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都活水公园 及海绵城市理论

成都活水公园 及海绵城市理论


海绵城市水体净化步骤

即把雨水留下来,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
现在人工建设破坏了自然地形地貌后,短时间内水汇集到一个地方, 就形成了内涝。所以要把降雨蓄起来,以达到调蓄和错峰。而当下海 绵城市蓄水环节没有固定的标准和要求,地下蓄水样式多样,总体常 用形式有两种:塑料模块蓄水、地下蓄水池。
成都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位于中国四川成都,占地24000多平方米。取 自府河水,依次流经厌氧池、流水雕塑、兼氧池、植物塘、植物床、养鱼塘等水净化系统,向人们演示 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
2016年8月初,《活水公园海绵型公园改造项目建议书》已经获批,成都活水公园将在原有建设理 念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升级成为海绵型公园。
亲水设计
总结:
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原有的河、湖、塘、渠等生态敏感区,保留可以应对 较大强降雨的林地、草地、湿地等。对已经受到破坏的水体和其他自然环境,运用生态的手 法进行修复。 合理控制城市开发强度,保留足够的生态用地,控制城市不透水面积比例,根据需求适当开 挖河湖沟渠,增加水域面积,促进雨水积存、渗透和净化。 城市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成都活水公园是海绵型公园的成功案例,是“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 公园中的一次成功实践,对未来海绵城市的实践具有非凡的意义。
生态净水流程中的水景:成都活水公园在生态净水流程中突出了自然的动 水景观。在一次性将河水抽入厌氧沉淀池后,水一直顺着地形依靠重力流 淌,不再借助其他人工手段,设计师将水流量控制的很小,从而确保贯穿 全园的一脉活水终年流淌不息。整个净水系统虽然自然、恬静、谦逊,但 流水的灵气依然使生态净水的精神洋溢于全园。
公园起始的鱼嘴部分,用石材砌筑台阶式浅滩,栽种大量天 竺葵、桢楠、黑壳楠、桫椤、连香、含笑等植物,乔木、灌木、 草本植物等的配置,参照峨眉山自然植物群落。两架川西水车, 将府河水泵入全园最高处的鱼眼蓄水池。此处利用地形建造覆土 建筑,建成环保展览及教育中心,并设有净水工艺厌氧处理池。 临河仿照旧有木构民居而建3层通透式茶楼,以供游人品茶休憩。

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到处都是水泥,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 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自然的渗透,把渗透放在第一位。其好处在于, 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同时,涵养 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而渗透雨水的方法多样,主要是改变各种路面、地面铺装材料,改造屋 顶绿化,调整绿地竖向,从源头将雨水留下来然后“渗”下去。
公园形状是一“鱼”形,象征活力和健康,也成了该设计的亮点之一。游人往往从鱼嘴而入,走向 鱼尾。而沿着河岸又恰好在公园散步,游赏全景。
目前活水公园的日处理污水能力为300吨,是整个成都市的“绿肺”之一。
公园水系的运行过程:府河—公园人工湿地(净化)—公园景观用水—府河
净化方式的原理: 基质的过滤 植物的吸收 微生物对有机物污染的降解
海绵城市水体净化步骤

是利用城市竖向与工程设施相结合,排水防涝设施与天然水系河道 相结合,地面排水与地下雨水管渠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一般排放和超标 雨水的排放,避免内涝等灾害。有些城市因为降雨过多导致内涝。这就 必须要采取人工措施,把雨水排掉。
成都活水公园
活水公园位于成都市内的府河 边,是世界上第一座城市的综合性 环境教育公园。从1997年春天活水 公园破土动工, 到目前工程初步完 成, 投资达3000万元人民币。 活 水公园自始至终所受到国内外的关 注是超乎寻常的。
传统城市与海绵城市的对比
传统 城市
海绵 城市
改造自然 利用土地为主 改变原有生态 粗放式建设 地表流量增大
顺应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 保护原有生态 低影响开发 地表径流不变
海绵城市的核心内容
海绵城市的核心是:在低 影响的前提下开发雨水的系统。 使城市水得以净化释放。
海绵城市水体净化步骤
成都活水公园景观分析
目录
海绵城市 成都活水公园
何为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 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 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 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 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 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 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 “释放”并加以利用。
人工湿地的概念:由人工建造 和监督控制,充分利用湿地系统净 化污水能力的特点,利用 生态系统
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调 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 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的分解 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
其他景观的处理:
滨河水景:成都活水公园在南河之滨 采用了挑水木楼、水利水车、护栏堤 岸、不设护栏的亲水草坡堤岸和亲水 台阶堤岸、码头等形式,人与水的关 系变化多样。滨水带的很多区段能随着水位的涨落而发生变化,让人注意 到河水的自然变化。
THANKS
产生净化作用。因此,应该蓄起来,经过净化处理,然后回用到城 市中。雨水净化系统根据区域环境不同从而设置不同的净化体系, 根据城市现状可将区域环境大体分为三类:居住区雨水收集净化、 工业区雨水收集净化、市政公共区域雨水收集净化。根据这个三种 区域环境可设置不同的雨水净化环节,而现阶段较为熟悉的净化过 程分为三个环节: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
海绵城市水体净化步骤

其主要作用是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例如,通过微
地形调节,让雨水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用时间换空间。通过 “滞”,可以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具体形式总结为三种:雨水花 园、生净
通过土壤的渗透,通过植被、绿地系统、水体等,都能对水质
河水继续流入水流雕塑群代表的“肺区”,这里利用气旋, 使水流如山涧溪流般回旋跳跃,生动地体现“活水”曝气的意 义。
鱼鳞状的人造湿地系统,是一组水生植物
塘净化工艺设计,错落有致地种植了芦苇、菖 莆、凤眼莲、水烛、浮萍等水生植物,对吸收、 过滤或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各有功能上的侧重。 蜿蜒的塘边小道,塘中木板桥,营造出九寨沟 黄龙风景区的意境。
海绵城市水体净化步骤

在经过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多层净化之后的雨水 要尽可能被利用,不管是丰水地区还是缺水地区,都应该加强对雨水资源 的利用。不仅能缓解洪涝灾害,收集的水资源还可以进行利用,如将停车 场上面的雨水收集净化后用于洗车等。我们应该通过“渗”涵养,通过 “蓄”把水留在原地,再通过净化把水“用”在原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