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时代下经济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随着计算机、网络、通讯等技术的进步,互联网迅猛发展,并
在社会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但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利器。
利用互联网犯罪已经成为
一种新的严重侵害市场经济秩序的犯罪形态。
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
犯罪给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开展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难。
近年来,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进行集资诈骗,非法集资,传销,出售、购买
假币等犯罪活动的案例屡见不鲜。
在互联网时代下,打击经济犯罪
就必须先清楚的了解互联网时代下经济犯罪的特点。
首先,犯罪形式的多样化,今时今日,互联网已在社会各个领
域得到广泛应用,无论是工业、服务业、商业甚至是农业,还是人
们的衣食住行,互联网已无处不在,这就为犯罪份子实施犯罪活动
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其次,犯罪行为的隐蔽性,这是由互联网自身的虚拟性所决定的。
互联网时代下诞生了许多新兴商业和产业,例如互联网商务、
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通讯等等,但无论是什么产业,都是通过计算
机和计算机群建立的,计算机信息的读写只是一种电子信号,是虚
拟的存在。
因此犯罪分子利用虚拟信号进行的犯罪行为相对具有很
强的隐蔽性。
最后,犯罪跨度大,这是由互联网的开放性所决定的。
犯罪分
子利用互联网可以跨地区甚至是跨国界进行犯罪活动。
例如通过互
联网进行传销、非法集资或者集资诈骗,只要是互联网连接的地方,犯罪分子都可以进行犯罪活动。
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犯罪分子突破
了时间空间的限制。
针对互联网时代下的经济犯罪的新形势,就公安机关而言,惩
治犯罪是防控犯罪的有力手段。
对跨区域、智能化、信息化互联网
经济犯罪予以惩治,需要创新惩治模式。
一、创新集群战役惩治模式。
在传统经济犯罪案件的侦查中,管
辖地公安机关只针对辖区内的犯罪网络、犯罪链条进行惩治打击,
打掉经济犯罪团伙中单一环节、单一链条的情况较为普遍,对辖区
范围外的上下游犯罪的铲除和整治较少。
集群战役可以集合全国或
地区经侦力量,整合涉案地优势资源,实现跨区域线索经营、落地
查证、嫌犯抓捕的统一调度指挥和信息共享,战役中多警种跨区域
协同协作作战,不给犯罪分子留存任何放纵空间,对犯罪组织实施
毁灭性打击,使得打击惩治犯罪的效果最优化。
互联网时代下的经
济犯罪形势的发展需要强力推进集群战役惩治模式的常态化和规范
化发展。
二、创新情报信息引导侦查模式。
互联网时代下的犯罪实际上
是一种信息犯罪。
侦查部门需要完成惩治打击犯罪的全部调查取证
工作,充分利用各类信息资源,通过情报信息收集、分析和研判,
引导网络经济犯罪侦查。
针对新形势下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应逐步
收集、积累相关联的信息资源:一是建立网络犯罪案件线索信息库,将网络搜索、跟踪监视、打击犯罪网站、投诉举报等渠道获取到的
案件线索及时录入库中。
二是建立网络经济犯罪案件信息库。
归类
汇总案件性质、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和特点、犯罪嫌疑人情况、侵害
对象情况、网上其他遗留信息等,还可以建立有代表性案件的特殊
信息库。
三是建立经济犯罪分子和高危人员信息库。
重点录入人员
基本身份信息及网名、微博、IP地址、网上金融账户等网络信息。
借助各类信息资源展开线索梳理。
展开多渠道情报信息的汇总研判。
依托公安机关与工商、税务、银行、房地产等部门信息共享机制,
将梳理出来的信息与可以依托的多渠道情报信息资源进行多点碰撞
研判,可以锁定犯罪嫌疑人的活动轨迹,缩小侦查范围。
三是强化
经济犯罪的阵地控制。
公安机关应联合文化、网络银行、第三方支
付平台、网吧、网站等机构,建立治理经济犯罪的长期联席协作机制,加强经济犯罪的阵地控制。
三、创新网络技术辅助侦查模式。
不同类别的经济犯罪案件有
不同的技术战法,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中票流跟踪技术战法,制假售假及侵犯知识产权案件中物流跟踪技术战法。
在网络经济犯
罪案件的侦查中,网络技术辅助侦查是至关重要的技术。
为此,公
安机关可以招收或聘请网络技术专业人才或专家,也可以通过网络
技术培训提高现有侦查人员的网络技术素质。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经济犯罪在刑事犯罪中的比重逐年增加,借助互联网的发展,经济犯罪的危害必将更加深远。
因此,国
家立法机关也应当完善打击惩治经济犯罪的相关法律法规,提供完
善立法保障;国家政府部门也应当完善互联网监管制度,提供有效
地制度保障;各部门协同作战才能有效打击经济罪,维护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的健康稳定运行,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才能维护人
民群众的切身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