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月考高三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8每小题3分,9-14每小题2分)1.(本题3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如果一个人腹内空空,且不懂得去不断丰富自己的才识,到头来也仅是,是没有本事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再美丽的梦想也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②记者在省人才市场了解到,现在又到了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高峰期,然而很多毕业生刚开始工作时会比较迷茫,,忽略了很多现实问题,导致不能找到自己合意的工作。
③肃顺虽出身于八旗贵胄,但他对那些庸庸碌碌的满族亲贵却十分看不起,认为这些人除了捞钱以外,。
相反,他认为汉人中不乏才识出众者,因而刻意加以接纳和延揽。
A.志大才疏一无所能眼高手低B.志大才疏眼高手低一无所能C.一无所能志大才疏眼高手低D.眼高手低一无所能志大才疏2.(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受南方持续强降雨影响,福建省泰宁市池潭水电厂附近山体突然分崩离析,引发大型泥石流灾害,当地政府紧急展开救援。
B.多读书少应酬,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作风,也是领导干部应该努力做到的,但有些干部却打着“盛情难却”的幌子,对小恩小惠却之不恭。
C.如果我们转头一看,回顾四周,两年是足以让所有人都感到天旋地转的了,即使是过着最平凡安稳生活的人,也会有因缘的离散啊!D.南怀瑾儿子南一鹏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与父亲的缘分里,我感受到亲情,也受教如学生。
我父亲对社会现象非常理解,所以告诫我们,不以独树一帜来哗众取宠。
”3.(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我们大多只注重地面建筑,不太重视地下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城市地下排水设施的建设,使我们的城市付出了很大代价。
B.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扩大,而东部地区的薪酬吸引力在下降,两种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东部地区出现某种程度上的“民工荒”现象。
C.中国接连在空间对接以及深海探潜上取得重大突破,不但是中国科技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而且显示出大国崛起的战略眼光,体现出大国应有的视野及胸怀。
D.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4.(本题3分)下列句中不含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1)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2)再拜奉大将军足下(3)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4)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5)盖余之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6)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7)室仅方丈,可容一人(8)墙往往而是(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10)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11)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12)有碑仆道,其文漫灭(13)千古风流人物(1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15)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A.(1)(5)(7)(11)(13)B.(2)(6)(8)(11)(15)C.(2)(8)(10)(12)(15)D.(1)(9)(10)(11)(14)5.(本题3分)下列各组加横线的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A.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B.举疾首蹙额而相告曰下之欲疾其君者C.不若与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D.可得闻与闻寡人之耳者6.(本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所以遣将守关者 B.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而慎取之也C.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D.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7.(本题3分)下列句式与所给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A.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B.君何以知燕王C.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D.求人可使报秦者8.(本题3分)下列各句的句式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A.何以汝为见B.作《师说》以贻之。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9.(本题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活用类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牧连却之②忧劳可以兴国③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④盖世强援,不能独完⑤函梁君臣之首⑥客奋椎左右击⑦闾里之侠皆宗之⑧礼天下之奇才⑨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⑩余既耸然异之A.①②③∕⑤⑧∕④⑥∕⑦⑨⑩B.①②∕③⑤⑧∕④∕⑥∕⑦⑩∕⑨C.①②③∕⑦⑧∕④∕⑤⑥∕⑨∕⑩D.①②∕③⑦⑧∕④∕⑤⑥∕⑩∕⑨10.(本题2分)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身死人手,为天下笑,何也(4)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5)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6)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7)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8)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A.(1)(5)(8)/(2)/(3)(6)/(4)(7)B.(1)(5)/(2)(8)/(3)(6)/(4)(7)C.(1)(5)/(2)/(3)(6)/(4)(7)/(8)D.(1)(5)(8)/(2)/(3)/(4)(6)(7)(本题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题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1.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B.不耻相师师:老师C.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道:风尚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闻:懂得12.下列两组加横线词的含意分析正确的一组是()①其为惑也,终不解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③圣人之所以为圣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A.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B.①与②的“惑”相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C.①与②的“惑”不同,③与④的“所以”不同D.①与②的“惑”不同,③与④的“所以”相同13.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C.不拘于时,学于余D.圣人无常师14.下面对课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所提出的无论贵贱长幼,有道者皆可为师的择师标准,打破了门第观念,很有积极意义。
B.作者认为那些童子之师不是合格的老师,只是“小学”而已。
C.第二段作者接连用了三个对比,层层深入,从不同侧面批判当时士大夫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D.士大夫看不起“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反而还比不上他们,作者对此给予了强烈的责备和讽刺。
15.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二、诗歌鉴赏(本题12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6-17小题。
别舍弟宗一柳宗元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
【注】柳宗元的堂弟宗一从柳州到江陵(今湖北江陵)去,柳宗元写此诗送别。
此时柳宗元已经被贬为柳州刺史。
16.简要分析颈联运用的修辞手法及作用。
17.首联“黯然”一词统领全诗,请结合诗句分析作者“黯然”的原因有哪些?三、默写18.(本题6分)(1)在《赤壁赋》中概括了曹操军队在攻破荆州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卫风·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王家卫的电影从拍摄到公映时间周期长,他又对拍摄的内容隐讳莫深,会让人想起《琵琶行》中那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小题。
(从下面两则语段中选定一篇答题)三棵树李德霞丫头的大嫂过门没半年,就吵着闹着要分家。
树大分杈,儿大分家,分就分吧,寡妇娘也没辙。
米缸、面缸抬了去,掉了几块漆的红木柜搬了去,圈里的三只羊,一鞭子吆了去。
大嫂请来伐木人,要放倒院里的三棵树。
三棵树是丫头的爷爷栽下的,两抱粗,上面结了几个喜鹊窝。
娘“扑通”跪在地上:“家里没啥东西了,这三棵树,就留给丫头吧……”那时,丫头十六岁,在城里读高中,是村里唯一把书读到城里的女孩子。
星期天,丫头从学校回来,看着空空的土屋和一下子苍老了的娘,丫头抱着树干号啕大哭。
娘说:“丫头,别上学了,回家跟娘种地吧。
种地饿不死人。
”丫头倔,丫头一抹眼泪说:“偏不,我还要考大学,我丫头说到做到!”娘说:“上大学不要钱?”丫头说:“我有三棵树,三棵树就是我的钱。
”丫头真的考上了大学。
那时候,家家日子还不宽格,但乡亲们厚道,你三十他三十地把钱送来。
丫头不接,一一挡了回去,丫头说:“大叔大婶的情我领了,我不能欠乡亲们太多……”娘说:“你不上学了?”丫头说:“你甭管,我自有办法。
”开学前几天,丫头去了村里的德叔家。
德叔在农机站当站长,家里开着小卖部,日子过得比一般人家殷实得多。
更重要的是,爹在世时,跟德叔是最要好的弟兄。
其实,在丫头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德叔就给丫头准备了一千块钱。
德叔笑眯眯地说:“钱我可以借给你,但你啥时还我呀?”丫头说:“不是借,是贷,就按银行的利息算。
等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我连本带利一块儿还。
”德叔还想逗逗丫头,德叔说:“银行贷款还讲个财产抵押呢,你拿啥给我做抵押?”丫头拉着德叔的手出了屋,用手一指她家院里的三棵树说:“我有三棵树,我就拿三棵树做抵押。
”说完,丫头掏出早就准备好的纸和笔,哗哔哗,写了抵押单,交给德叔。
德叔笑了,笑得满眼都是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