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21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原)
第21章 第2节 生物的进化(原)
古生代(石炭 陆地逐渐增多,一些水生动物上岸,鳍渐变为四肢, 纪二叠纪) 原始鱼类逐渐进化成原始爬行类 中生代 新生代(第三 纪) 新生代(第四 纪) 陆地进一步增多,陆生植物开始昌盛,爬行动物大 量繁衍 一类爬行动物上肢进化为翅成为鸟类,另一类爬行 动物进一步进化为哺乳类 演化成现代生物和人类
地球上的生命史
A.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
B.体型小的生物---体型大的生物 C.结构简单---结构复杂 D.低等生物---高等生物
3.恐龙和翼龙非常繁盛的时期是( D ) A.元古代 A.中生代 B.古生代 B.新生代 C.新生代 C.太古代 D.中生代 D.元古代
4.灵长类进化为人的时期是( B )
5.在没有被破坏的地层中,有关化石分布情况,下列不
侏罗纪的大型蜥脚类-腕龙
白垩纪开始于1.37亿 年前,结束于6.7万年前。 恐龙历盛而衰;被子植物 出现,硬骨鱼类和软体动 物繁盛。本纪末,恐龙等 均绝灭,标志着中生代结 束。白垩纪晚期,被子植 物大为增多,鸟类和高等 哺乳类陆续出现。
4.新生代:约开始于6 700万年前,延续至今。可划分 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这个时期的生物已接近现 代,脊椎动物的特征是哺乳动物的兴起和繁盛,后期 出现了人类。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
要仔细考察当地的动物、
植物资源。许多实例引起 了他的思考。
在南美洲,达尔文发现了古犰
各地的所见所闻,都说明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物是 在逐渐进化的。 狳(qiú yú )的化石。它们与 现代生活着的犰狳十分相似, 但又有所不同。这是否说明现 代的动物是由古代的动物发展
而来的呢?
达尔文耐心地收集资料和证据。 经过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达尔文 他访问过农夫、种子供应店店 主,家畜、家禽饲养人。达尔 文亲自饲养家鸽,观察家鸽在 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并于1859 年出版了《物种起源》这部巨著。 达尔文的进化论被恩格斯赞誉为
新世的滑距骨类,又可分为两
支,一支形态似马,以原马型 兽为代表,于上新世灭绝;
另一支形态似羊驼,以后弓兽
(由图)为代表。后弓兽四肢 和颈部均长,可能还有个可以
伸缩的鼻子,一直生存到更新
世。
第三纪早期的哺乳动物中除了各种原始的有蹄类 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肉齿目了,肉齿目在白垩纪就已经 出现,在古新世和始新世比较繁盛,有些成员如鬣齿 兽(下图)则一直生存在中新世,其早期的成员和食
恐鱼可超过十米,是海洋
中的统治者。
大约在3.5亿上岸来的总鳍鱼,
逐渐进化成为陆地上的生 物,成为原始的两栖类动物。 当然,并不是所有水中的 脊椎动物都能登陆,总鳍
鱼具备了这种登陆条件,
它们有肺,还长有和腿差 真掌鳍鱼 不多的肉质鳍。
泥盆纪晚期时,古总鳍鱼类进化 成为最早的两栖动物——鱼石螈。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什么是生物化石?
化石是指保存在地 层中的古代生物的 遗体、遗物和遗迹, 经过若干万年的复 杂变化形成的。 从化石中可以了 解到哪些信息? 琥珀
1.能概述生物进化的证据, 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 2.能简单说明生物的进化规律。
3.在阅读和观察相关生物化石、形态构造等图片过程中
奥陶纪开始于距今 5亿年前。藻类变化不大, 三叶虫数量仍居首位。此 时其他无脊椎动 物数量和种类都超过了 寒武纪。最常见的有珊瑚、 腕足类、腹足类、 海百合和鹦鹉螺(如图
中的直角石和弓角石)
等。它们将海底世界装 扮得五彩缤纷。
志留纪开始于四亿四千 万年前。这时候三叶虫已经
减少,珊瑚,笔石,腕足类
从小喜欢采集矿物、植物 人学习采集生物标本, 和昆虫标本。 对动物进行解剖、分类
和作观察记录。
19岁那年,达尔文被
送到剑桥大学学习神学, 但他仍热衷于自然科学的 研究。
22岁那年,达尔文以博 物学者的身份登上“贝格
尔”号远航考察船,随船
进行为期五年的环球科学 考察。
每到一个地方,达尔文都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达尔 文发现,这里不同岛上的地 雀各有其特点。这种现象使 达尔文想到物种可能是在不 断变化着。
石炭纪开始于三亿五千万年前,是重要的造煤时代。石 炭纪时地球上温暖潮湿的地方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森林。
石炭纪森林中的昆虫有体型巨大的古蜻蜓,两栖动物有
壳椎类和迷齿类的石炭螈。
到晚石炭纪,出现了最早的爬行动物。石炭纪发生了 海西造山运动,并在南方的冈瓦那古陆出现了大规模的冰 期,一直延续到大约二亿年八千万年前的二叠纪。
二叠纪裸子植物数量增
加,除了种子蕨和科达树外,
还出现了松柏,苏铁和银杏。 爬行动物开始演化,其中的
巨兽是古生代陆地上出现过
的最大的动物。到大约二亿 年三千万年前,发生了大规 模的集群灭绝,很多生物退 出历史舞台,古生代从此结 束。 异齿龙
3.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生物演化最 为特殊,主要是爬行动物大为发展,不仅陆上出现大型 爬行动物,有一些还重回海洋,而另一些则能在空中活 动,所以中生代曾被称为爬行类时代,而鸟类、有袋类 和有胎盘的哺乳动物也开始发生。植物以裸子植物的苏 铁、银杏为最繁盛,所以中生代又称为裸子植物时代。
锻炼信息分类、汇总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4.在对教师提供的进化相关事实证据的讨论过程中学会 获得结论的科学方法。
生物进化的化石记录
方法步骤:(课本P7-8) 1.按照地质年代的先后顺序依次进行观察; 2.尽可能地描述每种化石呈现的生物形态特征; 3.试着推测每种化石生物的可能生活环境。 小组讨论:(课本P7-8)
蕨类和两栖类时代;
中生代时期──裸子植物和爬行类时代;(哺乳动物和鸟类开始出现) 新生代时期──被子植物、哺乳类和鸟类时代、人类时代。
1.中生代陆地上繁盛的动、植物分别是( B ) A.两栖类、蕨类 C.哺乳类、被子植物 B.爬行类、裸子植物 D.鱼类、藻类
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趋势的表述中,哪一项是不合理的( B )
必须进行竞争。
(2)结果: 大量生物个体死亡,少量生物个体生存。
观点3——遗传和变异
(1)具有普遍性
(2)某些微小的变异使生物更能够适应环境的变
化。——有利变异 (3)有利变异可以传给下一代。
观点4——适者生存
(1)概念: 在生存斗争中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对环境能适应 的,被淘汰的生物是对环境不适应的。 (2)例: A、同一环境下的植物,长得快的会比长得慢的占 有广大的地盘,因此发育就好、开花结实就多。 B、跑得快的动物比跑得慢的更易得到食物并逃避
正确的说法是( B )
A.古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简单低等 B.在极古老的地层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 C.新近地层中的生物化石复杂高等 D.新近的地层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
探究活动三:
生物为什么会进化呢
?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
——作出了最好的解释
三、达尔文和他的“自然选择学说”
达尔文出生在英国,
达尔文常到海边向
进化而来的。
化石记录说明了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
从简单到复杂
从低等到高等
从水生到陆生
地球上的生命史
地质年代 元古时代 古生代(寒武 纪) 古生代(志留 纪泥盆纪) 主要地质变化 地球刚诞生,温度很高,地球上没有生命 地球温度下降,出现大片海洋,最早原始生命出现 水生动物逐渐繁盛,出现了水中生活的鱼类
敌害。
实例: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
长颈鹿的祖先 过度繁殖 后代个体间的差异 (变异)
生存斗争 长颈、长前肢个体 适者生存 自然选择 (遗传积累) 现代长颈鹿
结论:对生物进化的解释
1、选择材料—— 由变异提供 2、内在因素—— 遗传和变异
3、进化方向——由自然选择决定
4、进化动力—— 生存斗争
三叠纪约开始于 2.3亿年前,结束于 1.95亿年前。无脊椎 动物以菊石类、瓣鳃 类为主,脊椎动物中 的爬行动物开始发展。 在我国云南禄丰三叠
纪末期的地层中,曾
发现有兽齿类卞氏兽 化石。裸子植物松柏、
苏铁和蕨类植物繁盛。
三叠纪的始盗龙是最原始的恐龙之一
侏罗纪开始于1.95亿年前, 结束于1.37亿年前。本纪陆上 的真蕨、苏铁和裸子植物针叶 树繁盛,大型爬行动物恐龙繁 盛,故称恐龙时代。后期原始 鸟类发生,海中无脊椎动物和 爬行动物鱼龙和蛇颈龙等也极 为繁盛。
1.你认为上图中的各种化石生物与现存的哪类生物可
能有亲缘关系? 2.请你根据上述化石生物对生物进化的可能趋势进行 推理。
34亿年 前古细 胞化石
5亿年前 生物化 石
4亿年前 生物化 石
1亿年前 生物化石
思考与交流 1.35亿年前的化石生物——细菌、蓝细菌等;20亿年
前——细菌、蓝细菌等;5亿年前——节肢动物;4亿年
1.前寒武纪时期 前寒武纪又称前古生代,指寒武纪或古生代以前,即距 今5.7亿年以前的地质时代,是地球历史最早的地质阶段。
地质学家把漫长的前寒武纪分为太古代、元古代两部分。
2.古生代
早古生代指整个古生代的前半期,包括寒武纪、 奥陶纪和志留纪三个纪,始于距今约5.7亿年,结束于 距今约4亿年。
寒武纪是古生代的第一个纪。寒武纪时浅海 广布,门类众多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是 生物史的第一次大发展。寒武纪时三叶虫特别繁 盛,因此寒武纪又被称为“三叶虫时代” 。
等仍然繁盛,甲胄鱼类开始 兴旺,巨大的板足鲎是海洋
中可怕的掠食者。志留纪时
大地开始披上绿装,原始的 节肢动物也开始登上陆地,
开创了陆生生物发展的历史。
志留纪末期发生了剧烈的造 山运动,使地球的面貌大为
改观。
泥盆纪开始于大约四亿年前。泥
盆纪使陆地上的植物开始发展。
泥盆纪最引人注目的
是鱼类的进步,原始的甲 胄鱼类和真正的有颌鱼类 都非常繁盛,被称为“鱼 类的时代”。盾皮鱼中的
新生代初期诞生的哺乳动