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锤击法

锤击法

锤击法施工设备
锤击法是利用桩锤的冲击克服土对桩的阻力,使桩沉到预定深度或达到持力层。

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沉桩方法。

打桩设备包括桩锤、桩架和动力装置。

(1)桩锤
桩锤是对桩施加冲击,将桩打入土中的主要机具。

桩锤主要有落锤、蒸汽锤、柴油锤和液压锤,目前应用最多的是柴油锤。

①落锤落锤构造简单,使用方便,能随意调整落锤高度。

轻型落锤一般均用卷扬机拉升施打。

落锤生产效率低、桩身易损失。

落锤重量一般为0.5~1.5t,重型锤可达数吨。

②柴油锤柴油锤利用燃油爆炸的能量,推动活塞往复运动产生冲击进行锤击打桩。

柴油锤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从外部供应能源。

但在过软的土中由于贯入度过大,燃油不易爆发,往往桩锤反跳不起来,会使工作循环中断。

另一个缺点是会造成噪音和空气污染等公害,故在城市中施工受到一定限制。

柴油锤冲击部分的重量有2.0t,2.5t,3.5t,4.5t,6.0t,7.2t等数种。

每分钟锤击次数约40~80次。

可以用于大型混凝土桩和钢管桩等。

③蒸汽锤蒸汽锤利用蒸汽的动力进行锤击。

根据其工作情况又可分为单动式汽锤与双动式汽锤。

单动式汽锤的冲击体只在上升时耗用动力,下降靠自重;双动式汽锤的冲击体升降均由蒸汽推动。

蒸汽锤需要配备一套锅炉设备。

单动式汽锤的冲击力较大,可以打各种桩,常用锤重为3~10t。

每分钟锤击数为25~30次。

双动式汽锤的外壳(即汽缸)是固定在桩头上的,而锤是在外壳内上下运动。

因冲击频率高(100~200次/min),所以工作效率高。

它适宜打各种桩,也可在水下打桩并用于拔桩。

锤重一般为0.6~6t。

④液压锤液压锤是一种新型打桩设备,它的冲击缸体通过液压油提升与降落。

冲击缸体下部充满氮气,当冲击缸下落时,首先是冲击头对桩施加压力,接着是通过可压缩的氮气对桩施加压力,使冲击缸体对桩施加压力的过程延长,因此每一击能获得更大的贯入度。

液压锤不排出任何废气,无噪音,冲击频率高,并适合水下打桩,是理想的冲击式打桩设备,但构造复杂,造价高。

用锤击沉桩时,为防止桩受冲击应力过大而损坏,力求采用“重锤轻击”。

如采用轻锤重击,锤击功能很大一部分被桩身吸收,桩不易打入,且桩头容易打碎。

锤重可根据土质、桩的规格等参考表2-1进行选择,如能进行锤击应力计算则更为科学。

表2-1锤重选择表
(2)桩架
桩架是支持桩身和桩锤,在打桩过程中引导桩的方向,并保证桩捶能沿着所要求方向冲击的打桩设备。

桩架的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通用桩架(能适应多种桩锤)有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沿轨道行驶的多能桩架;另一种是装在履带底盘上的桩架。

①多能桩架(图2-2)由立柱、斜撑、回转工作台、底盘、及传动机构组成。

它的
机动性和适应性很大,在水平方向可作360°回转,立柱可前后倾斜,底盘下装有铁轮,可在轨道上行走。

这种桩架可适应各种预制桩,也可用于灌注桩施工。

缺点是机构较庞大,现场组装和拆迁比较麻烦。

图2-2 多能桩架
②履带式桩架(图2-3)以履带式起重机为底盘,增加立柱和斜撑用以打桩。

性能较多能桩架灵活,移动方便,可适应各种预制桩施工,目前应用最多。

图2-3 履带式桩架
1—桩锤;2—桩帽;3—桩;4—立柱;5—斜撑;6—车体
(3)动力装置
动力装置的配置取决于所选的桩锤。

当选用蒸汽锤时,则需配备蒸汽锅炉和卷扬机打桩前的准备工作
打桩前应做好下列准备工作:清除妨碍施工的地上和地下的障碍物;平整施工场地;定位放线;设置供电、供水系统;安装打桩机等。

桩基轴线的定位点及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水准点设置不少于2个。

在施工过程中可据此检查桩位的偏差以及桩的入土深度。

打桩顺序
打桩顺序合理与否,影响打桩速度、打桩质量,及周围环境。

当桩的中心距小于4倍桩径时,打桩顺序尤为重要。

打桩顺序影响挤土方向。

打桩向哪个方向推进,则向哪个方向挤土。

根据桩群的密集程度,可选用下述打桩顺序: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图2-4a);自中间向两个方向对称进行(图2-4b);自中间向四周进行(图2-4c)。

第一种打桩顺序,打桩推进方向宜逐排改变,以免土朝一个方向挤压,而导致土壤挤压不均匀,对于同一排桩,必要时还可采用间隔跳打的方式。

对于大面积的桩群,宜采用后两种打桩顺序,以免土壤受到严重挤压,使桩难以打入,或使先打入的桩受挤压而倾斜。

大面积的桩群,宜分成几个区域,由多台打桩机采用合理的顺序同时进行打设。

图2-4打桩顺序
a)由一侧向单一方向进行;b)由中间向两个方向进行;c)由中间向四周进行
打桩方法要点
锤击打桩法
[点击观看视频]
打桩机就位后,将桩锤和桩帽吊起,然后吊桩并送至导杆内,垂直对准桩位缓缓送下插入土中,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然后固定桩帽和桩锤,使桩、桩帽、桩锤在同一铅垂线上,确保桩能垂直下沉。

在桩锤和桩帽之间应加弹性衬垫,桩帽和桩顶周围四周应有5~10mm的间隙,以防损伤桩顶。

打桩开始时,锤的落距应较小,待桩入土至一定深度且稳定后,再按要求的落距锤击。

用落锤或单动汽锤打桩时,最大落距不宜大于1m,用柴油锤时,应使锤跳动正常。

在打桩过程中,遇有贯入度剧变、桩身突然发生倾斜、移位或有严重回弹、桩顶或桩身出现严重裂缝或破碎等异常情况时,应暂停打桩,及时研究处理。

如桩顶标高低于自然土面,则需用送桩管将桩送入土中时,桩与送桩管的纵轴线应在同一直线上,拔出送桩管后,桩孔应及时回填或加盖。

多节桩的接桩,可用焊接或法兰锚接。

目前焊接接桩应用最多。

接桩的预埋铁件表面应清洁,上、下节桩之间如有间隙应用铁片填实焊牢,焊接时焊缝应连续饱满,并采取措施减少焊接变形。

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10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1‰桩长。

打桩过程中,应做好沉桩记录,以便工程验收。

(请点击下图观看“打桩过程”动画)
请点击缩略图观看图片
打入预制桩-第一节桩体打入预制桩-电焊接桩打入预制桩-末节桩体
打桩的质量控制
打桩的质量检查包括桩的偏差、最后贯入度与沉桩标高,桩顶、桩身是否打坏以及对周围环境有无造成严重危害。

桩的垂直偏差应控制在1%之内,平面位置的允许偏差,对于建筑物桩基,单排或双排桩的条形桩基,垂直于条形桩基纵轴线方向为100mm,平行于条形桩基纵轴线方向为150mm;桩数为1~3根桩基中的桩为100mm;桩数为4~16根桩基中的桩为1/3桩径或1/3边长;桩数大于16根桩基中的桩最外边的桩为1/3桩径或1/3边长,中间桩为1/2桩径或边长。

打桩的控制,对于桩尖位于坚硬土层的端承型桩,以贯入度控制为主,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或桩尖标高可作参考。

如贯入度已达到而桩尖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每阵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应大于规定的数值。

桩尖位于软土层的摩擦型桩,应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可作参考。

如控制指标已符合要求,而其他指标与要求相差较大时,应会同有关单位研究解决。

设计与施工中所控制的贯入度是以合格的试桩数据为准,如无试桩资料,可参考类似土的贯入度,由设计规定。

测量最后贯入度应在下列正常条件下进行:桩顶没有破坏;锤击没有偏心;锤的落距符合规定;桩帽和弹性垫层正常;汽锤的蒸汽压力符合规定。

如果沉桩尚未达设计标高,而贯入度突然变小,则可能土层中夹有硬土层,或遇到孤石等障碍物,此时切勿盲目施打,应会同设计勘察部门共同研究解决。

此外,由于土的固结作用,打桩过程中断,会使桩难以打入,因此应保证施打的连续进行。

打桩时,桩顶破碎或桩身严重裂缝,应立即暂停,在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后,方可继续施打。

打桩时,除了注意桩顶与桩身由于桩锤冲击破坏外,还应注意桩身受锤击拉应力而导致的水平裂缝,在软土中打桩,在桩顶以下1/3桩长范围内常会因反射的张力波使桩身受拉而引起水平裂缝。

开裂的地方往往出现在吊点和混凝土缺陷处,这些地方容易形成应力集中。

采用重锤低速击桩和较软的桩垫可减少锤击拉应力。

打桩的公害
打桩时,引起桩区及附近地区的土体隆起和水平位移虽然不属打桩本身的质量问题,但由于邻桩相互挤压导致桩位偏移,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如在已有建筑群中施工,打桩还会引起临近已有地下管线、地面交通道路和建筑物的损坏和不安全。

为此,在邻近建筑物(构筑物)打桩时,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挖防振沟、砂井排水(或塑料排水板排水)、预钻孔取土打桩、采取合理打桩顺序、控制打桩速度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