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应收预付款项
例一:
某企业2006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50万元(假定期初坏账准备无余额),坏账准备提取率为6%;2007年3月4日发生坏账4万元(其中甲企业3万元,乙企业1万元),2007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为60万元;2008年5月6日发生丙公司坏账9000元,另6月23日,2007年冲销的乙公司坏账又收回,2008年末的应收账款余额为55万元。
(1)2006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50万元×6%=3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3万
贷:坏账准备3万
(2)2007年发生坏账
借:坏账准备4万
贷:应收账款——甲3万
——乙1万
(3)2007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应有余额=60万元×6%=36000元
已有余额借方(负数)1万
本年应提46000元
应提数=应有数-已有数
借:资产减值损失46000
贷:坏账准备46000
(4)2008年发生坏账
借:坏账准备9000
贷:应收账款9000
(5)2007年已转销的乙企业坏账又收回
(a)转回分录
借:应收账款——乙企业1万
贷:坏账准备1万
(b)收款分录
借:银行存款1万
贷:应收账款1万
(6)2008年末计提坏账准备
应有余额=55万元×6%=33000元
已有余额=36000-9000+10000
=37000
应提数=应有数-已有数
=33000-37000=-4000
本期应冲销4000元
借:坏账准备4000
贷:资产减值损失4000
例二:
发生相关业务如下:
该企业2007年5月1日确认两笔应收账款为坏账,其中A企业0.8万元,B企业0.5万元;2008年6月23日,冲销上年度B企业应收账款0.5万元中又收回0.3万元,该企业每年年末按应收账款余额5‰提取坏账准备。
要求:计算每年应提的坏账准备,并做有关会计分录。
(1)05年提取坏账准备金额
=140 ×5 ‰=0.7(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0.7万
贷:坏账准备0.7万
(2)06年提取坏账准备金额
=200 ×5 ‰=1(万元)
本年应补提=1-0.7=0.3(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0.3万
贷:坏账准备0.3万
(3)2007年确认坏账损失
借:坏账准备 1.3
贷:应收账款-A0.8
-B0.5
(4)2007年末坏账准备的余额=180 ×5 ‰=0.9(万元)
应补提0.9+0.3=1.2(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 1.2
贷:坏账准备 1.2
(5)2008年上半年收回已冲销的B企业坏账
①转回分录
借:应收账款-B企业0.3万
贷:坏账准备0.3万
②收款分录
借:银行存款0.3万
贷:应收账款0.3万
(6)2008年末应有数=120 ×5 ‰=0.6万
已有数=1 . 2万
本年应提数=-0.6(万元)
借:坏账准备0.6万
贷:资产减值损失0.6万
例三:
B公司于2007年3月1日取得一张面值10 000元三个月到期不带息商业汇票。
B公司于2007年4月1日贴现,贴现率为12%,分无追索权与有追索权两种情况,票据到期时分出票人有能力付款和无能力付款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无追索权
(1)2007年3月1日取得商业汇票
借:应收票据1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 54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453
(2)2007年4月1日贴现
借:银行存款9 800
财务费用200
贷:应收票据10 000
(3)2007年6月1日到期
正常还款,企业无会计处理
无法还款,企业无会计处理
第二种情况:有追索权
(1)2007年3月1日取得商业汇票
借:应收票据1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8 547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453
(2)2007年4月1日贴现
借:银行存款9 800
财务费用200
贷:短期借款10 000
(3)2007年6月1日到期
■正常还款
借:短期借款10 000
贷:应收票据10 000
■无法还款
1)贴现企业存款余额充足
借:短期借款10 000
贷:银行存款10 000
借:应收账款10 000
贷:应收票据10 000
2)贴现企业存款余额不足
借:应收账款10 000
贷:应收票据10 000
第四章
购入乙材料400公斤,单价50元计2万元,专用发票上注明增值税额3400元,另发生外地运费500元(运费的进项税额50元),款项已付。
材料验收入库时发现短少100公斤,其中供货单位少发40公斤,运输部门责任20公斤,定额内损耗10公斤,其他30公斤原因待查(假定运费全部由入库材料负担)。
(1)原材料=入库部分买价+运费+定额内损耗成本=300×50+450+10 ×50=15950
(2)应付账款(供货单位)=买价+税款
=40 ×50+340=2340
(3)其他应收款(运输部门)=买价+税款
=20 ×50+170=1170
(4)待处理财产损益=买价=30 ×50=1500(查明原因后再处理税款)
(5)应交税金=总税款-(2)(3)部分税款
=3400+50 -(340+170)=2940
或入库部分、定额内损耗部分、待查部分税款(共340公斤)及运费税款。
借:原材料15950
应交税费——增(进)2940
应付账款2340
其他应收款1170
待处理财产损益1500
贷:银行存款23900
假定上述30公斤原因查明,属于非常损失,则:
借:营业外支出1755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1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