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养花教学反思

养花教学反思

《养花》教学反思
《养花》一文是著名语言艺术大师老舍先生的作品。

文章讲述了老舍先生的养花实践,在养花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养花带来的乐趣,抒发了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文章中“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一句直接点明了作者从养花当中得到的乐趣。

在上这篇课文之前,我把教学的重点定为:
1、积累词语“大雨倾盆、置之不理、门道、三年五载、循环、有益身心、秉烛夜游”;并能通过查字典理解上述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2、默读课文,简要概括养花的乐趣;联系课文内容体会“不劳动,连棵花儿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么?”的含义。

3、选择“别人夸花,全家骄傲”,“昙花开放,约朋友共赏”,“花分根了,赠给友人”中的一个内容,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创造性复述,体会养花的乐趣。

反思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有如下体会:
一、教学环节设置还需考虑,课堂结构不完美
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找出直接描写文章中心的句子“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实,有香有色。

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然后,围绕中心句再对文章3——6小节进行分部学习。

在学习“既须劳动,又长见识”的内容中抓住“门道”二字展开,让学生探索得出:要不停地实践与摸索才能增长知识,而从养花种得到知识就是乐趣。

在学习“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这个句子时,让学生先找出作者进行了哪些劳动,从而让学生理解,劳动中能够体会到养花的乐趣。

而在第5小节的三个事例的学习中,则采用创造性复述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白从劳动果实中体会到养花的乐趣。

但由于时间的关系,文章的第6小节,全家抢救菊花的部分来不及学习,就没能让学生从中理解到“有忧”的时候,也是养花的乐趣,这是非常遗憾的。

纵观整堂课的结构,不免让人觉得用力太过平均,这样反而破坏了课堂的架构美,也让学生觉得枯乏无味。

二、课堂预设不够充分,及时调整能力有待提高
在教学老舍先生如何劳动这一小节时,一个学生说了另外一句,并不是我预设好的,我就开始慌张了。

媒体的运用也不够灵活了。

同样的一个说话练习,出现了两次,显得非常重复。

事实上,我完全可以进行及时调整,前面的一次说话练习不必进行,可以放到第二次两次劳动都说完以后进行。

从中就可以看出教师在课堂上对突发的事件要有预设,而且要有及时调整的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