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00讲)目录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1)第1讲教育的概念、属性、基本要素、起源 (1)第一模块教育基础 (2)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2)第2讲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4)第3讲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6)第4讲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孔子的教育学思想 (7)第5讲《学记》的教育学思想 (9)第6讲教育学在西方的发展 (10)第7讲教育科学研究的含义、对象、基本步骤、研究层次 (12)第8讲教育科学研究方式 (13)第9讲教育科学研究基本方法 (14)第10讲教育与生产力 (15)第二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5)第11讲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6)第12讲教育与文化 (18)第13讲教育与社会人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9)第14讲人的发展的概念、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20)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20)第15讲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21)第16讲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23)第17讲教育目的概述 (25)第四章教育目的 (25)第18讲教育目的的理论 (27)第19讲新中国的教育目的 (29)第20讲学校管理概述 (30)第五章小学组织管理与运行 (30)第21讲学校组织机构与部机制 (32)第22讲教师的角色及其劳动特点 (33)第六章教师专业发展 (33)第23讲教师的职业素养 (35)第24讲教师专业成长 (36)第25讲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类型 (38)第七章课程 (38)第26讲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主要课程理论流派 (39)第27讲课程设计的概念、课程容的选择依据、课程容的组织方式 (41)第29讲课程资源 (43)第30讲课程实施 (44)第31讲课程评价 (45)第32讲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 (46)第33讲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47)第34讲感觉的概念、分类、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49)第二模块学生指导 (49)第八章学习的认知基础 (49)第35讲感觉的相互作用 (50)第36讲知觉的概念、感觉和知觉之间的关系 (51)第37讲知觉的种类 (52)第38讲知觉的特性 (53)第39讲注意的概念、特点、功能 (55)第40讲注意的品质 (57)第41讲记忆的概念、分类、品质 (58)第42讲记忆过程、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59)第43讲表象与想象 (61)第44讲思维的概念、特点、过程 (62)第45讲思维的基本形式 (63)第46讲思维的种类 (65)第47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66)第48讲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67)第49讲学习动机的概念、功能、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70)第九章学习动机 (70)第50讲学习动机的分类 (72)第51讲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 (73)第52讲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74)第53讲学习迁移的概念、分类 (76)第十章学习迁移 (76)第54讲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迁移与教学 (77)第55讲学习的实质与类型 (79)第十一章学习与学习理论 (79)第56讲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81)第57讲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83)第58讲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 (84)第59讲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86)第60讲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87)第61讲奥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88)第62讲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90)第63讲知识的学习 (91)第十二章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91)第64讲技能的学习 (93)第65讲德育及其基本容、德育过程 (95)第十三章德育 (95)第66讲德育原则、方法与途径 (97)第67讲心理健康的涵义、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99)第十四章心理健康教育 (99)第68讲心理辅导的目标、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第二节心理辅导 (100)第69讲美育 (102)第十五章美育 (102)第70讲小学儿童的生理特点与卫生 (104)第十六章小学儿童的安全与健康 (104)第71讲小学儿童的安全防常识 (106)第72讲班级、班主任的定义、地位、职责 (108)第三模块班级管理 (108)第十七章班级管理 (108)第73讲班主任的工作容 (109)第74讲班级管理的概念、功能、容、原则、方法 (111)第75讲班级管理的主要理论、班级管理模式 (112)第76讲小学班级活动及指导、小学班队活动及其组织 (113)第77讲小学课外活动 (115)第78讲班级突发事件及其处理 (116)第79讲语文教学设计之三维目标 (131)第五模块教学设计 (131)第十九章教学设计 (131)第80讲语文教学设计之重点难点 (133)第81讲语文教学设计之导入 (134)第82讲语文教学设计之新授 (136)第83讲语文教学设计之练习小结作业 (139)第84讲数学教学设计之三维目标 (141)第85讲数学教学设计之重点难点 (146)第86讲数学教学设计之导入 (150)第87讲数学教学设计之新授 (150)第88讲数学教学设计之练习小结作业 (153)第89讲教学的概念、意义、基本任务 (156)第六模块教学实施 (156)第二十章教学实施 (156)第90讲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57)第91讲教学过程的概念、理论、本质 (159)第92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教学过程的结构 (160)第93讲教学原则 (161)第94讲教学方法 (163)第95讲教学组织形式 (165)第96讲教学实施的策略 (166)第97讲教学模式 (168)第98讲教学评价的概念、功能、类型 (168)第七模块教学评价 (169)第二十一章教学评价与反思 (169)第99讲教学评价的方法、原则 (170)第100讲教学反思 (171)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主讲:庆国第1讲教育的概念、属性、基本要素、起源试卷结构一、单选(20*2)二、简答(3*10)三、材料分析(2*20)四、教学设计(2选1*40)试卷结构第一模块教育基础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广义–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教育的词源学在我国,“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二、教育的属性(一)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二)教育的社会属性1.教育的永恒性2.教育的阶级性3.教育的历史性三、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影响–教育容–教育措施四、教育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说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都持这种观点。
(二)生物起源论教育的生物起源说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代表人物:【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
(三)心理起源论心理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把全部教育都归之于无意识状态下产生的模仿行为。
代表人物:【美】孟禄。
生物起源和心理起源这两种学说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教育的起源,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四)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联】米丁斯基、【联】凯洛夫。
考点突破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A.到电影院看电影B.幼蜂学筑巢C.师傅带徒弟D.课外活动学做航空模型我国最早出现“教育”一词的古籍是()A.<论语>B.<大学>C.《学记》D.《孟子尽心上》狭义的教育一般是指()A.学校教育B.思想道德教育C.社会教育D.家庭教育教育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 )A.孟禄B.恩格斯C.勒图尔诺D.沛西•能在教育起源问题上,认为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本能的观点是()。
A.生物起源说B.神话起源说C.心理起源说D.劳动起源说第2讲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五、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一)原始形态的教育教育没有独立的形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无专门人员从事教育教育目的:生产和生活教育无阶级性(二)古代教育1.奴隶社会的教育(1)中国夏: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
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学校产生的条件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容。
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西周以后:•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国学”与“乡学”•六艺教育(以礼乐为中心)(奴隶社会的教育容)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2)欧洲斯巴达教育:重视军人和武士的培养,教育容几乎全是军事体育训练,其教育目的就是培养骁勇的军人与武士。
雅典教育:雅典教育重视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教育容包括政治、哲学、文学、艺术、体操等。
2.封建社会的教育(1)中国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实行了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2)欧洲在欧洲封建社会,出现两种教育体系——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又称僧侣封建主教育。
教育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而且各科都贯穿神学。
骑士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封建骑士,又称世俗封建主教育。
教育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3、近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考点突破根据历史记载,古代中国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于( )A.夏B.商C.周D.春秋战国中国古代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 )A.“私塾”B.“太学”C.“私学”D.“乡学”在中国古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该现象产生的历史时期()。
A、宋代以后B、春秋战国C、明清时代D、隋唐时代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 )A.艺术教育B.军事体操教育C.渎写算的教育D.文化知识教育第3讲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六、小学教育的历史发展与现状(一)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