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演化及其与早印支运动关系的探讨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演化及其与早印支运动关系的探讨

R esearch Ins titute of Exp loration and D evelopm ent, P etroChina Changq ing O ilf ield C ompany, X i an 710021, Shaanx i
Abstract T he sedim entary characteristics o f the low er part of the Y anchang Form at ion ( Chang 10 Chang 8 o il bearing intervals) are qu ite d ifferent from the m idd le and upper parts of the Yanchang F orm a t ion ( Chang 7 Chang 1 o il bearing intervals). During the deposition of the low er part of the Y anchang Fo rm ation, the w estern and southw estern areas of the basin w ere characterized by a gent le topog raphy and the deposition w as dom inated by the bra ided fluv ia,l bra ided fluvia l deltaic and coastal shallow lacustrine facies. The conten t o f chem ically unstab le com ponents w as relatively h igher in clastic rocks. T he deposi t iona l fram ework changed greatly during the deposition o f Chang 7 in terva l of the Yanchang Form ation. The sed im entary system s changed to alluv ia l fan and fan de lta in the w est and southw es.t T he size of the down w arping depression increased qu ickly and sem i deep and deep lakes covered an area of over 10 104 km2. S im ultaneously, the depocenter of the O rdos B asin w as sh ifted tens of k ilom eters southw estw ards. The
动及其对盆地演化的影响, 以便为进一步的勘探和 开发提供依据。
1 地层划分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厚约 1 300 m, 是 一套以河湖相沉积为主的陆源碎屑岩系, 下部以河 流相中粗砂岩沉积为主, 中部为一套以河流 三角 洲及湖泊相为主的砂泥岩互层沉积, 上部除陕北地 区发育煤系地层外, 以河流相砂泥岩沉积为主。
在鄂尔多斯盆地沉积构造演化分析中, 过去往 往只注意了延长组 ( 群 ) 顶、底部大 的沉积间断 面或不整合面, 而对其内部千余米厚的碎屑岩连续 沉积与构造演化的关系关注较少。近几年, 随着鄂 尔多斯盆地中生界石油勘探开发和综合地质研究工 作的深入展开, 愈来愈多的证据显示延长组内部尽 管为连续沉积, 但沉积演化明显受控于盆地周缘的 构造运动。因此, 在前人研究 ( 刘少峰等, 1997; 徐黎明等, 2006) 的 基础上, 通 过对鄂 尔多斯盆 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特征和沉积演化的分析, 确认 了长 8末期盆地西缘、西南缘地区发生的早印支运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陕西西安 710021
摘 要 鄂尔多斯 盆地延长组下部 (长 8 长 10 油层组 ) 沉 积特征与中、上 部 ( 长 1 长 7 油层 组 ) 存在 较大的差异。延长组下部沉积时 , 盆地西 部和西南地 区地形 相对较平 坦, 以辫 状河、辫状 河三角 洲及滨 浅湖沉 积为主, 碎屑岩中化学性质不稳 定的组分含量较 高; 长 7 沉 积期, 沉 积格局 发生重 大变革, 盆 地西缘、 西南缘 地区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沉积 体系, 拗 陷幅度急剧增大, 半深湖 深湖区范围可达 10 104 km2 以 上, 而且湖 盆中心向西南迁移了几十公里, 碎屑岩成 分成熟度 增高, 岩 矿组合具 有显著 的东西 分异性。此 外, 从延 长组凝 灰岩的分布特征分析, 长 7 底部沉凝灰岩分布 稳定, 为同 期火山 作用的 产物, 厚度 由盆地 西南向 东北方 向逐渐 减薄至不发育。上述分析表明, 长 8 沉积末期为湖 盆沉积 演化的 重要转 折期, 盆地 西缘和 西南缘 存在一 次强烈 的构造地质事件, 火山活动频繁 , 为印支 运动第一幕重要的表现形式。
关键词 鄂尔多斯 盆地 延长组 沉积演化 凝灰岩 早印支运动 第一作者简介 邓 秀芹, 女 , 1972 年生, 1997 年毕业于西北 大学, 获硕士学 位, 现为中国 石油长庆 油田公 司高级工程师, 从事沉积相及油 气地质研究。E m ail: dxq1 _cq@ p etrochina com cn。 中图分类号: P512 2 文献标识码: A
收稿日期: 2007- 08- 13 改回日期: 2007- 09 - 16
16 0
古地理学报
2008 年 4 月
com ponen t m aturity of the clastic rocks increased and the rock com bina tion w as obv iously d ifferent in the w est and east d ispersa l tracts of sedim ents. Furtherm ore, analyses o f the distribu tion of the tuffs in the Y anchang F orm at ion ind icate that the tuffs are stead ily distribu ted in the basa l part o f Chang 7 interval of the Y anchang Form ation and they were derived from the syn depositional volcan ism. Their th ickness de creased from the southwest to the northeas.t These analyses ind icate that the latest depositional period of Chang 8 interval o f the Y anchang Form ation is an important transitional stage in the basin s sed im entary e vo lu tion. A strong tecton ic m ovem ent occurred in the w estern m arg in and southw estern m arg in of the basin and vo lcan ic activ ities took place frequently. T hese events represent the f irst episode of the Indosin ian M ovem en.t
甘克文 ! ( 1959 )
谢秋文等 ∀ ( 1974 )
陕西省地质 矿产局 ( 1989)
杨遵仪等 ( 2000)
全国地层委员会 ( 2002)
侏罗纪
瓦窑堡 煤系



上 三 叠 统
延 长 组
统 延 长 组
T3 y5 T3 y4 T3 y3
T3 y2 T3 y1
T 3 y51- 5
瓦窑堡组
(
T
3 3
第 10 卷 第 2 期 2008 年 4 月
古地理学 报
JOURNA L O F PALAEOGEOGRA PHY
文章编号: 1671- 1505 ( 2008 ) 02- 0159- 08
Vol 10 N o 2 Ap r. 2008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演化 及其与早印支运动关系的探讨
邓秀芹 蔺昉晓 刘显阳 庞锦莲 吕剑文 李士祥 刘 鑫
对于延长组 的研究和划分 前人做了大量 工作
表 1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划分沿革 T ab le 1 Stratig raph ic d iv ision evo lu tion o f the T riass ic Y anchang F orm ation in O rdos Basin
王竹泉和潘钟祥 ( 1933)
叠 统 T3 y1
(
T
2 2
)


( T22 )


(
T
2 2
)
注: ! 甘克文. 1959. 鄂尔多斯地台西北部及北部震旦系至侏罗系研究初步总结报告. 石油工业部银川石油管理局 ∀ 谢秋元, 孙国凡, 李云龙, 等. 1974. 陕甘宁盆地石油地质普查总结报告. 陕西省地质局石油普查队
长庆油田
T3 y5 长 1
T 3 y4 T 3 y3
T 3 y2 T 3 y1
长2 长3 长 4+ 5 长6 长7 长8 长9 长 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 10卷 第 2期
邓秀芹等: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沉积演化及 其与早印支运动关系的探讨
16 1
(表 1) , 最初根据岩性组合、沉积旋回、电性特征 在纵向上的差异由下而上划分为 5个岩性带, 分别 称为长石砂岩带、油页岩带、含油带、黄铁矿结核 带和瓦窑堡煤系, 后来将这 5个岩性带相应改为 5 个岩性段。这一分法是大家共同采用的分法, 但在 具体的划分依据上, 各家的划分方法不尽相同。目 前对延长组的时代归属, 仍存在意见分歧, 一些学 者根据岩性组合将这套碎屑岩沉积命名为三叠系延 长统, 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延长组蕨类孢子化石占 优势的下部 2个段植物化石组合与中三叠世植物面 貌特征相似, 时代应为中三叠世, 并将其命名为铜 川组 ( 陕西 省区域 地层表编 写组, 1983; 宁夏回 族自 治区 地质 矿产 局, 1990; 全 国地 层 委员 会, 2002) 。长庆油田将延长组归入上三叠统, 自下而 上划分 T3 y1 T3 y5 五个段, 为了方便科研与生产 在五分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 10个油层组, 自 上而下依次为长 1 长 10油层组 ( 宋凯等, 2002; 武富礼等, 200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