、城市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3、城市热岛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答:1、城市下垫面的性质特殊,如铺装的道路和广场,高大建筑等;2、城市下垫面建筑材料的热容量、导热率比郊区农村自然界的下垫面要大得多,热量储存多;3、城市中的建筑物、道路、广场不透水;4、城市中有较多的认为热进入大气层;5、城市建筑密集,通风不良,不利于热量的扩散;4、城市辐射逆温是怎样形成的?如何影响大气污染?答:城市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和近地面的大气层强烈冷却降温,而上层空气降温较慢,因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称为城市辐射逆温。
2、逆温的存在可以阻碍空气垂直运动的发展,减少上下气层的流动,造成污染物堆积严重;同时,有逆温时,一般风速都很小,污染物更不易扩散。
5、城市气候有什么特点?答:1.气温高;2.白天湿度低,夜晚湿度大;3.风速小;4.太阳辐射弱;5.能见度差;6.降水多。
6、简述中国酸雨的特点。
答:1、在空间地理分布上南方比北方严重,尤以烧高硫煤的西南城市为重;2、在时间分布上有季节性,冬天和春天比较严重;3、酸雨有逐年严重的趋势;4、酸雨以硫酸型为主;7、怎样防治鸟类对机场的危害?答:1、完善机构,明确职责2、开展机场生态环境调研分析鸟类活动危害3、多管齐下多方出击全力做好鸟害防范工作4、立足日常工作搜集鸟情信息及时发布航行通告1、关闭机场附近的垃圾场或建垃圾处理系统;2、完善排水系统;3、砍掉机场附近的树木、灌木、改造建筑物的外观,使鸟类无处隐蔽;4、加强监测、管理,及时驱除鸟类危害,可采用遥控小型机、驯鹰、手电筒、空包枪等驱除鸟类。
8、简述城市水环境系统的特点答:淡水资源的有限性特点、系统性特点、自净能力的有限性特点。
城市水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条件下可供给城市工业、郊区农业和城市居民生活需要的那一部分水。
9、城市风的主要特点有哪些?答:1、城市鳞次栉比的建筑物,纵横交错的街道,使城市下垫面摩擦系数增大,使城市风速一般都低于郊区农村;2、城市街道的走向、宽窄及绿化状况,建筑物的高矮及布局形式,对城市的风流产生明显的影响3、白天差值大,晚上小;夏季大,冬季小。
10、管理城市野生动物应注意哪些方面?答:1、为野生动物提供充分的生存空间2、防止人类干扰和伤害野生动物11、沙尘暴形成需要哪些条件?答:1、地表性质:土质松软、干燥、无植被或草木生长及没有积雪。
2、气象条件:强烈而持久的地面风、垂直不稳定的气象条件及没有降雨降雪天气现象。
(1)风是沙尘暴的原始驱动力。
无风不起沙。
(2)沙源,如果没有沙源和很细的沙土等基本物质,光有大气环流也不会形成沙尘暴。
(3)地表受热后(一般是在干旱的条件下)产生一种不稳定的上升气流,把地面的沙子带到高空,从而形成沙尘暴。
12、生态城市有哪些特点?答:1、高效益的转换系统2、高效率的流转系统3、整体性和前瞻性4、高质量的社会人文环境5、环境质量指标国际化6、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性7、区域统一性13、好的城市环境质量应达到哪些要求?答:1、使城市大气、水体、土壤的受害情况以及噪声污染减少到不影响居民健康的程度,使居民患病率及死亡率下降;2、使城市生物有良好的生长环境;3、为各类工业生产、交通运输、教学研究、风景旅游等各项社会活动的正常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4、各类能源、资源、原材料的投入少,效益高;5、三废得到及时的治理与处理;6、城市生态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能够进行正常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
14、对校园生态规划有什么建议?答:1、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2、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3、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材料;4、校园内部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5、绿化植物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
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6、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7、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8、校园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标。
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
15、城市植被对大气污染有哪些净化作用?答:1、光合作用过程中起固定二氧化碳放出氧气,从而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2、吸毒过滤作用3、吸尘作用4、杀菌作用5、减少噪音作用6、防风固沙作用三、填图题1、考虑风对大气污染影响作用的城镇布局图,根据盛行风向、最小风频、风向旋转方向等要素在下列各图中填出工业用地、其他用地、居住用地的位置。
2、在城市大气分层图中填出相应的名称。
3、以邵阳学院七里坪校区人工湖为实景,以平面图形式设计成校园生态湖,并加以命名,说出生态设计理念。
四、论述题1、试述城市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
答: (1) 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的主体是人类,而不是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次级生产者与消费者都是人,所以城市生态系统最突出的特点是人口的发展代替或限制了其他生物的发展;(2) 城市是具有人工化环境的生态系统。
城市居民为了生产、生活等日常需求,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造了大量的城市设施,使城市生态系统的环境变化显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化;(3)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依赖性强、独立性弱的、不完全的生态系统。
维持城市生态系统所需要的大量营养物质和能量,需要从系统外的其他生态系统中输入,另外,城市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各种废物也不能靠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体分解者完全分解,而是靠人类通过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加以分解;(4)城市是人类自我驯化的生态系统。
为了人类更美好的生活,人类对被自己破坏的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人工调节、修复、维持;(5)城市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
能量流动处于非物质间流转,而是通过各生产部门间流转,而且其能量运行机制上并非是自为的、天然的流动,而是以人工流动为主。
2、试述城市气候形成的原因。
答:(1) 城市具有特殊的下垫层。
(2) 由于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取暖降温、家庭生活等活动所释放出的能量,废气和尘埃,使城市内部形成一个不同于自然气候的城市气候环境。
(3) 由于大量气体和固体污染物排入空气中,明显的改变了城市上空大气组成,影响了城市空气的透明度和辐射能量收支。
3、城市植被无疑已被深深地打上了人为活动的烙印。
不仅是植被的生境特化了,植被的组成、结构、动态等也改变了,完全不同于自然植被的特征。
就你对城市植被的理解来论述。
答:概念:城市植被是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
特色:1、植被生境的特化;2、植被区系成分的特化;3、植被格局的园林化;4、结构单一化;5、演替偏途化。
类型:1、自然植被——森林、灌丛、草地;2、半自然植被——森林、灌丛、草地; 3、人工植被——农田作物、人工林、人工灌丛、人工草地功能:1、城市植被绿化美化环境的景观效益;2、城市植被保护和净化环境的生态效益,城市绿化实体的小气候效应,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平衡的生态效益,对大气污染的净化作用;3、城市植被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4、城市植被的经济效益。
4、试述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应达到的共识。
答:1. 设立和调整适应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职能机构,城市机构中应设立综合、跨部门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决策机构,这些机构直接承担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和义务;2. 制定并实施一系列城市可持续发展策略(产业结构),要把城市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不同领域采取不同的可持续发展步骤,并确定优先发展的领域;3. 普及和提高市民特别是城市决策层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倡导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新的道德观,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环境价值观念,从而克服决策、经营及管理行为的短期性、片面性,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城市发展。
4. 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需依靠科技。
科学技术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
5. 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广泛的合作(同流域多国多城市关系)。
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任务,任何一个城市乃至国家都不能单独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必须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来实现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