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植树的牧羊人
1.了解作者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独特的写景的方法,理解对比和过渡的作用。
3.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学习牧羊人坚持不懈、执着种树的精神。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假如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观察:看看他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法国著名作家让·乔诺的名作《植树的牧羊人》,认识一位伟大的“种树的男人”。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给重点字词注音,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本文运用了什么顺序?以什么为线索?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1.帐篷.(penɡ) 微薄.(bó) 坍.塌(tān)
呼啸.(xiào) 琢.磨(zuó) 干涸.(hé) 缝隙.(xì)
沉默寡.言(ɡuǎ) 刨.根问底(páo)
水qú(渠) 废xū(墟) chóu(酬)劳
xūn(薰)衣草浇guàn(灌) 流tǎnɡ(淌)
2.运用了时间顺序。
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
3.文章叙述了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
二、深入探究——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依据“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
明确:
2.“我”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3.作者在行文过程中善于前后对比、照应,请写出与下面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
(1)我确实找到了一个泉眼,可惜已经干涸了。
(2)我走了三天,终于来到一个废弃的村庄前。
明确:(1)干涸已久的地里又冒出了泉水。
(2)在我1913年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
4.课文第2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有何作用?
明确: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生机勃勃、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三、研读课文——人物形象
(一)找出文中描写牧羊人的语句,及“我”议论他的语句,体会
牧羊人的性格特点。
示例:1.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
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明确: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表现牧羊人挑选橡子认认真真,心无旁骛的态度。
2.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
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
……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
明确:这句话运用动作、外貌描写,表现牧羊人生活中一丝不苟,做事干净利落的性格特点。
3.三年以来,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
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
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
而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什么想不到的原因死掉。
剩下的一万棵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
明确:虽然种下十万颗橡子最终只有一万棵树苗长成大树,但牧羊人始终坚持种树,表现他坚守信念,坚持不懈的性格特点。
4.每当我想到这位老人,他靠一个人的体力与毅力,把这片荒漠变成了绿洲,我就觉得,人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啊!
明确:牧羊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毅力顽强,默默无闻地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
5.可是,他先是失去了唯一的儿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
……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
明确:牧羊人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孤独中植树,表现他的乐观坚强。
(二)综上所述,你认为牧羊人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明确:牧羊人沉默寡言、认真做事、一丝不苟、坚韧乐观、坚持不懈、坚守信念,无私奉献、改变自然、创造幸福。
四、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1.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赏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牧羊人”比作“不毛之地涌出
的神秘泉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在处境非常困难时遇到“牧羊人”的欣喜之情。
2.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
然后,他在坑里轻轻地放进一颗橡子,再仔细埋上泥土。
赏析:运用动作描写,“轻轻地放”“仔细埋上”生动传神地写
出牧羊人对橡子的爱惜,种树的认真,也含蓄地表达出我对“牧羊人”的敬佩。
3.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帝一样创造。
赏析:“毁灭”指“一战”“二战”给人们和环境带来的灾
难,“创造”指“牧羊人”植树使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句话
传达着作者对战争的批判,对牧羊人植树深切地赞美之情。
五、拓展延伸
1.文章夹叙夹议,叙议结合,请简要分析首段、结尾的议论的作用。
明确:首段的议论起到了总领全文、点题的作用,并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结尾的议论既照应开头,又给主人公以高度评价,立意深远,使文章主题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2.读完文章,你一定有很多感悟,请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
明确:
示例一:本文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
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表达了一种保护自然、改变自然的思想,呼吁人们只要坚持不懈的种树,辛勤耕耘,一定会收获幸福。
示例二:牧羊人即使在最绝望的荒漠,面对暴戾的人群,遭受战争的破坏,依然怀揣最美好的愿望。
这告诉我们只要坚守信念,一定会实现自己的理想。
示例三:牧羊人植树心无旁骛,不动摇,不怀疑,不因外在环境的
干扰而放弃自己的目标。
这告诉我们只要坚持不懈,目标一定会实现。
示例四: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地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
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
命运最终会被改变。
六、本课小结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叙述了牧羊人
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表达了一种人
定胜天的思想。
文章叙事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极富感染力,字里行间蕴含着作者的深情,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