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本周教学内容:
集合与简易逻辑
知识结构:
【典型例题】
例1. 已知集合A{2,3,7},且A中至多有一个奇数,则这样的集合共有
A. 2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解:集合A可有三类:第一类是空集;第二类是A中不含奇数;第三类是A中只含一小结:应充分理解“至多”两字,然后进行分类计数。
例2. 设全集I=R,集合A={x|(x-1)(x-3)≤0},B={x|(x-1)(x-a)<0}且
解:解不等式(x-1)(x-3)≤0,得1≤x≤3,故A={x|1≤x≤3},当a<1时,
是[1,3]
小结:这类问题一般可采用画数轴进行分析解决。
例3.
解:
小结:此题将解方程与集合运算有机地结合起来,对解题能力的要求略高一些,当然
例4. 解不等式|x+2|+|x|>4
解法一:
综上可知,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3或x>1}
解法二:不等式|x+2|+|x|>4表示数轴上与A(-2),O(0)的距离之和大于4的点,如图所示。
小结:①我们常用脱去绝对值的方法来解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即零点分区间法,其实质是转化为分段求解,如解法一。
②解法二是充分考虑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从形的方面来考虑的,解决任何一个数学问题都要养成从数、形两个方面去思考的习惯,数形结合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法。
例5. 若关于x的不等式x2-ax-6a<0的解集为一开区间,且此区间的长度不超过5,试求a的取值范围。
解:
小结:
解a的范围。
但韦达定理不能保证有实根,故应注意Δ>0这一条件。
例6.
解:
依题意有:
小结:关于方程根的讨论一般用函数的观点和方法去解决会使问题简洁。
例7. 等差数列{a+bn|n=1,2,…}中包含一个无穷的等比数列,求a,b(b≠0)所需满足的充分必要条件
解:设有自然数n1<n2<…,使
分必要条件。
例8.
(1)求证:两图象交于不同的两点A、B。
(2)求线段AB在x轴上的射影A1B1之长的范围
解:
(2)设方程①的两根为x1,x2,由韦达定理得:
小结:此题涉及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图象、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函数在区间上的取值范围等多个知识点,要注意熟练掌握二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
【模拟试题】
一、选择题
1. 设全集U={0,1,2,3,4},集合A={0,1,2,3},集合B={2,3,4},
A. {0}
B. {0,1}
C. {0,1,4}
D. {0,1,2,3,4}
2. 满足条件{0,1,2}A={0,1,2}的所有集合A的个数是()
A. 6个
B. 7个
C. 8个
D. 9个
3. 设等于()
A.
B.
C.
D.
4. 设则P与Q 的关系是()
A. P=Q
B. P Q
C. P Q
D.
5. 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2和-1,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A.
B.
C.
D.
6. 若集合,且B A,则实数m的取值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 数集A={(2n+1)π,n∈Z}与数集B={(4k±1)π,k∈Z}之间的关系是()
A. A B
B. A B
C. A=B
D. A≠B
8. 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
9. 命题“不等式的解是”的形式是()
A. 简单命题
B. p且q
C. p或q
D. 非p
10. 如果a,b是实数,那么“ab>0”是“”的()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1. 若等于()
A. B. {} C. {0} D. Z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2. 不等式的解集为____________。
13. 不等式的整数解为_________。
14. 命题“当c<0时,若a>b,则ac<bc”的逆命题是_______________。
15. 设有三个集合A,B,C,则A=B是的_________条件。
三、解答题(共39分)
16. (6分)分别指出下列复合命题的形式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并指出复合命题的真假:
(1)不是有理数;
(2)4或6是20的约数;
(3)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17. (9分)用反证法证明:在凸多边形的所有内角中,锐角的个数不多于3个。
18. (10分)设,已知求证:(1)A;(2)。
【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C 提示:子集个数2n
3. D
4. C
5. C 可由韦达定理求解
6. C
7. C
8. D
9. B 10. A 11. A
二、解答题:
12.
13.
14. 时若则a>b
15. 充分非必要
16. (1)非p是真命题
(2)p或q是真命题
(3)p且q是真命题
17. 略。
18.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