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2.矿化度 水中矿物盐的质量浓度,通常用mg/l表示
地层水的总矿化度表示水中正负离子的总和。
第六节 地层水的高压物性
我国部分油田地层水资料
油田名称
Na+(K+)
离子质量浓度及总矿化度/(mg/L)

Ⅰ-2
主要指标 粘度(mPa.s)
辅助指标 相对密度
50①~150① >0.9200 150①~10000 >0.9200
开采方式
常规或注蒸汽 注蒸汽
特稠油

10000~50000 >0.9500
注蒸汽
超稠油(天然沥青)

>50000
>0.9800
注蒸汽
注:①指油层条件下粘度,其它指油层温度下脱气油粘度。
第二节 油气的相态
相态: 物质在一定条件(一定温度、压力和比容
条件)下所处的状态。
F( p,T, v) 0
相态方程 油藏烃类一般有气、液、固三种相态。
油藏烃类的相态通常用相图研究,最常用的是 P-T 相图。
第二节 油气的相态
泡点线
多 组 分
等液量线
◆ 三线 ◆ 四区 ◆ 五点
P-T

露点线

第二节 油气的相态
②气体的粘 度随气体分 子量的增大 而减小;
③低压范围 内,气体的 粘度几乎与 压力无关。
第四节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2) 高压下
在高压下,气体密度变大,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 力起主要作用,气体层间产生单位速度梯度所需的层 面剪切应力很大。
①气体的粘度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 ②气体的粘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小; ③气体的粘度随气体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Co
1 Vof
Vof P
T
Co
1 Bo
Bob Bo P Pb
五、地层油的粘度
第五节 地层油的高压物性
参数
组成(轻组分↗) 溶解气油比↗
温度↗ 压 P<Pb 力 P=Pb ↗
P>Pb
密度
溶解 气油 比
体积 系数
↘↗↗



↘↘↗
↘↗↗
最小 R=Rs 最大

i

等温 压缩 系数 ↗



最大

大港M层 0.9174 51.97 25.55 -12 6.17 13.98 6.27 0.13 4.81 97 4.0 20.5
克拉玛依 0.8699 19.23 - -50 2.04 12.6 0.01 0.13 3.7 58 18 35
玉门L层 0.8530 12.9 - -15.5 8.3 22.6 -
粘度
↘ ↘ ↘ ↘ 最小 ↗
第六节 地层水的高压物性
地层水:
油层水(与油同层)和外部水(与油不同层)的总称。
底水
上层
边水

层间
下层


束缚
构造
地层水水长期与岩石和地层油水接触
地层水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
第六节 地层水的高压物性
一、地层水的矿化度
1.地层水中的离子
阳离子 Na+、K+、Ca2 + 、Mg2 + 阴离子 Cl-、CO32 - 、SO42 - 、HCO3-
Mg 29
第四节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表 1.3.1 典型天然气组成(体积%)数据
组分
干气
凝析气
油田伴生气
c1
96.00
c2
2.00
c3
0.60
c4
0.30
c5
0.20
c6
0.10
c7+
0.80
100.00
75.00 7.00 4.50 3.00 2.00 2.50 6.00 100.00
27.52 16.34 29.18 22.55 3.90 0.47 0.04 100.00
-
-
-
-
-
江汉W区 0.9744 - 62.2* 21 3.8 51 9.6 11.8 9.5 89 5 21.8
辽河C区 0.9037 37.4 -
-7 4.73 17.4 0.15 0.26 6.4 -
-
-
川中油田 0.8394 12.3 - 30 18.1 3.4 -
-
-
-
-
-
任丘P层 0.8893 63.5 -
一、天然气的视相对分子量和相对密度
1.天然气的视相对分子量(平均相对分子量)
定义:标准状况下1摩尔天然气的质量。
k
根据Kay混合法则 M g yi M i
i 1
第四节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2.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定义: 在标准状态下,天然气密度与干燥空气
密度的比值。
g
g a
Mg Ma
Mg 28.97
27.52 16.34 29.18 22.55 3.90 0.47 0.04 100.00 Mg =38.568 γg=1.331
注:Mg 表示天然气的视分子量,γg 为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第一节 储层烃类的化学组成
3.天然气的分类
气藏气 矿藏 油藏气 (> C5H12)
凝析气
富气 ≥100g/m3
重质油 >0.93 4
第一节 储层烃类的化学组成
3.石油的分类

粘 度
低粘油 μo油层 < 5mPa∙s 中粘油 5<μo油层 <20mPa∙s 高粘油 20<μo油层 < 50mPa∙s

稠油 μo油层 > 50mPa∙s,γo > 0.92

中国稠油分类


稠油分类
类 名称
级别 Ⅰ-1
普通稠油
合计
Mg=17.584
Mg =27.472
Mg =38.568
γg=0.607
γg=0.948
γg=1.331
注:Mg 表示天然气的视分子量,γg 为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第四节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三、天然气的压缩因子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V=nRT
理想气体的假设条件: 1.气体分子无体积,是个质点; 2.气体分子间无作用力; 3.气体分子间是弹性碰撞;
高分子杂环化合物: 胶质、沥青质
第一节 储层烃类的化学组成
2.石油的商品性质
指标: 相对密度
粘度
凝固点 含蜡量
胶质 沥青质 含硫量 馏分组成
我国部分油田地面原油性质
性质
运动粘度
相对密 /(cm2/s) 凝固点 含蜡量 胶质 沥青质 含硫量 残碳
馏分组成
原油 度D420 50 ℃ 70℃ / ℃ /%
第一章 储地层水
烷烃、环烷 烃和芳香烃
一些分子结构相似的 碳氢化合物和少量非 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
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第一章 储层流体的物理性质
储层流体的特点:
(1)高温高压,且石油中溶解有大量的烃类气体;
(2)随温度、压力的变化,油藏流体的物理性质 也会发生变化。同时会出现原油脱气、析蜡、地层 水析盐或气体溶解等相态转化现象。
压缩因子
天然气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多组分 混合物,不是理想气体
第四节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压缩因子: 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一定质量
气体实际占有的体积与在相同条件 下理想气体占有的体积之比。
Z=V实际 = V实 际 V理想 nRT p
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状态方程:
pV ZnRT
第四节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分离方式 接触分离(闪蒸脱气,一次脱气) 微分分离
矿场常用 一次脱气 多级脱气







一次脱气示意图
特程与体油点中系特统条始:,组点组件分终油成成 下:离气不保脱 不 进出分持变气断 行的离接。变 的是气过触化 。在体,的系
第三节 油气的分离
现 场 多 级 分 离 流 程
第四节 天然气的高压物性
凝析气
汽油蒸汽含量
硫含量
第一节 储层烃类的化学组成
典型天然气组成(体积%)数据
组分
干气
凝析气
油田伴生气
c1 c2 c3 c4 c5 c6 c+
7
合计
96.00 2.00 0.60 0.30 0.20 0.10 0.80 100.00 Mg=17.584 γg=0.607
75.00 7.00 4.50 3.00 2.00 2.50 6.00 100.00 Mg =27.472 γg=0.948
Rs Vgs Vos
地层油的溶解气油比是用接触脱气的方法得到的。
第五节 地层油的高压物性
溶解气油比与压力的关系
第五节 地层油的高压物性
二、地层油的密度和相对密度
1.地层油的密度
定义:单位体积地层油的质量,kg/m3。
o
mo Vo
一般,地层油的密度 小于地面油的密度。
2.地面油的相对密度
定义:在1标准大气压下,20℃时的地面油密度与
液相区 多 组 分 双 参 气液两相区 数 相 图
反常凝析区
◆ 三线 ◆ 四区 ◆ 五点
气相区
第二节 油气的相态
临界凝析压力 点
临界点


泡点

◆ 三线 ◆ 四区
双 参
临界凝析温度点
◆ 五点

露点


第二节 油气的相态
未饱和油藏


分 饱和油藏


数 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