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发酵工程》课程感受
《微生物发酵工程》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让我完整的经历了查找文献,筛选文献,翻译文献以及从文献中找到值得学习的地方等一系列过程。
在这其中带给我了很多的启发。
首先,对于大三即将结束,马上就要开始毕业设计以及毕业后读研的我们来说,如何有效快速的查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文献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这样的训练或者是锻炼机会并不多,而《微生物发酵工程》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且及时的锻炼机会。
我原来无论是做专业选修课还是一些E类课论文时,文献查找只局限用知网查找中文文献。
现在宋老师的作业要求让我开始接触了英文文献的查找。
我现在已初步学会了利用学校购买的英文文献数据库如nature、science等来查找英文文献资料,学会了通过一篇文献的摘要快速的判断文献是否是我们所需要的,适应了英文的阅读环境。
这些让我获益匪浅,相信对我以后的研究生的学习生涯有很大帮助。
其次,在听别的小组同学汇报时,也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比如说,我从第一个展示的同学身上学到的就是如何高效传达出一篇文献或者说是我们自己的某些想法的主要内容。
原来我在做展示一篇文献时所遵循的原则是按照文章顺序用简洁的语言表达。
通过比较,我才发现这种我一直以来遵循的原则的缺陷——展示的结构不太清晰或者说是展示缺乏一种内在的逻辑,容易让听者搞不清每个实验每个步骤之间的关系从而产生混乱。
大四学姐的展示则是自己把文献划分为四部分:为什么做、怎么做、做了什么和实验结果。
这样这个展示的结构就清晰明了,每个实验每个步骤的目的也就一清二楚,听者也很清楚。
我想,学习了这一点我以后的展示效果也一定会进步一大块的。
此外宋老师还建议再加上实验创新之处和我能从文章中借鉴什么。
最后,在课程展示这一环节中我还发现我的一个不足。
我只能做到听懂展示同学介绍的PPT内容,却无法就实验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这说明我平时无法锻炼,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
这一点应该是我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着力改善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