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图用白话文写就传统--深圳万科第五园设计

试图用白话文写就传统--深圳万科第五园设计

S气候——“冷” 印度著名建筑师柯里亚曾经针对“形式遵循功能”
提出了”形式遵循气候”的口号,并作出了大量相当 成功的作品。柯里亚大师在设计中所应用的“气候缓 ;中区”等种种造价低廉的降温防晒措施,被我们称之 为”冷设计”的手法,对于像广东等气候炎热的地区 在建筑处理上非常适用。除了向大师致敬外,我们在 设计过程中也吸收了富有广东地区特色的竹筒屋和冷
___—舅_ ” ¨口一。。
]lj=_●
万方数据
时代建筑Time+Architecture 2006/3 8 I
20框景——商业街池塘与庭院别墅 2I~25各种不同的庭院空间 26老房子内景
20 The framed view:the lake and the courtya刚houses 2 I~25 Views of different courtyards 26 Inteiror view ofthe Dreserved old house
COUmard 5 The Double—layer wall.the
and the building
6 The quiet and secluded Iane
7 The small courtyard
8 The terrace on the commercial building 9 The quiet and secluded alley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万科第五园(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坂雪岗片区) 占地面积:一、二期占地面积l 2万m2 建筑面积:12万m2 容积率.约l 0 类型.联排别墅(1 85~235m2)、情景洋房(1 35~I 65m2)、多层公 寓(75~105m2), 配套商业2600m2 书院I 400m2,一栋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明代徽州老宅千里大挪移. 经过加固、包装,在一片白墙、黑瓦之间重放光彩。
万方数据
另外.传统造园艺术中的障景、对景及框景等经 典手法在环境氛围的营造中也有意识地加以应用.并 通过丰富的层次使“幽”的表达更加充分。
后记 深圳万科第五园项目一期在2005年7月开盘伊始
便销售一空.受到了大批客户热烈的追捧,让人始料 不及。这也传达出了一个信息:虽然存在着市场稀缺 等因素,但并非只有“洋房”才是老百姓的心仪对象。 ”中式建筑”具有更广阔的天地。在第五园的设计上要 特别感谢澳大利亚柏涛建筑设计事务所的赵晓东建筑 师和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王戈建筑师。赵晓东先 生在规划设计中对于村落的表达.在户型设计上对于 传统民居中院落和内天井精髓的汲取(特别是庭院住 宅中颇具新意的六合院设计)以及商业街空间与动线 的丰富组合都体现出其对于传统民居与现代生活契合 点的准确把握能力和卓越的创造力。而北京市建筑设 计研究院的王戈先生则在规划和单体的调整上、立面 设计和细部材料的推敲甚至景观环境处理上都投入了 大量的心血。其对于徽州民居风格的提炼和概括、双
2外观——“墙” 综观”中式”建筑,几千年来几乎都承袭着一种
十分突出的外部形式.那就是“墙”的形象.如城墙、 宫墙、院墙等。特别是民居建筑,各种高低、长短、虚 实不一的墙体通过不同的组合来形成符合“礼制”的 形式.在整体上一般来说是外实内虚.外简内繁的。这 些传统上极具防御性的高而实的外墙对于现代建筑来 说显然并不完全适用,但其对住宅私密性的保障是不 可或缺的。着力塑造墙体的形态.同时设置双层墙是 非常有效的方法。对于里层的墙体,可以完全按内部
密性和领域感的同时也为邻里之间提供了充分交流的 场所。
4色彩——“素” 中国传统民居在外观色彩上一直比较节制,或者
说一直比较”素”,没有过多的颜色,”黑、白、灰”这 三种无色系列长期在传统民居的外观上占据着统治地 位。北方多以灰色为主.而南方则主要以黑白为主,所 谓粉墙黛瓦。所以在色彩控制上自始至终贯彻”舍艳 求素”的原则,同时大面积的白色墙体也为各种植物 提供了良好的背景。
Cold,Quiet and Secluded
ABSTRACT The article briefly discusses the design ofVanke’S project of the Fifth Garden in
中图分类号:TU一86:TU24 l(265) 文献标识码:C
Shenzhen,especially its refining and absorbing of 文章编号:1 005—684X(2006)03—0075—07
巷的传统做法.通过天井、廊架、挑檐、高墙、花窗、 孔洞、缝隙、窄巷等.试图给阳光一把梳子,给微风 一个过道.使房屋在梳理阳光的同时呼吸微风.让居 住者能充分享受到一片荫凉.在提高了住宅的舒适度 的同时有效地降低了能耗。
6景观——“幽” 古代中国的文人雅士曾经教导过我们”宁可食无
肉.不可居无竹”。在庭院和景观环境的营造上如果少 了竹子这一元素几乎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是不能容忍 的。第五园的植物配置.竹子作为主景或背景是处于 统领地位的。像实墙前.花窗后.小路旁,拐角处等 等“要害”部位.大多毫不犹豫地种植高雅挺秀的竹 丛或竹林,步行系统的乔、灌木配置则更突出其纳凉 的作用,而富于广东特色的旅人蕉和芭蕉等植物则点 缀其问.体现出些许热带风情.使整个社区环境在窄 街深巷、高墙小院的的映衬下更显得深邃与清幽。实 施过程中.在竹子专家的帮助下,对于竹子的品种、形 态、分布等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和考虑.基本上是以散 生竹为主.丛生竹为辅。
时代建筑T me+Architecture 2006/3 79
万方数据
空间的要求开窗或开门,而外层的墙体则可根据外部 景观、通风遮阳的要求开洞。如此,两层墙都获得了 相对的自由,外立面上形成了一张“漏洞百出”的”二 皮脸”。在两层墙体之间设置露台、阳台或留空形成缓 冲空间作为室内外的过渡.同时也可隐藏诸如空调室 外机等“破坏力”较大的附着物。
建筑设计.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王戈
参与:于洪涛、刘越等 澳大利亚柏涛(墨尔本)建筑设计公司赵晓东
参与李涛、滕怡
施工图设计.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景观设计+易道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万科房地产有限公司设计团队:
总策划人:肖楠 总协调人:朱建平 项目负责人:张琪
建筑负责人:郭金火 景观负责人+陈静、王倬
l规划——“村” 整个社区的规划是由中央景观带分隔而成的两个
边界清晰的“村落”组成的,一条简洁的半环路将两 个“村落”串连。每个”村落”都由三种产品,即庭 院住宅、叠院住宅以及合院阳房所构成。村13处基本
万方数据
上都设有传统村落常见的牌坊或其它显示领域感的标 志物。各“村”内部都有深幽的街巷或步行小路以及 大小不同的院落组合而成,宜人的尺度构成了富有人 情味的邻里空间。位于社区紧邻城市干道的商业街和 社区图书馆与住宅区之间的地方以池塘相隔.小桥相 连.互为景观。其内部空间也特别强调了各种开敞、半 开敞、下沉的院落和连廊的组合.形成丰富而使人流 连的”村口”场所。
朱建平ZHU Jian-ping
时代建筑Tlme+Archltectu Pe 2006/3 75
试图用白话文写就传统
——深圳万科第五园设计 To Interpret Tradition in Vernacular Chinese: On Vanke’S Project of the Fifth Garden,Shenzhen
2池塘边的庭院别墅 3老房子前的庭院 4书院外景 5商业街局部 6墙与竹
2 he courtyard house by the iake 3 The COUrtyard in f∞m ofthe pmserved old house 4 The view ofthe library 5 Detail ofthe business street 6 The walI and bamboo
摘要 文章从规划、单体、景观等几个方面 简要论述了在深圳万科第五园项目的设计中对 于传统建筑养份的提炼和吸收,表明了不管是
traditional 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showing that the key problem is how to do rather than what to do.no matter whether the content or
of market only in the case that the clients can
合乎情理的”实惠”,才能够经得起市场这把 的尺子衡量。
reasonably benefit f-r。m the design.
KEYWORDS Village,Wall,Courtyard.Plain,
关键词村墙院素冷幽
内容还是形式,“做什么7”并不重要.”怎么 做7”才是问题的核心。对于一个地产商业项
form is concerned.The article also points out that
a commercial real estate project can stand the test
目而言,所有设计上的努力都必须让客户得到
0 Section ofthe multi—level house
Flrst plan of courtyard houseSype A 2 Second plan of COUrtyard house Type A
3 Third plan of COUrtvard house Type A
4 Section of COUrcvard houseSype A
3内部——“院” 庭院别墅的“前庭后院中天井”以及通过组合形
成的”六合院“和“四合院”.叠院住宅的“立体”小 院(院落+露台);合院阳房的围合所形成的“大院”. 种种院落形式无不着力体现中国传统民居当中那种 ”内向”型的空间。也是中国风水上一直强调的所谓“藏 风”、“聚气”的理念之所在.同时也表达了中国人人 性上更为内敛含蓄的品格取向。其实说白了,在老百 姓的骨子里面.谁不希望拥有一方完全属于自己的小 天地呢7设计中煞费苦心设置的种种院落空间就是;中 着这个来的,冲着这个老百姓打,b11)L里喜欢而又长 期得不到满足的愿望来的。通过街坊——街巷——大 院——小院——内院的空间层次上的过渡.在强调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