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及研究程序: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
程序包括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及其研究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做出结论。
2.观察法的优缺点:优;被视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可作为前期研究。
缺: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的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3.个体研究法及其优缺点:个体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优: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
缺:所收集的材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4.调查法及其优缺点: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方法。
优: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
缺点: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5.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思想: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和社会性,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使其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6.精神分析学派的价值和局限:不仅在精神病治疗中继续得到应用,而且对个性冬季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作用。
局限:弗洛伊德宣扬泛性论,忽视了社会文化的影响。
7.简述脑和智商的关系:脑为智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和基础,而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又塑造了天才的独特的脑的结构8.简述脑潜能的开发途径:a 大脑的潜能的发挥有无限的的空间B挖掘大脑的潜力。
9.脑的性别差异:A成熟时间上B智力方面C脑结构上D大脑左半球受损后,女性不如男性明显10.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A按性质:原则性和非原则性B表现形式:双趋动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和双避动机(既怕学习又怕老师),趋避动机(既想当干部又怕耽误学习)11.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一种力求成功的动机,二种避免失败的动机12.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是激发个体学习活动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心里状态。
一是认知的内驱力,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三附属的内驱力13.动机和行为效果的关系:一是取决动机本身的强弱二是取决个体行为的质量14.马斯洛的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积极意义:A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B是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C揭示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缺陷:A脱离显示生活实践去看待人性B没有从分认识到高级学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C为顾及这些概念的现实社会内容16.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广度,分配,转移17.知觉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18.思维的过程:分析和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具体化19.概念形成的策略:同时性扫描,继时性扫描,保守性聚焦,博弈性聚焦20.问题解决策略:算法策略和启发法21.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22.影响遗忘的因素和增强记忆的方法:影响因素:A时间因素B识记材料重要C识记材料的性质d位置的影响E材料的数量。
增强方法:直观形象法,图表法,谐音记忆法,归类比较法,联想法,歌诀法23.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认知在情绪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判断评价刺激物对个体需要的符合程度,它是个体对刺激物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决定因素。
认知过程中伴随着情绪体验。
24.情绪对认知的影响:情绪具有动机性功能,信号性功能以及感染性功能三个方面25.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正确的人生追求,宽广的胸襟,理性的适应生活,寻找身边的快乐。
26.情绪与行为的关系:主要有先天关联性和后天社会文化制约性27.暴怒情绪的控制:1自我意识的暴露2对暴露情绪进行归因3寻求制怒的方法28.智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桑代克认为学习能力在23岁左右到高峰,一直到45岁,之后学习能力就下降。
布卢姆认为人的智力17岁水平为100%,5岁以前达到50%,5-8岁又可增长30%,剩余的是8-17岁获得的。
贝利的研究表明13岁以前智力是直线上升发展期,以后缓慢发展到25岁达到高峰,26-35岁保持高原水平,35岁开始有所下降,他的研究结果被绘制智力成长曲线29.智力开发的途径和方法:途径1教育和教学中的智力开发a学科教育中的智力开发b元认知与智力开发c自我效能感与智力开发2特定的智力开发训练a波诺的方案b:“应用智力”法案cPIFS方案30.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方法:1创设有利于个体创造力的环境2实施教育创新3开发个体创造力的具体方法:A智力激励法B信息交合法C联想法D综摄法31.常用的智力测验表:1斯坦福-比钠量表2美国陆军测验32.超长儿童与低常儿童的界定:超常智商在130以上,低常在79以下33.奥尔波特个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基础,是心理组织的基本建构单位,他将人格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艾森克找出了更稳定的特质,这两种特质在不同人身上就可能形成四种典型的组合,不过后来他又提出了第三种特质,即精神质34.社会认知理论关于人的行为的交互作用论:是当代的一种整合性的人格理论,它试图有关影响人格形成的各种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特别注重环境和认知的交互作用35.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和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的本能可分为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后来又将本能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
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人一出生就有性欲,只不过不是以成人的方式表达而已人生全程课划分五个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两性期。
36.投射式测验的特点及包含的主要类型:投射式测验通常有详尽的评分手册,由专业人员来实测和解释,但是评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或直觉性。
类型:罗夏墨迹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37.气质的含义及其类型:含义:是指那些主要与生俱来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在早年就表现出来,受文化和教养影响较小的那些层面。
类型:多血质,胆汁质,黏血质,抑郁质。
38.青少年发展的特点:1续性与阶段性2方向性和不可逆转性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5发展的关键期39.皮亚杰的相互作用论:发展受四个因素的影响: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以及平衡化,其中第四个因素是决定因素。
40.埃里克森的毕生心理社会发展观及阶段特征1基本思想主要体现为:a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b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c是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阶段特征:第一阶段:婴儿期,任务是获得性人敢,第二阶段:儿童早期:任务获得自主感,第三:学前期任务是获得主动感,第四:学龄期,任务是获得勤奋感,第五青春期,任务建立自我统一感,第六,成人早期避免孤独感,第七成年中期体现着关怀的实现,第八成年晚期获得综合的完善感。
41.青少年心里发展的阶段特征:少年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的矛盾。
青年初期:占重要位置的情感是与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她们不仅能比较客观的看待自我,而且能明确的表现自我42.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人类的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不是最终答案。
2学生观建构注意认为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3教师观建构主义更愿意吧教师堪称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43.教学过程中怎么样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迁移:1改善心智功能2传授基本知识3有效的知道4提高迁移的意识性5合理安排教学内容6设计情境性教学44.认知结构的迁移观:奥苏泊尔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的影响,着就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的学习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个人认知结构在组织方式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主要包括可利用性,课辨别性和稳定性。
45.如何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1让学生每天记学习日记2增强学生对他人及自己认知过程的意识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质疑4指导学生监控,评估自己的理解能力5向学生提供练习和反馈的机会46.教学过程的四个阶段: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准备水平,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47.教师的威信的形成和建立途径:随着学生对教师德才方面的逐渐了解,师生之间情感的日益加深和融洽,教师威信就有“不自觉威信”发展成了自觉威信了,这才是真正的威信。
途径1培养自身良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的仪表4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和知己48.教师的角色有:学习的指导者,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行为规范的示范者,心理保健者和教育科研人员49.讨论法及其运用技巧:指学生根据教师突出的某个议题,在集体中活着歇息小组中相互交流个人的观点,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1讨论的议题要明确2讨论前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3充分发挥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4讨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50.运用问题解决教学策略:1详细分析并讨论问题2知道学生正确表征问题3指导学生学安泽问题的有效方法4训练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监控和反思5通过大声思维提供专家示范51.调控课堂心理气氛的方法;1增强课堂教学中情感投入2采取民主的两道方式对待学生3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52.人际沟通的重要意义:1对交流的信息的理解越一致越好2沟通双方都要有交往的冤枉和兴趣3双方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技巧4要选用适当的信息通道传递信息5要重视选择性注意对沟通的影响6沟通要有及时的信息反应7沟通过程没有受到主客观不良因素的干扰,保证信息真实可靠53.人际印象形成的主要特点:1一致性倾向2好坏评价是形成印象的根本依据3中心特性左右着印象的变化54.影响从众的主要因素:1群体因素2个体3情境55.合作与竞争对个体的影响:群体成员之间能建立和保持友好协调的人际关系,个体的活动效率因此也提到了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竞争能够使个体增强自己的主题意识,激发强烈的行为动机,同样可以大大提高个体的活动效率56.行为归因偏差:1观察着-行为者偏差2自利偏差57.心理健康的一般标准:台湾学者黄坚厚的心里健康标准1乐于工作2是有朋友3能悦纳自己4能与现实环境有良好的接触。
我国学者提出的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是1对自己有信心2对学校生活有兴趣3喜欢与人交往4具有良好的心里适应能力58.学校心里辅导的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发展性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原则4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59.列出学校开展心理辅导的主要方式和途径:方式: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预防为主,以少数学生为对象的以矫治辅导为主。
途径:设专门的心里健康课程,将心里辅导荣誉班级团队活动之中,在学校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个别辅导,团体辅导60.加涅对学习的分类:1语信息2智慧技能3认知策略4态度5动作技能61.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1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A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动机B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来培养学习动机2学习动机的激发途径有:A创设问题情境B根据作业难度控制动机水平C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D正确知道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62.常用的自陈式测验及其特点:116PF适合16岁以上的青年和成人2WPQ涉及的人格唯独较少,容易掌握,施测方便3M MPI主要用于心理异常诊断,在精神医学界及其有关心理健康的工作中使用较多也常用科学研究63.惩罚的目标及实施的原则:目的:出来直至某种不当行为的消极穆德之外,还带有使受罚着知错能改的积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