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人教版选修3:第2单元 第3课 华盛顿会议 作业

最新人教版选修3:第2单元 第3课 华盛顿会议 作业

第二单元第3课华盛顿会议
课时跟踪检测
一、选择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倡导召开华盛顿会议的主要目的是( )
A.改变日本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独霸地位
B.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
C.缓和列强矛盾,重新分割太平洋上的势力范围
D.力争取得同英国海军相等的制海权
解析:选C 迷惑性较大的是A项,当时日本只是在中国形成独霸局面,故排除。

B项与美国维护自己在中国的利益不符,故排除。

D项只是美国召开华盛顿会议的一个目的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故排除。

一战结束后,美国在巴黎和会上并未取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便把注意力放在了东亚和太平洋地区。

与此同时,日本的扩张对美国形成威胁并且限制海洋军备问题和中国问题也成为美国较为头疼的一些问题。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缓和列强矛盾,美国倡议召开国际会议进行讨论。

故C项符合题意。

2.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上,某条约的签订使日本十分不满,日本人挖苦英国人说:“无论如何,你们已经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

”这一条约是( )
A.《四国条约》
B.《五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解决山东问题悬案条约》
解析:选 A 根据材料信息“日本十分不满”“给英日同盟安排了一个盛大的葬礼”,可知原有的英日同盟被拆散,这正是《四国条约》的作用。

故选A项。

3.巴黎和会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与《四国条约》同意互相尊重各方在太平洋“岛屿领地”上的权利,实际上是( )
A.尽可能地维护殖民利益
B.最大限度宰割战败国
C.维护和尊重殖民地主权
D.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解析:选A 巴黎和会对战败国殖民地的“委任统治”与《四国条约》同意互相尊重各方在太平洋“岛屿领地”上的权利,反映了列强尽可能地维护各自既得的殖民利益,本题选A项。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在华盛顿会议上签署了《四国条约》《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以上三个条约的共同点是( )
A.日本在受限制的同时也保持有局部特权或优势
B.维护了美国的利益,抑制了日本势力
C.华盛顿会议与会各国平等协商的结果
D.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问题的整体归纳能力。

A项指《四国条约》和《五国条约》的共同影响;D项指《九国公约》的影响;C项不符合史实。

归纳三个条约的影响可知B项是共同点。

故选B项。

5.如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占领青岛时的画面。

华盛顿会议上,在有关山东问题方面,英美支持中国,其主要原因是( )
A.中国反帝斗争不断高涨
B.日本独霸中国损害英美在华侵略权益
C.借中国遏制苏俄
D.维护中国的领土完整
解析:选B 任何一个国家采取外交措施其主要原因或根本目的都是维护自己的利益,A项中国反帝斗争的高涨是客观原因,C、D两项与题目不符。

故选B 项。

6.《九国公约》中的下列哪项规定最能反映华盛顿会议上列强的本质意图( )
A.尊重中国之主权与独立及领土与行政之完整
B.不得因中国状况……而减少友邦人民之权利……
C.施用各种之权势,以期切实设立并维持各国在中国全境之商务实业机会均等之原则
D.给予中国无碍之机会,以发展并维持一有力巩固之政府
解析:选C 《九国公约》主要协调列强在华问题上的矛盾与冲突,在中国问题上列强达成了妥协,形成一致思想,使得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列强实现了“利益均沾”的目的,故C符合题意。

7.在华盛顿会议上,英美向日本施加压力,要日本归还其在山东攫取的权益给中国的真实意图是( )
A.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B.利用中国牵制日本,以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
C.平息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抵制日本扩张,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
解析:选D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加强了对亚太地区的扩张,威胁到英国和美国的利益,因此英美千方百计要抑制日本的势力扩张,故D项正确。

8.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集团通过一系列会议构成了帝国主义国际关系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在此过程中,美国获益颇大。

下列表述与“美国获益颇大”这一说法不符的是( )
A.操纵国际联盟,严厉制裁德国
B.通过《四国条约》,拆散英日同盟
C.签署《五国条约》,获取与英国同等的海上地位
D.签订《九国公约》,“门户开放”成为现实
解析:选A 美国在巴黎和会上没有取得想要的东西,最终也未加入国联,严厉制裁德国也不符合美国利益,因此A项错误,符合要求。

故选A项。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日海防力量(世界位次)变化:1894年,中国大约排在第6位,日本排在第16位;1922年,日本排在第2位,中国海防力量全面丧失。

材料二:美国国会批准,扩充海军计划,1924年将拥有38艘主力舰。

日本每8年内增加8艘主力舰和8艘新式巡洋舰。

英国将花掉最后一个金币,使海军
优于美国或任何国家。

——劳合·乔治材料三: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

——列宁
(1)材料一中,中国制海权全面丧失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海军从西半球称霸走向全球争霸,其直接的借口、影响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回答,一战后列强在太平洋争霸的结果怎样?
(4)材料三中列宁所指是哪“两个大国”?华盛顿会议是怎样“埋下了第一批火种”的?
答案:(1)直接原因:甲午战争中国惨败。

(2)借口:德国实施“无限制的潜水艇战”,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

影响:美国参战,大大增加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战局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向发展。

促进美国经济的发展,为战后争霸创造了条件。

(3)结果:①巴黎和会,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澳、日等战胜国以“委任统治”方式加以瓜分。

②在华盛顿会议上,美、英、日、法、意签署了《五国条约》,规定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比例和各国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

(4)两个大国:美、日。

具体做法:在华盛顿会议上,美国拆散了英日同盟,限制了日本的海军力量,成为最大的赢家,而日本在军备和中国问题上受到限制,从而为后来的美日之间的太平洋战争埋下了种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