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特色学校创建浅谈特色学校创建杨发寿在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社会普遍期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今天,区域教育管理应该怎样引导每一所学校发展?学校应该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途径?优质学校如何继续增强竟争力?薄弱学校如何寻找突破口,提升自身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我区下发了《凉州区特色学校创建指导意见》之后,许多学校从实际出发,主动寻求和创造自我优化和发展的道路,办出了自己的特色。
但是,目前也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到处把特色学校创建作为一种很时髦的口号来喊,而不知道什么是特色学校,怎样去创建特色学校。
现实当中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年复一年,重复着过去的“故事”。
为了把我区特色学校创建工作落到实处,今天,我想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以及两方面的结合入手和大家一起来共同探讨特色学校创建的有关问题。
一、对特色学校的认识1、特色学校的含义什么是特色?特色即特别出色,独出于众之意。
古语有“物无偶曰特”,“事物之独胜处曰特色”的阐释。
所以特色指优质事物的独特表现,或同类事物中独出于众的优质特征。
其基本涵义包括两方面:一是优质,二是独特。
什么是特色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优质而相对稳定、个性鲜明的育人风格的学校就叫特色学校。
简单的说就是:有别于其它学校的办学特点和风格。
这种风格在一定时期或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别的学校难以企及的比较优势,就是这个优势确定了学校的地位和影响。
在当前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一所学校要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不应该仅仅看办学规模和条件,更应该看办学特色和质量,提升办学的内涵。
2、创建特色学校的意义特色是事物寻求自身最优存在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事物自下而上发展达到最佳状态时的特征。
特色学校是学校追求的理想的、高品位的目标。
我认为其主要意义有四点:第一,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社会的变革,要求教育必须改革。
特色学校建设既是教育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办学的趋势。
邓小平早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老人家的“三个面向”可谓高瞻远瞩,时代的发展要求教育必须与时俱进。
新加坡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新国坡面积64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400万的小岛(其中,华人75%,马来人15%,其它10%)多种种族、多元文化,原来是一个种族纷争、满目疮痍的岛国。
后来如凤皇从灰烬中再生一样崛起,跻身于“亚州四小龙”之列,人们不禁要问新加坡何以能够如此?其中有一条重要的答案是:“推进精英教育和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的教育政策”。
93年新加坡《教育法》中写到(教育目标):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每个学生健康的道德价值观,使学生具备雄厚的基本功能,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世界的需求。
面向新世纪,又提出了新的教育目标:要义有三,一是发掘学生最佳的潜能;二是加强学生技能训练;三是培育好公民。
从新加坡的教育政策当中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是教育目标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调整;二是注重学生潜能的发掘。
第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基本任务和主旋律,其要义是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
只有主动发展,才能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个性特长,从而实现人才规格的多样化,形成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局面。
素质教育与特色学校有着必然的联系。
办学特色越明显,素质教育的成效就越突出。
第三、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从课程建设的角度说,新课改的要求,各学校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开发校本课程,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是特色学校的重要方面。
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说,新课改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一个没有特色的学校是无法实现这一目标的。
我认为一般学校培养的是合格人才,而特色学校培养的是“合格+特长(或出众)”的人才。
第四、是我区教育发展的需要。
从全国教育发展形势看,基础教育的发展已经从重视规模、数量、速度,向注重效益、质量、适度的方向发展。
我区中小学教育目前已经走出了数量扩展和规模发展的阶段,学校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已成为全区中小学新一轮发展的主旋律。
二、如何创建特色学校(一)、夯实办学基础从理论上说,每所学校都可以办成特色学校。
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能办成。
特色学校的创建需要一定的基础。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决定因素——校长从一定意义上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这里强调的是校长在办学中的决定作用。
校长对外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对内是学校行政最高决策人,校长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校长的权威。
校长的权威从哪里来,一是校长的职位和职务;二是校长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组织任命也好,竞争上岗也好,只要你有了校长的职位,你就依法获得了相应的职务和权力。
校长是学校的最高决策者,大权独揽(你说一不二,别人只能是说二不一),特色学校的建设,校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同时,校长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也是特色学校形成的重要因素。
作为校长还要以自身出众的素质为基础。
校长的素质,除包括作为一般领导者应具备的素质,还应具备学校领导的特殊品质。
办学特色往往是由学校领导的特殊品质,即特殊追求和特殊才能决定的。
诸如有的校长博学多识,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校长有较高的艺术修养,他注重学生的艺术特长的培养;有的校长严于律己,他注重严格管理等等。
校长的某些特定的素质长期作用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就会形成比较稳定的某种管理行为模式,形成个性化的管理风格,显示出各自的办学特色。
其二是校长独特的教育思想。
校长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者,校长的思想首先是特色学校赖以产生的思想基础,是学校特色的灵魂。
“独特”是相对一般而言的,是带有个性特征的思想,它是校长在教育方针和一般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经过特殊的办学实践,逐步形成的对教育及办学的理念、认识、主张等的总和。
作为决策者不能无所作为,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当维持会长。
2、基本因素——教师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是学校的育人主体。
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方略必须通过教师群体加以落实。
教师群体的状况,对办学特色的形成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首先是教师队伍的精诚团结,只有团结协调的集体才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从而形成某种团体精神和育人合力。
著名的湖北黄岗中学素以整体办学质量高著称。
全省、全国性学科大赛,连续10多年在湖北赛区夺冠,不少学生在国际大赛中摘取奖牌。
他们所以取得突出成绩,究其原因,该校校长说:“我校的领导和教师并无过人之处,但学校教职工上下一心,团结奋斗,是个好群体,这是最重要的。
”“大别山,单独看其中的一座并无特色,一山连一山,才显得气势磅礴。
办学也是这样,要形成合力,这样一加一才能大于二。
”这个学校没有嫉妒和相互封锁,没有年级和班级界限,只有一个目标------多出优秀人才。
“团结一致,凝聚力,合力形成一体。
”就是该校写在墙上,落实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之中的办学理念,也是该校的特色。
其次是教师群体各具专长。
鲜明的办学特色,也是教师群体素质专长的反映。
苏霍姆林斯基领导的帕夫雷什中学,之所以成效突出,特色鲜明,与他长期挑选和精心培养各具专长的教师队伍密不可分。
我们每个学校的教师都有各自的个性特点,各自独特之处,需要我们去发现,去培养,去利用。
特色学校的创建,就一般情况而言,在团结一致的教师群体中,总是以几位有专长的教师为核心,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结果。
再次是教师群体良好的教风。
良好的教风是特色学校形成的重要因素。
3、前导因素——传统、校风特色学校的形成与学校优良的传统和校风有直接的关系。
学校的优良传统和校风是特色学校形成的基础,起着前提和导向的作用。
一般说来,学校优良传统和校风的个性表现,就是学校的特色。
如百年老校江苏杨州中学,“突出树人宗旨,努力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百年一贯。
我国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虽只历时八年,但特色鲜明,培养了大批蜚声中外的大人物,诸如杨振宇、李政道、邓稼先等一流的科学家,它的办学成果之所以如此辉煌,是由于联大继承了原三校——北大、清华、南开的优良传统,汇北大“兼容并包”的民主自由之风,清华“严谨求实”之风,南开“活泼创新”之风于一体,形成了“兼收并蓄”的学校特色。
(二)、确立办学理念1、什么是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一词日益成为教育行政领导和中小学校长经常使用的术语。
究竟什么是办学理念?如何提炼办学理念?办学理念与特色学校建设的关系如何?这是一所学校,特别是各方面基础较好的学校校长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什么是办学理念?概括的说,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其教育价值追求的集合体,是学校自主构建起来的学校教育哲学。
当然也是一位校长基于“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学的深层次的思考的结晶。
办学理念从内容来说,包括学生观、教育观、教师观、学校观、治校观等;从结构来说,包括办学目标,办学思路等要素。
我认为,从一个合理的,与时俱进的、清晰的办学理念中,我们能够解读出学校所具有并达到的学生观、教育观、学校观、教师观的先进程度。
从此意义上说,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应能够显现或隐含以上基本问题。
①学生观:学生观是办学理念的原点问题,学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但不同的校长,就有不同的学生观,也就是说受你这所学校教育的人应该是什么样的人,要烙上你这所学校深深的烙印。
②教育观:教育观问题是办学理念的思想基础。
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要清晰地回答教育观问题。
教育观的本质是教育本质观,教育价值观和学生发展观。
如“促进学生素质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句话里面就显现和隐含的表述了学校的教育观和学生观。
③学校观:办学理念反映的是学校的教育理念,因而,办学理念不能回避对学校的理解。
如有的学校在办学理念中提出“把学校办成学生家园,学园,乐园”(即所谓“三园”学校)。
当然,合理的办学理念还应凝聚着学校的教师观、教育质量观等丰富的内容,因为合理的办学理念不是一个口号,不是一个要领,而是集学校的历史传统,反映学校校长和广大教师共同愿望的一套教育思想体系的结晶。
2、为什么要确立办学理念第一,确立办学理念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其一,使校长个体的行为具有目的性;其二,使学校的整体行动具有自学性和目的性。
第二,确立办学理念是在办学趋同化的大潮中,一所学校形成和保持自己独有的个性和特色的需要。
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共性明显,个性欠缺。
显然对办学特色的追求应从办学理念的认识开始。
许多学校之所以成为名校,是应为他们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这些办学特色的形成,离不开这些学校校长独特而深邃的办学理念。
第三,确立办学理念是校长的职业需要作为校长,应该经常思考。
一是时期内的办学目标是什么,怎样去实现目标。
校长有了这样的思考,就有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动力。
有了这样的校长,就可以办出一所好学校,校长个人也可能在办学实践中成长为教育家。
3、怎样提炼形成办学理念校长的办学理念一方面来自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另一方面来自办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