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②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③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④实验室可利用这一原理制取纯净的氧气.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 4 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16.(4 分)对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表示意义,把对应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2H ②2NH3③SO2④ O ⑤Mg2+⑥2OH﹣⑦H2O
(1)仪器 a 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①
.选
用的发生装置是②
(填序号),可选用装置 E 收集氧气,其原因是③

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需观察到 ④
现象时,再开始收集气体.若用装置 C 收集
氧气,检验氧气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将装置 A 和 E 连接,实验操作有:
D.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13.(1 分)列装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是( )
A. B.
C.
D.
第3页(共8页)
14.(1 分)“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
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一定有错误的是( )
A.碳海绵有吸附作用
B.碳海绵是灰黑色固体
(填字母序号)。
A.有氧化物生成
B.反应前后各种微粒的数目均没有改变
C.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D.这是一个分解反应
第4页(共8页)
②从图中你还能获得的微观信息是
(写一条即可)。
18.(2 分)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紫薯中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 A、
维生索 B、维生素 C、锌、铁、钙、硒等。
C.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D.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7.(1 分)从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我们能获得许多信息,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
第1页(共8页)
B.氢分子能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
C.水分解时元素的种类不变
D.这是一个化合反应
8.(1 分)下表各组中,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D.冰水混合物
3.(1 分)现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
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
A.木炭
B.硫磺
C.铁丝
D.红磷
4.(1 分)钠原子 Na 与钠离子 Na+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
B.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C.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
20.酒精灯;2H2O2
2H2O+O2↑;B;不易溶于水;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将带
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气体已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f d b e c a; 21.B;
2Mg+O2
2MgO;参加反应的氧气;部分生成物散逸到空气中;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1 题,共 5 分) 22.9.6;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15 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1 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酒精燃烧
C.玻璃破碎
D.西瓜榨汁
2.(1 分)下列四种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
A.矿泉水
B.红磷
C.液氧
D.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5.(1 分)粒子 M 通过一定方式转化为 N,如图所示:变化前后保持不变的是( )
A.核电荷数
B.带电情况
C.化合价
D.化学性质
6.(1 分)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CH2O2)会使人体皮肤肿痛。下列有关蚁酸的说法正确 的是( )
A.蚁酸是氧化物
B.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a.停止加热 b.固定试管 c.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 d.装药品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
e.加热,收集氧气.
上述操作中缺少的一步是①
,该操作编号 f,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
(填
序号).
21.(4 分)质量守恒定律是一条重要规律,请利用该规律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填字母序号)
t3
固体质量/g
28.0
23.2
18.4
18.4
(1)共制得氧气
g。
(2)计算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第7页(共8页)
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第二实验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 学试卷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15 题,每题 1 分,共 1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B; 2.D; 3.D; 4.A; 5.A; 6.D; 7.D; 8.C; 9.D; 10.D; 11.B; 12.A; 13.C; 14.C; 15.A; 二、填空与简答题(本大题共 4 题,每空 1 分,共 18 分) 16.⑥;⑤;③⑦;②; 17.AB;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18.元素; C; 19.D;吸附;二氧化氯;+4;氢气;20mL;分子;原子;AC;水分子;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 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
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g
m
29
0
8
A.m 的值是 1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 29:8
10.(1 分)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
B.B
C.C
第2页(共8页)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D.D
12.(1 分)如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 含关系,若整个大圆圈代表纯净物,则在下列选项中,能正确指出①、②、③、④所 属物质类别的是( )
A.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B.①单质、③氧化物
C.①单质、③化合物
(2)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胶状物可
悬浮于水中的杂质。新
型自来水消毒剂 ClO2 的名称是
,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3)如图所示是水的电解实验,试管 2 中收集的气体是
。 。
(4)某同学在完成电解水实验时,发现正极产生了 10mL 气体,则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

。该实验能够说明在化学反应中
可分
(1)紫薯中锌、铁、钙、硒等指的是
(填“原子”“分子”“离子”“元素”);
(2)紫薯中的硒元素被誉为“抗癌大王”。硒元素的部分信息如图,则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A.硒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78.96g
B.一个硒原子中有 34 个中子
C.硒原子结构示意图中的 X=18
D.硒元素在化合物中可能显+2 价。
不可分。
(5)下列选项中能确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实验是
(填序号)。
第5页(共8页)
A.氢气燃烧
B.水的蒸发 C.水的电解
D.水的净化
(6)不论是自来水还是纯净水,你认为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填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 题,每空 1 分,共 12 分) 20.(8 分)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A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炸裂
B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防止读数误差
C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
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D
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
加快氧气生成速度
A.A
B.B
C.C
D.D
9.(1 分)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
19.(10 分)2014 年 3 月 22 日是第二十二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
(1)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尽可能充分利用每一滴水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
①原子数目 ②分子数目 ③元素种类 ④物质种类
第6页(共8页)
⑤原子种类 ⑥物质的总质量
(2)镁条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氧化镁(只考虑氧气参加反应,下同),化学方程式

,若固体质量变化用图 1 表示,则 m2 与 m1 之差表示
的质量.
(3)实验过程中,镁条点燃后实验现象如图 2 所示,镁条完全燃烧后,称量得知石棉网
上留下固体质量反而比反应前镁条还轻,其原因可能是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1 题,共 5 分)
22.(5 分)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
下表。制取结束后,将剩余固体用适量水充分溶解后,过滤,回收二氧化锰固体,并得
到氯化钾溶液 100g。
加热时间/min
0
t1
t2
C.碳海绵易溶解于水
D.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
15.(1 分)过氧化钠(Na2O2)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故可作为呼吸面具中氧气的 来源.潜水艇紧急情况时,也使用过氧化钠来供氧,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2CO2=2Na2CO3+O2.从该反应获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确的是( ) ①过氧化钠属于氧化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