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静得高分 ·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应用 课件(共22张P

静得高分 ·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应用 课件(共22张P


(2019·天津文综,10)小明拍摄日出照片时所在的城市最可能是
(2019·天津文综,11)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测出甲城市的
昼夜长短与 正午太阳高 度
(2019·江苏地理,1)四个日期中,太阳直射点最靠近赤道的是
(2019·江苏地理,2)当日的太阳视运动轨迹是 (2018·全国文综Ⅰ,10)小明若从重庆出发乘长途汽车经遵义至毕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 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预测演练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
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2~3题。
3.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
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
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热水器安装角度等于安装地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同减异加)。冬至日该地(40°N) 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23°26′+40°)=26°34′,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的倾角应与当地 的太阳高度互余,约为63°26′,④图最接近该角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预测演练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主干精讲
5. 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① 回归线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 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 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② 回归线之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 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只有 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周围连接天塔道路的情况,可判断此时影子朝向西北,故太阳应位于东南,为上午,排除C
、D;如果是5:00~7:00,“天塔”影子较长,图中“天塔”影子较应用 · 预测演练
1. 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 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真题体验
(2018·天津文综)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
塔”)高度约415米。读图文材料,回答 下 题

N
1. 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 于( )
W
E
A. 5:00~7:00
S
B. 8:00~10:00
C. 12:00~14:00
D. 15:00~17:00 解 析 结合天塔位置示意图中天塔周围连接天塔道路的形状,再观察天塔景观照片中天塔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 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2~3题。 2. 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 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解析 当遮阳板收起且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到一年最大值时,是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 最小值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此时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
一次 (夏至)
南北回归线之间 (除赤道)
赤道
两次
一次 (南半球在夏至,
(直射当地时)
北半球在冬至)
两次 (春秋分 )
两次 (冬至、夏至)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主干精讲
7.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直射点
纬度相差一度,正午太阳高度角(H)对应相差一度
H=90˚-“两点”纬度差 “两点”指所求点和太阳直射点。
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
地面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主干精讲
3. 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二分二至日
N
【春秋分】
S
【夏至】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 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整个南半球则都达一年最小
【冬至】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 高度达一年最大 整个北半球则都达一年最小
提示:若“两点”同在北(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点”分别属于南北不 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同减异加)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主干精讲
8.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 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日影最短,地方时是12时。
(2) 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更充足的太阳光照,确定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位置有关。在北回归线以北 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 北。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反思归纳
1. 突破正午太阳高度的三大判断技巧 (1)大小看“远近”——近大远小 距离直射点所在的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距离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2)变化看“移动”——来增去减 太阳直射点向某地所在的方向移来时, 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太阳直 射点远离某地时,该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逐渐减小。 (3)分布看“位置”——90°的出现 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 两侧逐渐递减,直射点所在纬线的正午 太阳高度为90°。
(5) 确定楼距、楼高 为了更好地保证各楼层都有良好的采光,楼与楼之间应当保持 适当距离。楼高为h,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H, 则最小楼 间距L为:L=h·cotH
(6) 太阳能热水器的倾角调整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应不断调整太阳能热水器与楼顶平面之间的倾角,使 太阳光与太阳能集热板成直角。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互余,其 倾角(α)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关系为α+h=90° α=纬度差=90°-h=90°-(90°-纬度差)=所求点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同减异加)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主干精讲
4. 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纬度)变化规律
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向南 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近大远小)
特别提醒 (1)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 相等。 (2)对称规律:以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 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互余规律 ①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与直射点纬度 互余。 ②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能集热板的倾角互余。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主干精讲
5. 太阳高度的时间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① 极点上: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 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 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② 非极点地区:太阳高度在一天内是有变化 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地方时12点 时),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太阳直射点


的回归运动




四 季 与 五 带

正午太阳高

纬度
度的变化

变化
地球运动规律 · 核心考点
01 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 02 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应用 03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知识系统
地球的 自转运动
地球的 公转运动

公转轨道面与

赤道面有夹角


太阳直射点 回归运动
4. 该学校的纬度大约是( ) A. 30°N B. 23°26′N C. 22°52′N D. 21°34′N
解析 图1甲对应的正午影长(8米)为全年最长,得知甲的日期为冬至日,此时太阳直 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并且甲的正午影长等于杆长,得知正午太阳高度为45°,据此计算: H=45°=90°-(所求点+23°26′S),所求点=90°-45°-23°26′S=21°34′N。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 济南较福建纬度高,相同的日期,太阳高度角小于福建省,到达教室的光照面积大 于福建省。在夏季为减少到达室内光照面积,需加长遮阳板;同样,在遮阳板长度不变的 情况下,需降低安装高度。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预测演练
图1是“我国某校学生绘制的学校旗杆正午影长年内变化图”(杆长8米),图2是“甲日期 拍摄的当地日出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题。
静得高分 ·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恩平市第一中学 · 邓东富
地球运动规律 · 考情考向
考点
读高考设问知考向
时间的计算 与日期变更
(2018·全国文综Ⅱ,6)2月7日,当恩克斯堡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2018·天津文综,8)拍摄到该照片的时间(北京时间)最可能介于 (2018·海南地理,12)1月1日,当海口正午时,地球上进入新年的区域面积与地球总面积的比例
③ 回归线至极点之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 于90°,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主干精讲
6.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 直射点向本地所在纬线移来,则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移去则减小(来增去减)
地区
最大值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一次 (夏至)
最小值 一次 (冬至)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一次 (冬至)
正午太阳高 度的变化
日/年变化 空间变化 高度计算
应用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主干精讲
1.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春分 3.21
夏至6.22 秋分9.23 次年春分
冬至12.22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主干精讲
2. 太阳高度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区别
太阳高度角 (太阳高度)
(3) 判断物影长短及方向 正午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小,物影越长,且物影方向背向太阳。一 天中日影的变化规律: 日出最长→正午最短→日落最长,且日影方向与太阳方向相反。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应用 · 主干精讲
8. 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4) 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纬度差多少度,正午太阳高度就差多少度。根据某地某日(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可 判断该地区纬度大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