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2017届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 150分第I卷(阅读题共73分)一、现代文阅读,完成1-3题。
(每题3分,共9分)历史不可娱乐化仲言近些年,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
先是由名著改编的历史剧热播,进而是宫廷戏、武打戏搬上荧屏,后来是历史类图书热销,再后来就是“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居高的收视率、海量的印数和直线上升的知名度表明,“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回望历史、鉴往知来,从先贤的成败得失和传统文化典籍中汲取历史的智慧和营养,无疑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和历史的进步。
然而,与历史热相伴的“娱乐化”倾向,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有人称孔子是“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有人推论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有人把梁山泊义士比附成危害社会稳定的恐怖分子;有人笔下岳飞成了大宋奸臣,秦桧反成了忠相;有人从刘备无义、关公好色一路骂来,诸葛亮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虚伪的男人”;近期又有解梦派从《红楼梦》中“考证”出:“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毒杀的。
”他们迎合某些猎奇的文化消费需求,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至情色的“历史”故事,用哗众取宠的惊人之语亵渎先贤,推翻历史定论,颠覆传统价值观念。
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当然有个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对同一事件做出不同评价也是正常的。
然而,历史科学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实践经验、理论建树及思维方法的百科全书,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之为:“我们仅仅知道一门唯一的科学。
”它只有从历史事实出发,才能从复杂进程中找到历史发展的规律,成为人类认识过去的镜鉴,走向未来的基石。
历史题材创作固然可以宽松些,不必严格考证某些历史细节的真伪,但艺术的虚构也不能违背基本的历史史实,只能在尊重史实基础上寻找历史与艺术的契合点。
梳理历史事件、臧否历史人物、阐释历史典籍,我们既不能因循守旧、泥古不化;也不能数典忘祖、妄自尊大,以无知的狂妄去妖魔化古人。
应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理性精神,严肃、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审慎地鉴别史实、历史地评价古人、科学地阐发经典,所有的结论都要用史实说话,持之有据、言之有理,绝不能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杜撰。
要把握传统文化精髓要义,用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帮助人们恢复历史的记忆,丰富文化的积累,提供前行的借鉴,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继往开来开拓一方新的天地。
历史走向大众,国学受到热捧,是我们继承优良传统的良好契机。
但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的手段,那些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其结果只能败坏学风,误导受众,把方兴未艾的传统文化热引向歧路。
历史和典籍当然要走向大众,但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必须坚守。
任何媚俗化、低俗化、恶俗化地娱乐历史的行为都是要不得的,以钓名谋利为宗旨的商业炒作更应刹车。
面对商品时代复杂多变的大众文化消费,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理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1.根据文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些年,从历史类的图书和影视剧迅速蹿红,到“百家讲坛”解读历史的学者备受追捧,既使某些文化人、媒体扬名谋利,也让“历史”似乎炙手可热。
B.作家学者打着学术的旗号,凭空臆想出一些阴暗、无稽、荒诞甚至色情的“历史”故事,是为了迎合许多人对历史文化强烈的需求。
C.题目“历史不可娱乐化”中的“娱乐化”是指那些靠耸人听闻来扬名谋私、将严肃历史肆意娱乐化解读的做法。
D.真正有使命感的文化人,要坚守人文精神和道德底线,杜绝将历史肆意娱乐化,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历史的职责。
2.下列用来证明“与历史热相伴的‘娱乐化’倾向”观点的论据,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有人胡说八道,说孔子是“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丧家狗”。
B.有人信口雌黄,妄下推论李白是“大唐第一蛊惑仔”。
C.有人颠倒黑白,把《水浒传》中的梁山义士比作危害社会稳定的恐怖分子。
D.有人肆意诋毁《红楼梦》,是非不分,说“雍正皇帝是被曹雪芹毒害的”。
3.对研究评价历史人物事件与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应该采取的态度和方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所有的结论都要用史实说话,持之有据,言之有理,决不能想当然地凭空捏造杜撰历史事实。
B.梳理历史事件,臧否历史人物,阐释历史典籍,不因循守旧泥古不化,也不数典忘祖妄自尊大。
C.历史题材的艺术创作是可以虚构的,不必严格考证历史细节,有时根据需要可以违背基本史实。
D.应该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严肃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用史实说话,决不能凭空捏造杜撰。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每题3分,共15分)何真,字邦佐,东莞人。
少英伟,好书剑。
元至正初,为河源县务副使,转淡水场管勾,弃官归。
元末盗起,真聚众保乡里。
十四年,县人王成、陈仲玉作乱,真赴告元帅府。
帅受赂,反捕真。
逃居坭冈,举兵攻成,不克。
久之,惠州人王仲刚与叛将黄常据惠。
真击走常,杀仲刚。
海寇邵宗愚陷广州。
真以兵破走之,复其城。
擢广东分省参政,寻擢右丞。
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
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
广人赖以完。
先是真再攻成,诛仲玉而成卒固守。
二十六年,复围成,募擒成者,予钞十千。
成奴缚成以出。
真予之钞,命具汤镬,号于众曰:“奴叛主者视此。
”缘海叛者皆降。
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注]故事者,不听。
屡遣使由海道贡方物于朝。
累进资德大夫、行省左丞。
洪武元年,太祖命廖永忠为征南将军,帅舟师取广东。
永忠至福州,以书谕真,遂航海趋潮州。
师既至,真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
永忠闻于朝,赐诏褒真曰:“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
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
”永忠抵东莞,真帅官属迎劳,遂奉诏入朝。
擢江西行省参知政事,且谕之日:“天下分争,所谓豪杰有三:易乱为治者,上也;保民达变,知所归者,次也;负固偷安,身死不悔,斯其下矣。
卿输诚纳土,不逆颜行,可谓识时务者。
”真顿首谢。
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
九年致仕。
大军征云南,命真偕其子兵马指挥贵往。
规画军饷,置邮驿。
寻命真为浙江布政使,改湖广。
二十年复致仕,封东莞伯,禄一千五百石,予世券②。
卒。
(选自《明史·何真传》,有删改)【注】尉佗,公元前218年,奉秦始皇命令征岭南,略定南越。
秦亡后,汉高祖封其为南越王。
②世券:又称铁券,是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B.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C.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D.朕惟古之豪杰保境/安民以待/有德若窦融李勣之属/拥兵据险/角立群雄间/非真主不屈此/汉唐名臣于今未见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
B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
C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
D在官颇著声望/尤喜儒术/读书缀文/已/转山东参政/四年命还广东/收集旧卒/事竣/仍莅山东。
6.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擢”在古代的官职任命制度中表示提拔,与贬意思相反。
B “洪武”为明代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年号,是明代的第一个年号。
C 顿首中的顿是稍停的意思,顿首指行礼时,头轻轻低下,稍停一会,然后抬起,是最为隆重的礼节。
D 邮驿也称驿传,是从早期专人送信演变而来的机构,主要负责递送文书,步递曰邮,马递曰驿。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何真从小喜欢读书,又善击剑,有正义感。
元末盗贼蜂起,他辞官归乡,组织地方武装,保卫乡里。
B.何真有智谋,善作战,屡立战功。
他击败黄常,收复惠州;击败海寇邵宗愚,收复广州;击败熊天瑞,保全了广州。
C.何真忠于朝廷。
元朝末年,中原大乱,他虽用兵岭南,依然不辞路远,屡次进贡于朝廷,官至资德大夫、行省左丞。
D.何真识大局,不愚忠。
他深知元朝大势已去,为让他治下的广东免于战乱,百姓得以安定的生活,主动归顺明太祖。
8.对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赣州熊天瑞引舟师数万欲图真,真迎之胥江。
天大雷雨,折天瑞舟樯,击走之。
译文:赣州熊天瑞率领几万水军想要对付何真,何真在胥江迎战。
天降大雷雨,熊天瑞船上的樯被折断,何真击退敌人。
B尔真连数郡之众,乃不烦一兵,保境来归,虽窦、李奚让焉。
译文:然而何真联合数郡民众,就没有烦劳一兵一卒,保全境域来归顺,虽然窦融李劫也要谦让你。
C师既至,真遣都事刘克佐诣军门上印章,籍所部郡县户口兵粮,奉表以降。
译文:军队到后,何真派都事刘克佐到军门献上印章,登记所属郡县户口兵粮,奉上书表投降。
D时中原大乱,岭表隔绝,有劝真效尉佗故事者,不听。
译文:当时中原大乱,岭外(与中原)交通隔绝,有人劝何真效仿尉佗旧事,(他)没有听从。
三、古诗鉴赏(6分)9. 下列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煜的词《虞美人》里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以经典的比喻,用江水的深广多长比喻自己亡国后的无尽愁思,深刻而有韵味。
B白居易《长恨歌》中有“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这样的诗句,写出了杨贵妃仙境再现时那种含情脉脉的超尘脱俗的美,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刘禹锡《望洞庭》“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D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比喻的手法。
“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的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10下列修辞手法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颁《新晴》中“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以借代的手法,写南风成为诗人的旧相识,表现了诗人对南风的喜爱之情以及久雨初晴后的宁静闲适心境。
B李清照的《如梦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本诗以借代的手法,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李贺的《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吴钩",古代吴地生产的一种弯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